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手機熱再起 廠商稱價格虛高、過度包裝是潛規則

時隔十年,奢侈品手機熱潮再次掀起,催動了天價手機產業熱。

近日,華為推出其與保時捷設計的最新聯名款手機Mate 20 R,高配版售價約合人民幣1.68萬元;OPPO Find x蘭博基尼版也因其高昂的價格,引發熱議。

實際上,手機廠商與奢侈品牌商合作已不是新鮮事,此前天價手機就頻頻出現。

一直霸佔高端市場的iPhone與奧地利珠寶、美國Falcon等多個品牌商合作,推出的手機價格飆至百萬元甚至上億元,催熱天價手機市場。如今,包括華為、OPPO在內的眾多中國手機廠商都加入戰局。

業內人士認為:“手機品牌與奢侈品牌商的合作,有利於品牌高端形象的提升,打造國際影響力。但目前部分天價手機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地位:概念性強、為了貴而貴、實用性差,由於天價手機的受眾較小,其體量和市場一直難以打開,有的甚至如雞肋一般存在於手機產業鏈中。同時,天價手機往往出現在市場創新性乏力的時候。”

天價手機熱再起 廠商稱價格虛高、過度包裝是潛規則

 天價手機大多曇花一現?

天價手機產業近年來引得各路資本和企業追捧,各類手機品牌不斷加入,但其體量一直難以擴大。

此前,摩托羅拉與Dolce&Gabbana合作推出RAZR V3i黃金限量版,諾基亞與蘭博基尼合力打造的8800 Sirocco,它們大多走奢華材質與配置一般的路子。

LG也曾經發布價格高達1.22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手機,但其賣點是用戶可以享受免費後殼刻字服務,滿足人們DIY的想法。但該款手機普遍被外界視為配置不高,定製刻字創意欠缺。

常常被外界與土豪、暴發戶畫等號的8848最終走向沒落,與其有著相似之處的金立M系列也僅是曇花一現。

今年,威圖的新系列產品Constellation X的推出引起一大批中國消費者的注意,不過其銷售量表現平平。

業內人士認為,手機廠商和奢侈品牌商聯名跨界顯現出新特徵:奢華品味,配置走向高端,但產品本身顯得雞肋。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表示:“在手機發展史中,天價手機的出現有其規律,常常出現在手機市場創新性不足、產品同質化嚴重之時。廠商會用貴重金屬包裝手機,吸引高端消費者眼球。早在2008年,這種現象就極為明顯,彼時諾基亞高端手機售賣十幾萬元,可謂天價,但手機性能普通。十年後,這種現象再次來臨。隨著消費升級,奢侈手機有一定市場空間,但市場總量較小,目前僅為7、8萬臺。同時,部分廠商在推出天價手機時,往往容易涉嫌虛假宣傳、濫竽充數。”

價格虛高、過度包裝?

早在2016年,就有消費者向中國消費者協會反映8848鈦金手機實物與宣傳不符,中國消費者協會經過調查之後指出,8848鈦金手機涉嫌虛假宣傳,其部分稀有金屬的說法根本不存在。8848虛假宣傳的事件被曝光後,其就走向了沒落。

“虛假宣傳、過度包裝,不僅是8848存在的問題,很多天價手機都有同樣的問題。因產業體量小,所以這一現象並未過多被外界關注。很多天價手機高定價的背後,黑科技、新技術成分居少,大多價格虛高、偷換概念,這已是行業的潛規則。”一位手機廠商透露。

奧維雲網手機業分析師張金陽認為:“目前天價手機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地位。其大多外觀奢華、ID可以定製化、性能提升不大。遵循電子產品性能提升、老品折價的原則,天價手機本身是會隨時間快速流逝而大幅貶值的,這與鐘錶類奢侈品不同。目前僅有極小部分的高端人群會認同此類天價手機。手機廠商與奢侈品牌商的合作更多的是需要奢侈品牌溢價來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是一種宣傳營銷的手段,目前來看更多的是達成了提升品牌屬性及推高產品零售價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