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半邊天丨女性被稱為“先生”背後不為人知的事

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

女性被稱為“先生”背後不為人知的事

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
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

2月19日晚8點,央視元宵晚會絢麗登場。令人驚喜的是,90歲高齡的著名歌唱家郭蘭英,登臺獻唱了《我的祖國》。現場主持人李思思在介紹郭蘭英出場時,稱她為“先生”,在網絡上引起了爭議:郭蘭英明明是個女的,怎麼稱她為先生呢?難道是李思思的口誤嗎?

其實李思思沒有錯,因為先生一詞,並不是男性的專有名詞,先生不受性別限制,凡是具有一定影響力,受人尊重,或者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稱作先生。對年紀大的女士稱先生更具尊重和熱愛。

關於“先生”不一樣的解讀

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

先生是稱呼,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齡比自己大的人;另有先接觸陌生的事物的意思,引申為先接觸陌生事物的人。隨著時間流逝,“先生”一詞也被賦予了很多新的含義。“先生”一詞從何而來?為什麼會稱女性為“先生”?什麼樣的女性才能被稱為“先生”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先生"的由來

"先生"這個稱呼由來已久。不過歷史上各個時期,對“先生”這個稱呼是針對不同對象的。《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註解說:“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餚,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這一“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 據學者推測,最初,因為信息不發達,科技也不發達,所以人們更多的是以經驗和見識來判別一個事物的真善美醜惡等,於是那些先出生下來的人就有了先天的優勢和本錢,他們憑藉自己的見多識廣而指導後輩,最後人們把先出生的人稱“先生”,並把“先生”一詞作為對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稱而一直沿襲至今。

女性被稱為"先生"的由來

“稱女士(女學者、高知女性)為‘先生’以示尊敬”是民國時期陡然興起的一個文化現象(並非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諸位看看你們所舉出的例子,楊絳先生、許廣平先生、宋慶齡先生、冰心先生等,她們大致處於同一個時代,即民國時期,確切說是清末-民國-建國時期(否則,古代的“高知女性”如謝道韞、李清照、朱淑真等人,你平時稱她們為先生啦?)。這個特殊的歷史階段中國發生了什麼事呢。從女性的角度考慮,中國受到外國列強的影響以後,女性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女性以一種堂堂正正的姿態開始活躍在社會上並能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鼓勵、贊同和實實在在地支持了;從語言的角度考慮,白話文運動發生了,特別是在新鮮事物的刺激之下中文表達產生了極大的缺口,新造詞語或者舊詞語的新用法大量出現。

近代被稱為"先生"的女性

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

據語言學家刑福義先生考證,將女性稱為先生這一用法,大體上跟中國現代史同步。目前最為權威的文獻,是毛澤東給宋慶齡的兩封信。

慶齡先生左右:

武漢分別,忽近十年。每從報端及外來同志口中得知先生革命救國的言論行動,引起我們無限的敬愛。一九二七年後,真能繼續孫中山先生革命救國之精神的,只有先生與我們的同志們。目前停止內戰聯合抗日之呼聲雖已普及全國,然而統率大兵之蔣氏及國民黨中央迄今尚無徹底悔禍之心。這種違反孫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義與三大政策之行為,實為國民黨大多數黨員所不應容許而應立起糾正才是。因此,我想到要喚醒國民黨中樞諸負責人員,覺悟於亡國之可怕與民意之不可侮,迅速改變其錯誤政策,是尚有賴於先生利用國民黨中委之資格作具體實際之活動。茲派潘漢年同志前來面申具體組織統一戰線之意見,並與先生商酌公開活動之辦法,到時敬求接洽,予以指導。付上我們致國民黨中央的信以作參考。同時請先生介紹與先生比較接近的諸國民黨中樞人員,如吳稚暉、孔祥熙、宋子文、李石曾、蔡元培、孫科諸先生,與漢年同志一談,不勝感幸。

順問近安

毛澤東

“九一八”五週年紀念日

(《毛澤東書信選集》,

人民出版社1983年)

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

另一封寫於1949年6月19日,信的抬頭仍是“慶齡先生”,“先生”出現了一次——

慶齡先生:

重慶違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誠,與日俱積。茲者全國革命勝利在即,建設大計,亟待商籌,特派鄧穎超同志趨前致候,專誠歡迎先生北上。……

毛澤東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尹家民《共和國早春的毛澤東周恩來》,

《中華兒女》1995年第5期)

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楊絳逝世,享年105歲。

楊絳是當今之世少有的我們還能稱之為先生的女性大家,她溫婉而堅毅的品性詮釋了這個世界上女性所能昭示的最高境界,這是蘊藉的鋒芒與空靈的通脫。看她平靜寫下的大事記,彷彿看見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全部人生,那是超越生死的敘述,是含著微笑的無常。

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

林徽因(1904年6月10-1955年4月1日),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建築師梁思成的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有人說:“楊絳先生和林徽因先生構築了我的愛情觀和對生活的願景。”

當代女性如何才能被稱為"先生"

一、在不同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如何香凝、宋慶齡是政治家、社會活動家,許廣平是作家、社會活動家,冰心是兒童文學作家,馮沅君與沈祖棻都是作家、文學史家,張充和在詩詞、崑曲、書法上有精深造詣,謝希德是物理學家,曾出任復旦大學校長,周與良是微生物學家,創辦了南開大學的微生物系。

二、享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崇高的社會威望,相應的,年紀也都比較大。從已有的例子來看,女性被稱作“先生”之時,往往已到知天命之年。對年紀較輕的女性來說,“先生”這一稱呼既輪不到自己,也是不需要的。

三、常常從事與文化、教育相關的工作。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師》一文中稱一位女老師蔡芸芝為“先生”,他解釋說:“先生就是老師的意思,女老師也叫先生。在我的老家河南,那時都是這麼稱呼老師的,可以說是習慣吧。”刑福義先生也說,中國語言學界知名的女教授如王還、錢曾怡、葛本儀、王寧等,有時也會被稱為“先生”。

至於為什麼要稱呼這些傑出女性為“先生”,大體有兩個考量。

第一個考量是語用層面的,用以表達說話者的敬仰敬重之情。“女士”滿足不了這一要求,“教授”“校長”等顯得一般化,而且太過側重工作背景。像孫科稱宋慶齡為“宋先生”, 更是可以規避使用俗稱帶來的尷尬,因為輩分上宋慶齡是他的母親,但是孫科只比宋慶齡大兩歲。對孫科而言,“先生”無疑是對宋慶齡最為合適、得體的稱呼。

第二個考量是社會層面的,是一種文化心理的反映。《漢語大詞典》(第二版)關於“先生”的第七個義項,說這是“文人學者的通稱”,引用《文選》李善注“先生,學人之通稱也”為例。這說明,在人們心目中,“先生”這一稱呼,往往是文化修養與學術地位的體現,其來有自,歷史悠久。在男權為主導的傳統社會,女性往往受到歧視和壓迫,社會地位較低,受教育機會較少,自然也就沒有被稱為“先生”的機會。如今社會日益進步,女性地位不斷提高,知識女性層出不窮,那麼,作為通稱的“先生”向女性開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文/徐書白)

END

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
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致敬半边天丨女性被称为“先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