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美女命運剖析: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只有不敢擔當人生的自己

紅樓美女命運剖析: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只有不敢擔當人生的自己

跟一個同事好友聊天,她說自己性格有很多缺憾,這些年來一直過得自卑壓抑,並因此遭遇很多挫折失敗。她說,之所以這樣,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給了她深遠而沉重的負面影響。言語之間充滿了無奈與嘆息,我忍不住直言道,你的原生家庭是有缺憾,肯定給你的成長帶來影響。可是,你現在多大了?10歲還是20歲?你已經年近不惑,半輩子都快過去了,如果還是把你的性格問題、你的挫折失敗歸咎於原生家庭,是不是太簡單粗暴了?你自己,難道就沒有一點責任嗎?

哪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無缺的呢?就算看似不錯的,走近了,也會發現其實各有各的問題和缺憾。

比如《紅樓夢》裡的眾多貴族小姐,雖然同樣是錦衣玉食,可追溯各自的原生家庭,也都各有缺憾,給予每個人有不同的負面影響。

黛玉的父母本是人中龍鳳,身份才華都是一流。可惜早早故去,她不得不投奔外祖母家,雖然備受賈母疼愛,可“寄人籬下”的淒涼成為她永恆的傷痛,內心始終缺乏安全感;湘雲亦是父母雙亡,跟著叔叔嬸嬸生活。而且四大家族中史家最先衰落,以至於她在家時,時常要做活兒到深夜,也是心酸;寶釵雖然家有資產,無奈父親去世,母親軟弱,哥哥是個紈絝,他們只能投奔有權勢的親戚賈家。她不得不早早成熟起來,幫助母親操心家事買賣,承擔起更多家庭責任。

紅樓美女命運剖析: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只有不敢擔當人生的自己

賈府正牌的幾位小姐,原生家庭也是各有各的問題。迎春是庶出,在府中地位不高,且生母去世,加上性格懦弱不爭,不僅無人關注疼愛,更時常被下人輕慢忽視;探春倒是生母健在,可趙姨娘愚蠢淺薄,幾乎人見人煩,她沒給探春一點助力,反而時常拖有志氣的三姑娘的後腿;惜春對寧國府的暗黑深惡痛絕,恨不得自己與之毫無關係。相比之下,元春的原生家庭應該是最好的吧?身為賈家嫡出大小姐,千尊玉貴,備受重視。然而為了保住貴族的榮耀地位,她不管多麼不願意,也得承擔起家族使命,早早入宮,一個人去“宮鬥”……貴族之家尚且如此,更別說尋常小戶的邢岫煙、尤二姐尤三姐等人了,她們的原生家庭更是一團糟,帶給她們沉重的陰影。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生命的成長,有人憑藉自己的勇敢和努力衝出重圍,逐步擺脫了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活得陽光自信、精彩生動。有人還沉浸在原生家庭的陰影中,依舊怨天尤人,隨波逐流。

紅樓美女命運剖析: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只有不敢擔當人生的自己

黛玉的願望並不太多,能夠與寶玉在一起便是滿足。可儘管深得賈母的寵愛,又與寶玉心心相印,她依舊念念不忘父母雙亡無人為自己做主,總是自憐自嘆,以致影響了身心健康。她始終沒有走出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壓抑與憂傷。如此狀態,讓支持寶黛姻緣的人少了一份底氣,而讓反對的人更多了一個藉口。

迎春安於原生家庭給予的性格和處境,下人都欺負到自己的頭上來了,依舊得過且過,不思改變。而當所嫁非人時,她唯有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好,不想辦法面對解決(以她多年養成的情商智商確實也想不出什麼對應之策),唯有逆來順受地忍耐,未來只有一條路“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惜春痛恨自己的原生家庭,她倒是主動割捨了,割得一點不剩,最終變得越發冷漠孤介,身心俱痛。這不是突圍而出,而是另一種偏執與沉淪。

相比之下,湘雲和探春卻憑著自己的努力,都走出了原生家庭的陰影,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在大觀園裡,湘雲的笑聲從來都是最動人的,她從不把委屈壓抑放在心上。這是她天生的性格使然,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她羨慕賈府的氛圍,可從不矜持坐等,而是多次主動求寶玉,求賈母,千方百計爭取來賈府的機會,在這裡享受舒展自由的時光歲月。

紅樓美女命運剖析: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只有不敢擔當人生的自己

探春直面自己的傷痛,不惜壯士斷腕主動切割生母,逐漸贏得賈府當家人王夫人的信任和倚重。當她最初理家當政之時,糊塗的趙姨娘就來攪局。探春沒有躲閃迴避,而是勇敢發出自己的聲音,不僅以“規矩”“身份”嚴厲斥退趙姨娘,也震懾了其他人,從此確立了三姑娘的權威。抄檢大觀園,探春不僅言辭激烈地反對,並怒打王善保家的,結果無論是這場行動策劃者王夫人、執行者王熙鳳,還是王善保家的主人邢夫人,都沒敢指責探春一句。

雖說“父母皆禍害”,原生家庭固然很重要,但它對於我們的影響絕不是無法改變、讓我們無能為力的。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主觀能動性,都是有自己表現空間的。

只要願意,只要努力,每個人都可以擺脫或減弱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成為更好的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當然這個過程很艱難很痛苦,因為要從自己的舒適區走出來,要承擔更多的風險與壓力,需要足夠的勇敢和堅定。

有人始終沉湎於原生家庭的影響中,自己也不想自拔,然後把一切失敗和挫折都歸咎於原生家庭,這個固然簡單容易,可最終傷害的必然是自己。

生而為人,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無論美好與傷害,無論幸福與疼痛,都只能在潛移默化中承接掙扎。可當我們逐漸長大,總要積蓄自己的力量,主動摒棄負面影響,擔當起自己的人生,主宰自己的命運,在生命的道路上走出水闊山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