【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传统味道遗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但这家深藏在小巷子里的却二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传统的味道,做着巷子里最后的守味人。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西北人性格豪爽大气,喜爱面食者居多,热爱美食的兰州人更是在吃上花费了不少心思。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习俗被人们渐渐淡忘,许多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境界。然而在城市的角落、在街角的巷子里却有着这样一家店......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这个叫'石头'、这个叫'花麻'、'猫耳朵'、'长桥'、还有'翻翻'......这些统称为油果子,都是咱俩甘肃的传统小吃。”唐师傅一边耐性地向顾客介绍这些相态各异的面点,一边热情地拿出一些让顾客品尝。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 从 左 到 右 排 列 )

除了油果子,唐师傅家最有名的面点其实是馓子,看着这娴熟的手法和对油温准确的把握程度就知道,“唐仨馓子王”这名字不是随便起的。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提起“唐仨”这个名字,唐师傅笑着说:“三十年前,我们三兄弟生活很困难,我们一起开了这家店,是这家店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今我们三兄弟一人开了一个店,但名字是一样的,一直都没有变,我们也只有这三家店。”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地址:七里河区西湖老街巷内)

“我在这个小巷子里做了二十几年了,刚开始做的时候我还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到现在已经四十几了”,唐师傅说话间好像回忆起了什么,“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兄弟三个人一起开店,老父亲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为了用最好的原料,老父亲一直在乡下种田,非常辛苦......”

唐师傅将他的故事娓娓道来期间,眼睛里流露出无比真诚和朴实的神情。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谈及店里现在生意如何时,唐师傅自豪地说:“我们店虽然地方比较偏僻,但是老顾客挺多的,老顾客又会带来新顾客,一传十十传百,知道的人也就多了。现在不仅本地人吃的多,还有很多人往外地发快递,能让更多人吃到我们的传统美食我们也很高兴。”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我现在也挺满足的,从临夏来到兰州,在兰州有自己的店,有自己的家,除了养家糊口之外,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还能让更多人吃到传统的味道,我也觉得挺有意义的。”唐师傅看着自己身边的妻儿,一边说着方言,一边暖暖地笑了......

【探蘭记】巷子里的守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