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你管,你又不是我妈妈,你是娶过来的,与我没有亲缘关系

1岁多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在残缺的家庭里由爷爷奶奶抚养,如今脾气暴躁,没有一点耐心。

我不要你管,你又不是我妈妈,你是娶过来的,与我没有亲缘关系

暴躁脾气的背后却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

小星(化名)是一个孤儿,一岁半那年失去了双亲,如今已经8岁了,为了不让她认为自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在她面前从来没有提过关于父母亲的任何事情,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

倩倩(化名)是小星的婶婶,在小星4岁那年嫁过来的,有了孩子后就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小星也上了小学,学习的压力瞬间加大,爷爷奶奶也是力不从心,在学习上只能让倩倩辅导。倩倩也从无怨言,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每年换季总会为她添几件衣服。

在小学之前,小星的心里,婶婶是最美丽的。小学之后,婶婶变了,变的不认识了,特别凶,还特别的唠叨。奶奶也不亲她了,总爱说她,打她。每次小星挨打之后总会有离家出走的想法。

什么原因让她对家人得看法变得这么快?

是教育得缺失。

小星在小得时候从来没有让她受过一点点得委屈,吃喝穿用不少她,却没人会教育她,爷爷奶奶得观念让倩倩听了表示不认同,说过他们几次,总是改不掉。之前得惯着如今让小星对爷爷奶奶特别得不尊重。

”滚!“

”你这死老婆子!“

”滚得越远越好!”

”我不想看见你!”

……

一边摔东西,一边口不择言。

奶奶气的打了她,之后又伤心得哭了,之前得小星看到奶奶哭了还会哄一哄,现在呢?一句“就会哭,没出息!”就打发了。

倩倩气不过,也批评了小星。

小星怒吼:“要你管!你又不是我妈妈!你是娶过来的,与我没有亲缘关系。”

倩倩怒回:“你欺负我妈妈了,我就应该教育你。”

小星:“她不是你亲妈。”

倩倩:“她就是我亲妈,我有两个妈,你欺负她了,我就得教训你,下次再敢这样,我就抽你。“

之后倩倩又耐心劝导了几句,不知道小星有没有听的进去,总之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在学习上,小星虽然不属于优等生,但也不算差,每次考试都能保持90分以上。但是倩倩却很是苦恼。

是什么原因让她苦恼呢?

现在学校的学生特别的多,每个班级都有70多名学生,老师一个人还得带两个班,对于家庭作业的批改与指导问题完全落在了家长的头上。

小星是个特别有没有耐心的孩子,每次作业稍微一多就特别的反感,不断的抱怨,别人家的孩子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她却要4-5个小时才能完成。虽然看着是一直在写的样子,其实却是在玩纸。看着这样的孩子,奶奶很是气恼,打过也说过,但还是不见效果,甚至变本加厉。

我不要你管,你又不是我妈妈,你是娶过来的,与我没有亲缘关系

打骂只是宣泄了父母的情绪,并没有解决掉孩子的问题

倩倩为她批改作业后让她把错题纠正过来都不愿意,拿着作业本就是一扔:”我不改,天天改,烦不烦!”

倩倩给她讲解错题的时候,小星一副爱看不看的样子根本就没有在认真的听,说她几句,就特不耐烦,连着问5、6遍懂不懂,她却一句话都不说,气的倩倩暴怒,也就因为这样经常在批改方面吼她,时间长了,小星对倩倩的看法就变了。

虽然小星对她奶奶不尊重,但还是很依赖她的,任何时候奶奶都是第一位。任何心里话都是小星晚上偷偷告诉奶奶的。

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的暴躁什么口不择言?

她对奶奶说:”我很不开心,在学校同学欺负我,在家你也欺负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爱发脾气。“

我不要你管,你又不是我妈妈,你是娶过来的,与我没有亲缘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实时沟通能够解决一切矛盾

她的心里话让倩倩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小星是一个内向的姑娘,什么事情都不爱与家人沟通,她认为给家长说了没用,一直藏在心里,直到家长在她面前一遍又一遍的吵吵,她发现了宣泄的出口,也开始用怒吼也表达自己的不满不愿意,甚至口不择言,乱摔东西。

倩倩开始反思,回想以往的方式确实被愤怒冲昏头脑。在一次合适的时间里,倩倩对小星说:”小星,婶婶对不起你,最近这段时间我也是反思了很久,觉得很多时候对你那种方式是不对的,我不应该吼你,你可能在学校受了委屈,心里难受才会在家这样,但是你要知道,你在家宣泄了,家人看了是不是很生气,就认为你是故意的?你不告诉我们,我们怎么知道,以后遇到任何事情首先要和我们说说,我们说不定能帮到你。不然本来就伤心,再被打一次就更伤心了,你说是不是?以后我向你保证,不再凶你了,但是前提是你也不能对家人不尊重才行,我们其实都是为了你更好。”

【总结】:

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人)其实就是孩子的另一面镜子,她会模仿变成你的样子,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尝试着与她沟通,不要生气了就用打骂也解决问题,其实这样只是解决了父母的情绪问题,而并非解决了孩子的实际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已经预示着将来肯定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作为父母更应该读懂孩子,用心去了解孩子。相信孩子的成长会越来越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