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雖然出場不多,卻可能是賈府最有潛力的丫鬟,未來前途無量

她雖然出場不多,卻可能是賈府最有潛力的丫鬟,未來前途無量

《紅樓夢》中,賈府丫鬟眾多,卻各有不同。有的人微言輕、被人呼來喚去,有的卻極有體面地位,備受主子們的尊重。比如鴛鴦、平兒,因為跟在掌權領導身邊,自身又智慧能幹,所以最是有權勢。怡紅院的一姐襲人有心機、溝通能力強,在一段時間內,也自有其地位。其餘的如司棋、晴雯、麝月、鶯兒、紫鵑等,便是乏善可陳了。這幾位雖然都各有主張主意,但都缺乏格局,最多有點小聰明,還有的乾脆只是囂張跋扈、仗勢欺人,更是早早就出局了。

除了這些人之外,大觀園裡還有一個不怎麼引人注意的丫鬟,作者對她雖然描寫很少,卻在簡潔的動作言語間表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這便是三姑娘探春身邊的丫鬟侍書。

與其他貴族小姐一樣,探春身邊有兩個大丫鬟,侍書和翠墨。探春擅長書法,這兩個丫鬟的命名都與寫字相關,充滿了書香意蘊。

她雖然出場不多,卻可能是賈府最有潛力的丫鬟,未來前途無量

探春雖然是庶出,但在紅樓眾女兒中能力最全面、心態最陽光,也最有組織領導能力。探春為人強勢,將自己身邊的丫鬟婆子都管理得井井有條,所以在她身邊,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表現空間。

在整部書中,侍書出場不多,經常是跟隨在探春左右,端水奉茶,來往傳話。

侍書最重要的一次出場是在抄檢大觀園時。當鳳姐帶人來到秋爽齋,王善保家的惹怒探春,被她打了一巴掌。王善保家的依仗自己是邢夫人的陪房,這一路抄檢表現得十分張揚,沒想到在探春這裡碰了釘子,心裡不忿,竟然在窗外抱怨起來:“罷了,罷了,這也是頭一遭捱打。我明兒回了太太,仍回老孃家去吧。這個老命還要他做什麼!”這真是自找不自在,心高氣傲的探春如何能忍?於是對自己的丫鬟們說:“你們沒聽他說的這話,還等我和他對嘴去不成。”當時探春秉燭而待抄檢隊伍,她身邊的丫鬟們必定全數在場。但唯有侍書反應最快,她立刻出去對王善保家的說:“你果然回老孃家去,倒是我們的造化了。只怕捨不得去。”侍書深得探春的真傳,一點情面不給,一句話就道出這個婆子的本心,不過是故作姿態而已,才捨不得去呢。

她雖然出場不多,卻可能是賈府最有潛力的丫鬟,未來前途無量

侍書的表現立刻得到了鳳姐的誇獎:“好丫頭,真是有其主必有其僕。”讓鳳姐看中誇獎的丫頭可不多,此前有個小紅,現在又多了一個侍書。

“懦小姐不問累金鳳”一回,探春寶釵黛玉等一起來看迎春,正好遇到迎春被奶媽的兒媳王住兒媳婦糾纏,與司棋繡桔等丫鬟吵得不可開交,探春一邊彈壓這個囂張的媳婦,一邊使個眼色給侍書,聰明的侍書立刻就懂得明白了,當即去請了平兒前來。

既懂得察言觀色,又能在需要的時候跟人吵架對嘴,而且每次行動都恰到好處,從不多嘴,並不逾距。侍書真是一個好下屬。

相比之下,探春的另一個大丫鬟翠墨就差遠了。

翠墨也是備受探春信任,經常跟隨在旁的,不過她就缺乏分寸感,馭下似乎也缺少手段。那一次趙姨娘去怡紅院找芳官大鬧,探春很生氣,下令調查是誰挑唆趙姨娘的。分在秋爽齋的艾官悄悄告訴探春說,是夏婆子看不慣她們這些唱戲的女孩子,都是她挑唆的。艾官剛到探春這兒不久,並沒有得到探春的信任,探春也沒把她的話當回事。但跟在旁邊的大丫鬟翠墨聽到了,並記在心中。當她派小丫鬟蟬姐兒出去叫人買糕點時,蟬姐兒不願意去。翠墨便說:“你趁早兒去,我告訴你一句好話,你到後門順路告訴你老孃,防著些兒。”原來蟬姐兒正是夏婆子的外孫女。翠墨隨後竟是將艾官對探春的話全都一五一十告訴了蟬姐兒。這簡直就是利用自己在領導身邊獲得的資源為自己牟利(買糕點應該是她自己要的)啊,並且以此收買小丫頭。這樣的下級管理者,實在不怎麼樣。如果探春知道翠墨的行為,估計會狠狠收拾一頓。

相反侍書卻有著探春的風範,有著清醒的頭腦和幹練的作風,探春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立刻有所行動,執行力超強,不輸平兒。探春管家那一回,侍書服侍探春吃過飯後出來,命令小丫頭:“好生伺候著,我們吃飯來換你們,別又偷坐著去。”一句簡單的話,卻自帶威嚴,讓眾媳婦丫鬟們不敢再輕慢疏忽了。

因為探春的精明能幹,也因為侍書的安分守己,所以她在紅樓中表現的機會很少,我們只能看到這一個側面。

未來探春出嫁,按照那個時代的習慣,侍書和翠墨等必然會陪嫁過去。探春如果像鳳姐那樣,嫁入另一個豪門,也許侍書的未來就是另一個平兒,憑著智慧才華超越翠墨等其他丫鬟,成為探春最得力的助手(王熙鳳出嫁時帶來四個陪嫁丫頭,此前賈璉還另有兩個“屋裡人”,但半年後,唯有平兒留了下來,其餘五人全部出局)。

她雖然出場不多,卻可能是賈府最有潛力的丫鬟,未來前途無量

然而探春的命運不同,她沒有能夠成為另一個豪門貴婦,而是遠嫁海外成為王妃。如此,必然讓侍書的未來有了另一種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可能呢?我忽然想起了寫入史冊中的第一個女外交官馮嫽。馮嫽原本也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侍女,漢武帝時代,她奉命跟隨解憂公主和親烏孫後,先是成為烏孫右大將的夫人,後來又代表公主行走西域各國,後來更是多次調解烏孫糾紛,以漢朝正式外交官的身份持節出使,來往於西域各國,被尊稱為“馮夫人”,在歷史上寫下光彩照人的一頁。

如果紅樓有外傳,那麼這個優秀能幹的侍書,這麼出類拔萃的侍書,真是讓人無比期待啊……

北方麗人:一個喜歡歷史、愛讀書卻不夠優雅精緻的女子;一個愛孩子愛教育卻不怎麼成功的教師。紅塵中因文字與你相遇,就是我最大的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