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拜佛,但你真的信佛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因緣,能夠少走彎路、以正知正見契入佛法,也是需要很大福報的。所以,遇到隨大流拜佛或是迷信的人,我們佛弟子不僅不能因此輕視,反而更有責任給予他們一些適合的引導。

你會拜佛,但你真的信佛嗎?

不少人都說自己信佛

逢年過節去拜佛祈個福

普陀山也去過一兩次

拜好菩薩、求個籤打個卦

再去吃一頓海鮮

拜佛嘛就是求個保佑、做點善事

一般人看,或許這就是“信佛”

但是,這與佛教中所說的“信”

還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沒有把佛法上升為堅定的信仰

即使拜遍四大名山積些善緣

也只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你會拜佛,但你真的信佛嗎?

■ 這是真的“信佛”嗎?

有的人也會經常走進寺院拜佛,或是在家裡供了佛像,祈願佛光護佑平安健康;有的人覺得出家人都是有法力,能夠打卦算命,驅邪鎮魔,總想拜個這樣的師父幫助自己預測吉凶;有的人偶爾也念幾聲佛號,偶爾吃頓素齋,做一些功德......但一說到什麼是佛教,佛法講了些什麼,都覺得那基本上是出家人、修行人的事,和自己的關係並不大。又或是,拜拜菩薩,吃吃海鮮,一走出寺院,之前怎麼做,現在還是怎麼做。

他們覺得自己是信佛的,但這樣的狀態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信佛”,真正能得到多少受益?

你會拜佛,但你真的信佛嗎?

■ 迷信,還是正信?

有人說信佛總是好的,但也有人覺得求神拜佛是迷信,出家人、佛弟子又說佛教是正信,那到底是迷信還是正信?迷信,或是正信,還是人的問題,都是人心所造。

真正懂得拜佛的意義,對內心信仰的對象有準確瞭解,也清楚自己信奉的理由,堅定不移,那就是正信。

如果是看到別人都在拜,也隨民俗大流進來拜拜,能和法師合張影那就更好了,給自己多一點信心,那還是結個善緣,談不上信佛。

若是想通過拜佛拜師,找一些所謂的算命、看相的人來預測前途、尋找捷徑,卻不想了解佛法、改變自身,那就是迷信。

大多數人拜佛求佛是為了保佑自己或家人,至少還對佛菩薩有信仰、敬畏之心,這也是好的,屬於比較初級的佛教信仰。而想要從佛法中得到更大受益,更好的信佛方式就是學佛,樹立理智的正信,按照佛法來修行自身。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因緣,能夠少走彎路、以正知正見契入佛法,也是需要很大福報的。所以,遇到隨大流拜佛或是迷信的人,我們佛弟子不僅不能因此輕視,反而更有責任給予他們一些適合的引導。比如,結緣一本正信的佛法入門書籍,交流自己學習佛法後的真實受益等。從跟風或迷信開始接觸,轉而成為正信的佛弟子,這樣的情況也是很多的。

你會拜佛,但你真的信佛嗎?

■ 信,到底有多重要?

漢傳佛教的修學講求“信解行證”的次第,“信”放在首位。“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果真想在佛法中得到受益,信可能要比智更要緊。

現在的社會上有這幾種現象,職場青年將禪修作為放鬆身心的方式,的確也有一些效果,但如果沒有對佛法生起強烈信心,沒有在生活中依教奉行、改變自己,遇到煩惱困境,依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還有一些高級知識分子,對佛學有深入瞭解,但如果還是主要作為一種文化來做研究、做課題,那也是停留在賬面的財富,沒有兌現。

又或者,有的人本身很聰明,還是習慣從自我角度出發看佛法,只挑符合自己認知的部分來遵照,對不符合自己想法的就選擇性忽略,帶著自己的“分別心”來信。例如,相信佛菩薩會護佑眾生,也相信行善積德,但另一方面,又堅持認為只要心中有善,持不持戒無所謂,對財富、地位、感情也還是樣樣想抓牢......這樣挑挑揀揀地學,說到底最終只是“信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