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六点,就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幸福是什么?相信我们一千人会说出一千种不同的答案。其中,人们渴望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同样道理,良好的家庭环境会使家庭里每个成员在学习、工作上取得更好地发展与进步,那么,怎么才能获得家庭幸福,又怎么呢才能让家中的长辈整天开心、舒心呢?

让父母高兴,无非两个字,孝顺。在这里,先简单地说一下孝顺。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人人都是父母生养成人,出于本能,父母对子女有着一种超越自身、亲和慈爱的情感,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成人以后,念及父母的生养之恩,会自发地对父母回报。

做到这六点,就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这种知恩、感恩和报恩的朴素情感就是孝顺。怎么才能做到孝顺呢?

孝。最早的甲骨文,孝字由一个老和一个子所组成,这个字可以形象地说明作为老人呵护着晚辈的子女,作为小辈的子女奉养着上面的老人,父母慈爱,孩子孝顺,家庭和睦美满。这种知恩、感恩和报恩的朴素情感就是孝顺。

怎么才能做到孝顺呢?

做到这六点,就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一. 理解和包容老人。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长辈们的认知、文化、想法等或许与时代稍稍有些差异。我们要理解老人先前的固有思维,遇到老人坚持自己的看法的事情时,不要着急,应当慢慢地解释给老人听,如果老人实在不听,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就顺从老人的心意。比如老人的腿脚不方便,作为儿子,给老人买了一根拐杖,老人将拐杖放在衣柜上,一次也没有使用,甚至还埋怨孩子:“我现在没到老的时候呢,给我买拐棍干什么?”,老人冲着孩子发了一顿脾气。有些老人听从孩子的建议,少数的老人不听从,那怎么办?孝顺的孩子理解老人:天下所有的老人,都不希望有人说自己老得走不动路了。再者,老人不使用拐杖,与老人生气着急,两相比较还是不用拐杖更让老人开心,于是,微笑着给老人赔不是,听从老人的话。从这件小事里,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对带父母的方式上,包含了孝和顺。

做到这六点,就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二. 老人生日不能忘。老人年事已高,一年中除了节假日,就是自己的生日,做晚辈的一定要记得:不管老人嘴上说不过生日,但是一定要给老人过生日。不和老人住在一起?没关系,提前在网络上给老人订好礼物,或者在当天打电话祝福老人。父母养育孩子不易,一年一次的生日,一定要放在心上。

做到这六点,就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三. 嘘寒问暖要记得。一年四季,每个季节的交替,刮风下雨、下雪等特殊天气情况,给父母打个电话,叮嘱父母增减衣物,注意走路小心,防寒保暖,防止中暑。有条件的话,可以到父母家中探视,如果工作和学习实在不允许,可以打电话问候父母。一年之内不是天天下大雪,而我们的一个电话,就能使父母的心中在冬季感到暖融融、在夏季感到凉爽爽,父母会这样想:“孩子,啥时候都记得我。”

做到这六点,就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四. 每月给点零花钱。给老人花钱,不要舍不得,想想看,小时候,我们上学、穿衣、吃饭、生病住院,老人有那一次舍不得呢?即便我们的老人有了退休金,只要条件允许的话,我们也要每月定时奉上一部分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数额)。给父母的时候说,这是给父母的零花钱。如果父母没有养老金,我们必须拿出维持父母生存的同等金额来,并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及时送医照看。

做到这六点,就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五. 时间上陪伴老人,精神上抚慰老人。从某种角度而言,老人并不需要太多的金钱与物质需求。他们只希望孩子能在工作不忙的时候,回家看一看。母亲希望孩子吃顿饭,父亲希望孩子能聊聊天,就这么简单。当然,不是不让和同事、朋友聚会,我们抽出时间回家,父母就会非常高兴。莫要因为不认可父母的处事方式,而一年半载不回家,那样父母的心里会长满荒草,时间久了,心里就会变成一片沙漠。孩子回到家里,少说话,多干活,听听母亲的唠叨,听听父亲发发脾气,这样让老人多说话的方式,才是最好的精神抚慰。如同开闸放水一般,让老人压抑、愤懑等其他情绪在孩子这里得到释放,这种方式是最高级的孝顺。

做到这六点,就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六.回到家,笑一笑。想得到父母的微笑吗?首先要明白父母的微笑并不是在买回多少吃喝和生活用品上,他们只是想在晚年孤独寂寞的时光里,让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孩子)给自己一个微笑。因此,我们回到家,不管多累多忙,也不管外面是否有人让自己受了委屈,再关上房门的那一刻,自己就是父母的孩子,收起所有疲惫,不妨天真地对父母笑一笑。

以上六种,你看懂了吗?看懂就去做吧!时间一久,父母的笑会越来越多的。一个孝顺的好孩子,会让父母舒心和开心得过上晚年生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