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曆史的天安門,建造者是誰?你恐怕不知道

天安門是建立在北京市的中心,而北京又是中國的政治中心,毫不過分的說,天安門也許不夠高大,也許不夠廣闊,但它的確是“中華第一門”。

600年曆史的天安門,建造者是誰?你恐怕不知道

天安門從明朝、清朝、民國一直到新中國,經歷了六百年風風雨雨,見證了太多的興衰榮辱,每個要去北京的人,都會到天安門去看一看,看看這個從小書裡看的、歌曲裡唱的天安門究竟是怎麼回事。可是,很少人能想到會考慮,天安門的建立者到底是誰?今天聽曉事給你好好講講。

北京第一次成為全國政權的首都,是在元朝,當時叫做元大都。大都建成時,分為宮城、皇城和大城三部分,後來明朝的紫禁城繼承了這一風格,依舊是分為裡外三層。

600年曆史的天安門,建造者是誰?你恐怕不知道

1417年,從北平府走出的藩王朱棣當了十五年皇帝,最終還是決定遷都北京,於是在北京建設大型宮殿。北京紫禁城的建設中,有從全國徵集了數百萬能工巧匠,其中總設計師青史留名,他就是江蘇省蘇州府吳縣香山人蒯祥。蒯是一個古老的姓氏,這個字應該讀“快”,千萬不要讀錯了。

可是一個問題出現了,當我們查閱蒯祥的履歷時,發現蒯祥生於1399年,在1417年時,僅僅是一個18歲的毛頭小夥子。雖然蒯祥出身世襲工匠之家,父親蒯富對他傾囊相授,蒯祥本人也技藝十分嫻熟,可是,把營建都城這樣大的工程交給一個18歲的小夥子,是不是太兒戲了呢?

600年曆史的天安門,建造者是誰?你恐怕不知道

在這個疑問下,故宮博物院古建築高級工程師於卓雲經過考證,提出一個顛覆性的觀點。他說,其實蒯祥只是被推在前面,蒯祥背後另有真正的設計師,這個人就是名不見經傳的蔡信楊青等人。

蔡信擅長木工,楊青擅長瓦工,兩人珠聯璧合建造了雄偉壯麗的故宮,而故宮的門面天安門,自然也是他們倆設計並且督造的。可是,這兩人畢竟年事已高,故宮建成不久就告老還鄉,而蒯祥,一方面繼承了蔡信和楊青的事業,一方面也從父親蒯富那裡得到了木匠世家的名號。故宮建成之後,永樂皇帝朱棣十分滿意,稱他為“蒯魯班”。

600年曆史的天安門,建造者是誰?你恐怕不知道

1421年完工的天安門,原名叫做承天門,這是因為它本來就是仿造南京城的承天門建造的。到明朝1456年,承天門遭雷擊起火被焚燬,還是蒯祥,主持了承天門的重建。承天門再次建造的時候,對承天門進行重新設計,才有了今日盛況。設計中,由原來的東西寬5間、南北進深3間,擴大為寬9間、進深5間,形制上由原來的牌坊式改建成宮殿式。

當初李自成滅明朝時,還在天安門上面射了一箭,作為明朝國家象徵承天門被焚燬。清朝建立後,順治皇帝在原址上重新建設承天門,並且更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如果承天門是明朝的國家象徵,那天安門就是清朝的國家象徵。

600年曆史的天安門,建造者是誰?你恐怕不知道

1900年,清朝末日途窮之際,還對11個列強宣戰,八國聯軍很快打到了北京城下。這是的天安門,作為清朝皇權的象徵,遭遇了八國聯軍的炮擊。不過,八國聯軍並沒有從天安門進入北京城,而是在北京當地百姓指引下,從廣渠門下水道魚貫而入,開始了這場北京人的浩劫。

新中國成立前夕,為了籌備開國大典,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得到大規模的修繕。後來的幾十年中,見證了無數個歷史場景。天安門早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