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是手握幾十萬軍隊的大將軍,怎麼會輕易的被雍正罷免?

小燦哥說歷史

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在明清兩代實現了高度發展,而雍正時期更是達到了頂峰。所以,年羹堯雖然曾在西北用兵,統領數十萬大軍,但也無法逃脫皇帝的掌控。而雍正想要罷免甚至處死年羹堯,並非難事。

(年羹堯畫像)

自實行帝制一來,便開始出現了長達兩千餘年的君臣關係,二者相生相伴,又相生相殺,在相互依存中此消彼長。縱觀中國古代史,雖然在有些時段會有波動,但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卻始終再不斷強化。

(秦代虎符)

加強皇權,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尤以掌握軍隊最為重要。在相當長的階段,虎符曾是控制和調動軍隊的重要信物。皇帝為了防止將領擁兵自重和擅自動兵,將虎符一分為二,作為調兵遣將的關鍵憑證。而到了清代,除了選擇性保留了以往朝代的有效措施外,更是將君權落實到了國家的每一個角落。

(軍機處的設立與影響)

雖然皇帝身處紫禁城,但八旗系統下的各支軍隊,卻都只效忠皇帝一人。當然,這一狀況的實現,也歷經了較長時間的鬥爭。當初清太祖努爾哈赤憑十三副鎧甲起兵,進而憑藉著滿洲八旗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統一,為後世清軍入關和定鼎中原奠定了堅實基礎。

(滿洲八旗及鎧甲)

而隨著滿洲政權的不斷壯大,又先後設置了蒙古八旗和漢軍。由此,清代的軍隊系統形成了以滿洲八旗為核心的,包括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在內的二十四旗。而八旗原是軍政合一的組織,具有等級森嚴的秩序。而掌握了各旗的統領,也便相當於掌握了整個軍隊。在順康時期,清代統治者徹底實現了這一目標。

(滿洲八旗旗幟)

可以說,在雍正朝時,在整個八旗軍隊中,士兵們都必須效忠皇帝一人,儘管有個彆強權人物可以左右極少數的部隊,也絕對無法同皇帝抗衡。而年羹堯出身於漢軍八旗,地位原本就無法與滿洲八旗將領相比,只是皇帝委任的軍事長官。儘管其曾是萬眾矚目的大將軍,但也需對雍正俯首稱臣。

(雍正帝畫像)

雍正對年羹堯失去信任後,決心對其嚴懲。而出於謹慎,雍正在實現這一目的時,進行的比較穩妥。雍正三年(1725年),先是下旨將年羹堯的親信甘肅巡撫胡期恆革職,同時將署理四川提督納泰調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亂。次月,又解除年羹堯川陝總督職,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

(影視作品中的年羹堯)

面對雍正的旨意,年羹堯一干人等只能毫無保留的服從。在年羹堯及其親信相繼被調離要職後,雍正很快又除去了年羹堯的所有官職,並於當年九月將其逮捕回京進行會審。這一些列“閃電”式的動作,把大將軍、一等公年羹堯變成了階下囚,同時被冠之以92宗大罪,於雍正四年(1726年)被賜自盡。

(年羹堯墓碑)

所以說,在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鼎峰時,所謂軍功煊赫、名震朝野的大將軍,也不過是皇帝手中的一顆棋子罷了。而高高在上的雍正,僅用幾道旨意,便把年羹堯一干人等一掃而盡。


夕陽下的晚楓

年羹堯是康熙三十九年中的進士,康熙四十八年,任四川巡撫,此時年羹堯不到三十歲,可以看出康熙帝對他的器重。

康熙五十七年,年羹堯被授四川總督,掌管四川軍政大權。

康熙六十年,年羹堯入京城見康熙帝,康熙賜他御用弓矢,升其川陝總督。九月,年羹堯利用土司之間的矛盾,以番攻番的方法,平定了郭羅克的叛亂。

康熙六十一年,撫軍大將軍十四阿哥允禵被召回京,年羹堯與管理撫軍大將軍印信的延信共掌軍務。

康熙病逝,四阿哥雍正帝繼位,年羹堯和步兵統領隆科多成為了雍正帝的左膀右臂,隆科多是雍正帝的親舅舅。

雍正元年,雍正下詔,雲貴川所有的軍政之事都由年羹堯處理。十月,雍正命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之職,也就是原十四阿哥的,年羹堯被叫做年大將軍。年羹堯升一等公,其子子年斌為子爵,其父年遐齡也為一等公,到此時羹堯坐鎮西北與雲南,無比顯赫。

雍正讓年羹堯所管轄的區域的事務,都按照年羹堯的意見來辦,年羹堯進京的時候也馬齊,隆科多一同處理軍國大政。可以看出,雍正帝對年羹堯的寵信,已到了極致,此時的年羹堯可謂是志得意滿。

雍正二年,年羹堯二次入京,很多王公大臣下向他問候的,他看都不看一眼,在雍正面前,態度也十分的驕傲,沒有禮貌。有傳言說,雍正的很多事情都是聽了年羹堯的話才做的,讓雍正帝極為的不滿。

十一月,雍正下詔給年羹堯,告誡他說不要居功自傲,要低調自處。

雍正三年,雍正對年羹堯的不滿更加明顯,說年羹堯任人唯親,結朋營私。

三月,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祥瑞,年羹堯上表中將“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雍正說年羹堯辦事一向仔細,這樣弄錯是故意的。四月,撤掉年羹堯的川陝總督和撫遠大將軍,改任杭州將軍。

很多人都紛紛彈劾年羹堯,最後雍正命年羹堯自決。


歷史簡單說

年羹堯“手握”十萬大軍,但這十萬大軍不是木頭人,不是不會思想的機器人,而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是十萬會思考、有自己想法、要吃飯、要富貴和前程的人。他們願意跟著年羹堯打仗,首先是因為年羹堯是朝廷任命的大將軍,是代表朝廷來指揮他們的,其次才是因為年羹堯要打仗才能有打仗才能、要治軍手段有治軍手段。跟著年羹堯能夠升官發財、光宗耀祖,如果這個前提不存在了,憑什麼這十萬人要跟著年羹堯去冒險?!

年羹堯

此外,這十萬士兵來源非常複雜,有綠營兵、有八旗兵、有蒙古兵,這些士兵都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兒老小的,他們出來從軍打仗,父母妻兒都在後方,現在讓他們跟著年大將軍去冒險,致自己妻兒老小於危險之中,如果不是因為實在沒辦法、或者因為前面有極其巨大的誘惑,誰願意賭這一把?!

統帥無不希望自己的軍隊是殺戮機器,也非常想把軍隊訓練為虎豹,但是如果忘記了軍人也是人,軍隊也是由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組成的話,是很危險的。


第三,這十萬大軍也是要吃飯穿衣的,作戰是要有後勤保障的,

年羹堯掌握幾十萬大軍的指揮權,但是這幾十萬大軍的補給並沒有被年羹堯掌握,而是掌握在各地行政官員手裡。年羹堯要造反,那麼必須給十萬大軍提供足夠的糧草,否則糧草不濟,軍隊哪有什麼戰鬥力?

古代軍隊的糧草是軍隊的生命線,有大軍的指揮權而不掌握後勤,是無法真正掌握軍隊的。



象眼觀天下

年羹堯從一個底層奴才走向撫遠大將軍高官一職,盡心竭力為雍正賣命,卻在雍正即位後的第三年被雍正賜死。經歷大起大落的巔峰與低谷,嚐遍人生百味。

小兵的模範:年羹堯升居高位

年羹堯在雍正“九子奪嫡”的戲碼中貢獻很大,如果沒有他,雍正都可能鬥不過八王黨一派。

年羹堯深受康熙恩寵,以不到30歲的年紀就升職為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後來又連續加官進爵,被提升為四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封為太保、一等公,已經做到了武官的極致。

囂張跋扈的年羹堯

雍正的放縱使年羹堯變得目中無人、囂張跋扈。

血洗江夏鎮時,年羹堯為了幾百萬兩銀子殺了好幾百口人,雍正對此也並沒有制止。

擔任西北大將軍時,供應年羹堯一個人的蔬菜就要一千人運送,同時又有幾百萬兩軍費進入了他個人的腰包。雍正被勝利衝昏頭腦,對年羹堯貪汙一事也是不管不顧。

最囂張的一回是,年羹堯大獲全勝歸來,雍正率文武百官迎接,而年羹堯自持過高,也不下馬,大搖大擺的在百官的跪迎中走過,引起了雍正心中的不滿。

加之各地官員紛紛彈劾年羹堯貪贓枉法,雍正決定要處理一下這個大將軍了,將‘年羹堯賜死。

年羹堯為什麼不造反?

拿到聖旨的年羹堯肯定想過造反一事,無論如何他手上都有幾十萬大軍,也能逃離雍正的控制,遠走高飛。

但是,正是因為他手上有幾十萬大軍拖累了他不能造反。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清軍的糧餉是按月發放的,年羹堯如果造反的話,他手上沒有足夠的糧餉用力抵抗雍正。一旦造反,軍隊失去糧草,便沒有戰鬥力。

二是:雍正在賜死年羹堯之前已經慢慢的架空了年羹堯的地位,他信任的手下或者親信已經被雍正調往全國各地,無法聯合反抗。

所以,被雍正帝削官奪爵的年羹堯只能領旨受死。


我是扒哥歷史,我喂自己袋鹽!


扒哥歷史

因為年羹堯根本不具備造反的條件

年羹堯想造反至少需要4個條件:

1、軍隊得聽他的。

2、糧草、軍械沒問題

3、朝中有官員做內應

4、政局不穩。

首先看第一點,年羹堯是手握幾十萬大軍,但是他這個任命是朝廷下聖旨委派的,他若是造反,得要有個口號吧,不然師出無名;什麼口號?而且這幾十萬大軍並不是年羹堯一手帶起來的,本身又是一個漢人,手下士兵家眷又都在內地,年羹堯實際控制的地區,論穩固程度、經營深度有三藩高嗎?

其次第二點:糧草、軍械的問題。當年雍正和其他幾個皇子爭奪儲君之位的時候,十四阿哥在西北做了大將軍王,手握十幾萬兵馬,但是當時雍正讓年羹堯在甘肅當了個川陝總督,就是扼其糧道,他幾十萬大軍都造不了反!年羹堯在西北平叛,糧食、軍械都是內地運過去的,沒有糧草的軍隊還有什麼戰鬥力。

再次朝中得有官員做內應。年羹堯西北平叛後,驕橫跋扈把朝內大臣得罪了個遍,在邊疆時,蒙古王公和額駙阿寶見到年羹堯必須跪拜。在赴京途中,他令直隸總督李維鈞、陝西巡撫範時捷等跪道迎送。到京時,黃韁紫騮,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行過,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年羹堯要是造反,這些官員不說去平叛了,必定冷眼旁觀。

再次,還需要政局不穩。西北平叛後,雍正朝基本上沒啥大的動盪,那些爭儲的皇子們都在牢裡關著呢。清朝晚期,太平天國鬧那麼厲害,曾國藩都不敢反叛,更何況年羹堯。

所以,綜上幾點,一方面是年羹堯沒有反叛之心,另一方面時機也不成熟,沒有反叛的土壤。


zyt9573

年羹堯作為雍正潛邸的奴才,是康熙和雍正時期不可多得的人才。

年羹堯最開始是被康熙賞識的,在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年羹堯的能力,當時年羹堯在雲南任職。腳面將下陣後,年羹堯回京述職,康熙留他在京城任職,對他的能力十分認可。後來在雍正爭奪皇帝的鬥爭中,年羹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雍正繼位後,封年羹堯為西北大將軍,負責與西北叛軍進行決戰,決戰後雍正對年羹堯更加的器重,所有的事情都要與年羹堯共享。年羹堯在西北所有的任職都歸自己管,時間一長成為了驕橫跋扈的性格。在收復西北後,年羹堯回京城向雍正陶賞,雍正答應了年羹堯當時所有的官員任免。在與官員的朝堂上。雍正讓年羹堯身邊的侍衛卸下鎧甲,好生休息,但是雍正說話後,將軍一概不聽,年羹堯說了一句,大家把鎧甲卸下吧,然後將軍們將所有的鎧甲都卸下了。雍正看後十分惱火,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是想想自己,當皇帝如此窩囊,不生氣才怪。

再後來,年羹堯回西北後,更是驕橫跋扈,對皇帝的事情一概不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說了算,儼然自己成為了一個小皇帝,雍正當然知道這些,但是派去監督的人去一個被年羹堯殺掉一個,去一個,被他殺掉一個,慢慢的,雍正也沒有耐性。雍正只好將他的職位一貶再貶,但是年羹堯仗著功高蓋住,仗著自己是雍正的奴才。只是因年羹堯太容易得罪人,殺人不眨眼,得罪了太多的官吏,當雍正有處決年羹堯的意圖的時候,所有的官員紛紛上折參倒。他的時代就徹底的過去了。

那雍正是如何將年羹堯一點一點打壓下去呢,我們知道雍正是九子爭皇帝的勝利者,自己必然有過人的本領,自己肯定是心狠手辣。皇帝都有帝王之術,當時的吳先生對他出謀劃策特別多。當皇帝之後,更重要的是制衡保持之間的平衡,相信雍正這一點把握得非常好。在一邊貶低年羹堯,在一點點的提拔年羹堯的對手,讓雙方形成對立關係,甚至大於年羹堯那樣,年羹堯也不敢造反,只能聽從雍正的安排。

還有一點就是年羹堯的家眷都在京城,年羹堯的親妹妹更是皇帝的媳婦。對年羹堯也有一些牽制作用。


東倒西歪說歷史

為什麼?

因為雍正太老狐狸了!

只用了四個步驟,就張這個曾經權傾朝野的大將軍拉下馬來,讓他家破人亡。

那四個步驟呢?



第一步 暗示

雍正2年11月,雍正在年羹堯離開京城後給他發了一份"硃諭",暗示年羹堯:朕準備搞你啦,做好準備喲~

第二步 打通官員

這裡分為三種:1.年羹堯不喜歡的人

2.和年羹堯關係一般的人。

3.雍正自己身邊的親信

總而言之,就是讓他們好好站隊伍,不要擺錯了位置。有證據的就儘量揭發,沒證據的就做好自己,遠離年羹堯,爭取自保。這也算是為了接下來公開處罰年羹堯做好了鋪墊。

第三步 直面打擊

1.雍正將矛頭直指年羹堯,對其不滿更是直接公開化,將其調離了西安老巢。並且批評年羹堯亂結私黨,對他的奏摺不與准奏

2.提拔年羹堯的死敵蔡蔡珽。蔡珽被年羹堯彈劾,狠狠地參了一本,然後被押往北京刑部。而雍正不僅沒有給蔡珽治罪,還升了他的官,使得蔡珽成為雍正對服年羹堯的左膀右臂。

3.雍正3年3月,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祥瑞。大臣們紛紛在奏章中祝賀雍正皇帝,年羹堯也不例外。只可惜,年羹堯又一時疏忽把“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雍正藉此機會,大作文章,請罷免了年羹堯的總督職位,還奪了他的將軍印



第四步 絞殺

年羹堯被降職後,朝中的大臣們大部分都已經明白了雍正的意圖,於是彈劾年羹堯,揭發年羹堯罪狀的奏摺如雪片一般堆到了雍正面前。

這正是雍正想看到的,藉此機會,雍正罷黜了年羹堯所有的官職並且押送到北京會審。最後,年羹堯近被列出了92條大罪狀,有30多條都是死罪。

為了避免非議,雍正採取了溫和的方式。在獄中下令讓年羹堯自裁,

留一個體面的死法。


總而言之,年羹堯雖然是二朝老臣,且功勞非常大。但是到了後期,他越發的目中無人,且喜歡貪贓,結黨營私,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想看到的事。

唉:-( 自己作死,又能怪誰呢?

我是不一樣的歷史歷史愛好者"歷史驚文",喜歡的請關注


歷史驚文

但凡是造反能成功的人物,都必定有一大票能夠聽命於自己,與自己同呼吸共命運的親信。比如朱棣,所有的兵都是自己的,自己說了算,還有朱元璋,和兄弟一起打天下,共享富貴。所以,得到支持,是一個前提。

那麼年羹堯如果造反的話,他的幾十萬大軍會支持他嗎?答案很明顯,很少有人會跟他出生入死,因為說到底,就算年羹堯官職再大,也是朝廷任命的,他們都是為清朝打工的,而不是年羹堯的家兵。



這和宋朝的岳飛很相似,其實即使岳飛當年造反,也是行不通的,同樣是因為沒有人能賣命,雖然岳飛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但是依然是宋朝的兵。年羹堯的兵是不會為了微乎其微的勝率,去和年羹堯一起鋌而走險的,因為換個人當大將軍,他們依然可以安居樂業,而造反一但失敗,就全完了,他們沒理由冒這個險。最多在年羹堯死後,替他惋惜幾句罷了。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清朝軍隊的龐大開支都是由朝廷提供的,如果年羹堯一但造反,就意味著斷糧,仗還沒打,兵就都餓跑了。跟著雍正至少能吃飽飯,工資按時發,這樣的日子他們怎麼捨得放棄呢。


歷史密探

個人認為,年羹堯從受寵到獲罪應該說是早晚的事,原因就是"侍寵而驕",理解的不當之處請見諒。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年羹堯的人生履歷,對我們瞭解午羹堯由一名高級軍政長官、功臣而成為罪犯樂極生悲的過程是有所幫助的。


年羹堯是漢軍鑲黃旗人,在康熙三十九年中進士,改庶吉士,在國史館撰寫功臣傳,後授為檢討。在康熙四十四年至四十七年曆任四川、廣東鄉試正考官,侍讀學士。在康熙四十八年二月授內閣學士,同年任四川巡撫;康熙五十七年十月授任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康熙五十九年授定西將軍;康熙六十年五月入京覲見康熙,賜弓矢,加授陝西總督。

到了雍正元年三月,議敘平定西藏時運糧及守隘功,封三等公,世襲罔替,加太保;八月,青海羅卜藏丹津脅眾臺吉叛,劫親王察汗丹津掠青海諸部,年羹堯自甘州率師至西寧,疏請進剿,授撫遠大將軍;十月,議敘平郭羅克功,晉二等公;雍正二年三月,用兵青海功,進爵為一等公;十月入京覲見雍正,賜雙眼孔雀翎,四團襲補服,黃帶紫轡、金幣;十一月敘平桌子山功,加一等男爵世職,以第二子富襲。到了雍正三年四月二十二日,風向大變,貶任杭州將軍,九月二十八日在杭州官邸被傳諭鎖拿,十二月初十日被賜令自盡,時年47歲。

可以說,作為漢族高級官員,年羹堯的地位和榮耀是康熙和雍正一步步賜給他的,至於說幾十萬的軍隊那也是牢牢在滿族皇帝的掌握之中。雍正繼位時,當時年羹堯時為川陝總督,在西北鉗制住了西征的皇十四子,防止他領兵犯亂,後來成為雍正新政權的肱骨之臣。

顯然,年羹堯在雍正初年就成為寵臣,雍正皇帝對其施恩、賜爵、賞金、賜宅、承襲世職,受寵之專,無以倫比。但是這個時候的年羹堯開始恃功而驕,貪縱不法,逐漸成為"軍中大老虎"。年的此舉讓自視為英主的雍正帝漸漸產生疑畏厭怒之心,於是尋機會以年羹堯“日月合璧、五星連珠”賀本中的草率不敬,將“朝乾夕惕”誤寫成“夕陽朝乾”的細故將其問罪,令其自裁,成為雍正初年的“大案”。


史說新傳

清朝前中期,儘管從多爾袞攝政時期就一直宣稱滿漢一家來收買漢族人心,但實際上漢族大臣的地位普遍是比較低的,而且朝廷嚴防手握軍權的漢族將領,比如康熙年間平定三藩的重要將領周培公,平叛之後就是因為遭到滿蒙親貴的猜忌,被康熙帝調至盛京(今瀋陽)擔任提督並死於任上,而被猜忌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以漢人身份統領大軍,一旦生變,後果不堪設想!再來看,平定三藩之亂的最大功臣是撫遠大將軍

圖海(滿人),三徵葛爾丹的是康熙皇帝(這個還用說嗎?),西征策妄阿喇布坦的大將軍王是十四阿哥胤禵(滿人),只有收復臺灣戰役,是由漢族將領施琅擔任的主將。
年羹堯屬漢軍鑲黃旗,雖然他深得雍正帝信任,任陝甘總督,掌管四省(青海,甘肅,陝西,四川)軍政大權,但他本質上還是漢人,十四阿哥胤禵被召入京之後,由年羹堯和撫遠大將軍延信(滿人)共同執掌軍務,只是由於雍正帝的恩寵,故而年羹堯的實際權力大於撫遠大將軍延信,軍政大事均由他一人定奪,但撫遠大將軍一職不由年羹堯擔任也正是為了堵滿蒙親貴之口。
清朝康雍乾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君主專制達到巔峰的時期,軍國大事都由皇帝一人決斷,年羹堯統領的幾十萬西線大軍是由全國各省抽調而來的綠營、八旗所組成,並不是由年羹堯招募和訓練,指哪打哪的“年家軍”,他的統帥之職是由至高無上的皇帝授予的,說白了他就是皇帝養的一條看門狗,莫說幾十萬軍隊,縱使百萬大軍,只要皇帝一聲令下,不甘心也好,不情願也罷,年大將軍只能乖乖的交出軍權,調任千里之外的杭州去當將軍。如若膽敢抗旨不遵,就是意圖謀反,不但將士不會聽命於年羹堯,而且很有可能慘招殺身之禍。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雍正帝歷數年羹堯九十二項大罪,賜其獄中自盡,斬其子年富,叱詫風雲的年大將軍頓時以身敗名裂,家破人亡而告終。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