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劍翹復仇:一段昔年恩怨情仇,民國大軍閥喋血佛堂

1925年秋,當時的中國正值烽煙遍地,軍閥割據的時期,各方勢力你爭我奪,為了政治利益消耗著這片古老土地的生機。時年,奉系大軍閥張宗昌與直係軍閥孫傳芳,為了爭奪江蘇、安徽的地盤,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施劍翹復仇:一段昔年恩怨情仇,民國大軍閥喋血佛堂

張宗昌

在這場戰爭當中,張宗昌麾下將領施從濱兵敗被俘,因他數次拒絕與孫傳芳的合作,惱羞成怒的孫傳芳將其梟首示眾,暴屍三日。這在當代人看來十分殘暴的事情,在近代中國卻甚為尋常,孫傳芳很快便將之忘在腦後。只是孫傳芳萬萬沒有想到,隨手殺掉的一個敵方將領,竟然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施劍翹復仇:一段昔年恩怨情仇,民國大軍閥喋血佛堂

孫傳芳

施從濱死訊傳回家中,其女施谷蘭正當雙十年華,本應是一個無憂無慮的青蔥少女,卻被一封死訊改變了人生命運。年少的孤女立志為父報仇,“被俘犧牲無公理,暴屍懸首滅人情。痛親誰識兒心苦,誓報父仇不顧身。”誰料這一舉動卻並未得到家人的支持,施劍翹毅然與家人斷絕了關係,獨自走上了復仇之路。後又改名施劍翹,以此明志。

施劍翹復仇:一段昔年恩怨情仇,民國大軍閥喋血佛堂

施劍翹

1935年,已經結婚生子的施劍翹,在多方奔走無果後,將報仇的希望放在了自己的身上。為方便報仇,她解放了束縛三十多年的小腳,艱難訓練行走與槍法,打聽孫傳芳的樣貌特點,準備行古代俠客復仇之路——刺殺孫傳芳。

施劍翹復仇:一段昔年恩怨情仇,民國大軍閥喋血佛堂

新聞關於施劍翹復仇事件的記載

此時的孫傳芳,在國民大革命浪潮的衝擊下,北伐一戰下野失勢,藏身於天津租界生活。多年征戰,讓他的心中充滿著複雜的情緒。為了化解心中執念,孫傳芳尋佛問道,常去佛寺聽經,以求獲得心中安寧。

為報父仇,施劍翹暗中打探,輾轉化名,潛入了孫傳芳經常聽經的寺廟——天津居士林。在這之前,她已經安頓好了自己的兩個孩子,託付給自己的弟弟。1935年11月13日,又是一個講經的日子,孫傳芳如約而至,端坐在佛堂中央。

提前潛入的施劍翹原本在靠近火爐的後排座位,離中央的孫傳芳距離較遠。於是,施劍翹假稱背後爐火太熱,想要換到前排位置。不明就裡的看堂人同意後,施劍翹快步來到孫傳芳身後坐下,待到講經開始,默默拔出懷裡的手槍,對準孫傳芳的後腦,射出了第一發富含著仇恨的子彈,緊接著又朝他的太陽穴和腰部各射了一槍,一代梟雄孫傳芳轟然倒地。

事發當天18時,《新天津報》發出號外,報道了“施從濱有女復仇,孫傳芳佛堂斃命”的特大新聞。次日,天津、北平、上海等各報都以頭號標題刊載了這一消息,全國轟動。一時之間,民國第一女刺客的名聲不脛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