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越來越多野生鴛鴦來這兒“定居”!這些人工巢箱,有何作用?

天空蔚藍,春暖花開,在北京動物園西北側水域旁,公園飼養、獸醫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為鴛鴦搭建人工巢箱。

北京越来越多野生鸳鸯来这儿“定居”!这些人工巢箱,有何作用?

北京動物園自2009年開始實施“野生鴛鴦保護項目”以來,10年間,越來越多的野生鴛鴦選擇“定居”在北京動物園,在這裡求偶、產卵、繁殖、生活。

近日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組織志願者啟動北京五環以內鴛鴦的分佈調查,公佈數據顯示北京動物園野生鴛鴦的數量較多,城市公園儼然已經成為了野生動物自由棲息的樂園。

北京越来越多野生鸳鸯来这儿“定居”!这些人工巢箱,有何作用?

在現場,動物園裡的工作人員為鴛鴦搭建人工巢箱,人工巢箱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方形的木質巢箱,還有一種是原木製作的仿生態巢箱。

人工巢箱通過高梯、高架車懸掛在水域中心及附近的柳樹上,這便成了鴛鴦們的新家。

北京動物園副園長張成林介紹:“鴛鴦是中型的樹棲遊禽,它們白天在溪流水面活動覓食,夜間飛到林間樹枝上休息,在雁鴨類中屬於比較特殊的一種。每到3-4月份繁殖期水岸邊高大柳樹和楊樹的天然樹洞就成為了鴛鴦們的最愛,每找到一個天然樹洞,它們都要反覆檢查樹的高度、樹洞的深度和內徑、洞口的朝向等因素,因為這可能關係到產卵繁殖的安全。而一個適合做巢的自然樹洞並不是這麼容易找到,人工巢箱便發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

人工巢箱是根據鴛鴦喜愛的天然樹洞尺寸而量身定製的25cm*30cm*55cm木質巢穴,懸掛在鄰近水邊的高大樹木上,4-12米不等的位置,箱底到洞口安裝了鐵絲網,方便小鴛鴦出巢時用小爪子抓住鐵絲網向上攀爬從而達到洞口。

樹洞裡還有更多的秘密……

北京越来越多野生鸳鸯来这儿“定居”!这些人工巢箱,有何作用?

為了更好地研究鴛鴦繁殖的習性,科研人員挑選了一些天然樹洞和人工巢箱,在這些樹洞內安裝了紅外線攝像頭,即便在光線很暗的條件下依然能夠看清楚洞內的情況。

北京動物園重點實驗室動物生態研究室主管崔多英博士介紹:“2009年為了加強對城市園林景觀中野生鴛鴦的保護和監測,北京動物園專門成立課題組,以‘北京地區野生鴛鴦繁殖生態學及保護策略研究’為題,專門對城市園林中的野生鴛鴦進行研究並加以保護。”

2017年“一種用於招引鴛鴦的人工巢箱”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

2019年鴛鴦的人工巢箱又有了新變化。

“今年我們計劃製作10-20個原木材質巢箱,一部分用於鴛鴦,一部分用於水禽湖各個島上野鴨的繁殖,原木更加接近自然,對高溫天氣的隔熱效果更佳。”北京動物園獸醫院臨床獸醫吳秀山介紹。

北京越来越多野生鸳鸯来这儿“定居”!这些人工巢箱,有何作用?

這種原木材質的巢箱取材均來自砍伐的原木,仿製成原始巢穴,採取固定高位懸掛的方式,每年繁殖季結束後不再收回,大大提高了鴛鴦的利用率。未來,人工巢箱將慢慢脫去“人工”的外衣,在製作、懸掛的過程將不斷融入自然巢箱的因素,仿造天然的美感,讓鴛鴦更好地繁殖。

北京越来越多野生鸳鸯来这儿“定居”!这些人工巢箱,有何作用?

此外,每年4月份,鴛鴦陸續進入產卵孵化的季節。鴛鴦的窩卵數一般在10-12枚,卵平鋪於洞底單層排列,雌性鴛鴦在孵化過程中會經常翻卵,以保證每枚卵都能感受到媽媽的體溫,受熱均有。每年繁殖季科研人員都會發現鴛鴦樹洞或人工巢箱裡會有30、40只卵,這種現象多為找不到合適巢箱的鴛鴦將卵產在了別人“家裡”。一旦出現這種“堆巢”的現象,卵的孵化成功率不過超過50%,為了讓鴛鴦幼崽更好的成活,人工孵化的作用必不可少。

人工孵化的要求很高,需要科研人員對卵進行測量、觀察發育情況,同時模擬雌性鴛鴦的孵化過程,人工翻卵。鴛鴦的孵化期一般為29-30天,每天需要翻卵四五十次。

記者:夏 暉

攝影:周宇傑

執行主編:周宇傑

主編:陳麗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