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绵阳城北新片区 能否取代高圣平成城北投资新洼地?

绵阳城北 如何救赎?

说到绵阳这几年的发展,众人眼光大多会放在城西城南:城西高端先进大气,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战略下的城市新区城市新中心,绵阳未来执牛耳者。山水相融的大城南也是不遑多让,十余年励精图治产城一体日渐清晰,如今地产风起云涌。今天,我们来聊聊城北,传统意义上的城北大多会想到高(水)圣(水)平(政)片区。没错,朋友,这只是绵阳传统主城区而言。这几年,在很多人眼中城北大动作不多,虽然也有项目在动,但整体相对平静。就拿圣水片区说,就连圣水寺前守摊的当地大姐都说,传闻某某大佬开发商多年前都准备来搞大商场大项目,带动整个城北上档升级,但至今依然杳无音信。这类信息真实性姑且不论,但城北当地,以涪江以西为例,城郊乡下属几个大片区很多村改居居民点,已经存在多年,有的几年前就一直等着拆迁,且数量较大,加之传统城北地势受山水制约,涪江以西,园艺山之东平整地块呈条形,地理位置所限,以及早期的绵阳城市产业业态布局等,受到空间、土地、产业、人口等综合影响,在城市新一轮发展过程中,这类旧城往往是城市发展比较有难度的,尽管这里也有不少比较优势。

不可忽视的绵阳城北新片区 能否取代高圣平成城北投资新洼地?

传统城北大致区域

近几年,情况正发生变化。随着绵阳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这两三年的产业重振、招商引资、科技城建设焕然一新,市区各级齐心协力,说到城北,早已不仅限于涪江二桥周边的高圣平了,而是涪江铁路桥以北更广阔区域,包括西南科技大学所在的青义龙门片区以及涪江以东的石马等。

绵阳新城北 能否带来城市新生活?

那么,这一片未来几年政府是怎么定位的,将怎么发展,和现在的城西和城南相比,有哪些优势?居住和投资该怎么选?……,本期我们要聊的龙门阵主题姑且叫做“绵阳新城北,城市新生活”。有点八股,且听如下分析,干货满满。

不可忽视的绵阳城北新片区 能否取代高圣平成城北投资新洼地?

按照2018年8月最新的龙门青义两镇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该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和市规委会审议通过,具有权威性):龙门定位是城北以农副产品为主的现代物流区,集中发展区北部宜居新区。青义的定位则更加细致,除了规划为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教育培训、科技服务聚集区外,规划还明确定位为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北部片区的生活和服务中心。规划形成居住区级和社区级两级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居住区、社区共建的公共中心体系。规划区人口规模为15万人。而目前青义片区目前常住人口仅为6.4万人。其中,近四万人贡献来自西南科技大学。也就是说,未来几年该片区人口或将聚集至目前的两倍以上。加上龙门规划定位的数万新增人口,该片区将形成不少于20万人居住的城市活力新组团。与一江之隔的石马遥相呼应,形成新城北次中心。

不可忽视的绵阳城北新片区 能否取代高圣平成城北投资新洼地?

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及新的城北次中心大致区域

20万人需要什么?

这也非常符合绵阳市“建设新区、完善组团、提升旧城”城市建设和发展定位。以青义为生活和服务中心的青义龙门片区,既属于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城市新区,也是绵阳市和涪城区重点打造的城北片区城市重要组团,位列绵阳城六大次中心之一。未来发展的速度、步伐和趋势,不敢说一定就超过传统意义的城北旧城区。但至少是颇具活力、特色,更具投资潜力和投资价值的新的增长片区。

不可忽视的绵阳城北新片区 能否取代高圣平成城北投资新洼地?

而纵观青龙二地,就刚才解析的政府规划的发展趋势而言,目前除了一些中小型住宅区和遍布西科大周边的马路消费外,城北新片区尚未有一处或者几处真能能够承载或者说是满足不远的将来20万人生活和消费的城市综合体。

不可忽视的绵阳城北新片区 能否取代高圣平成城北投资新洼地?

而房地产资本永远是敏锐的,12月29日将开盘的西科大新校区旁边的科大广场项目,面积超过10万平米,在全市来看,体量并不是最靠前,但规模也很不小。投资方作为本地开发商,经过周边项目几年来的实操后,应该说最能了解绵阳人的口味,最懂绵阳人的生活。此番动作,直奔占据城北新片区时尚新生活和宜居消费空白而去,可谓精准发力。说具体点,今后科技城城北的教育和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后,诸如西科大的老师,或中物院的消费者们,不用再随时开车往南大老远地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