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水電站與中國關係

建設緬甸系列--在緬甸修水電站,要注意哪些?


建設緬甸系列--在緬甸修水電站,要注意哪些?

在東南亞,緬甸是面積較為遼闊的國家,實際面積(67.65萬平方公里)遠遠大於臨近的中國雲南省(約39萬),也大於鄰國泰國(約51萬)。另外,緬甸的山川地貌類型最為豐富,從緬甸極北部的開加博峰(海拔5881米),到緬甸南部的大平原,落差近6000米,這樣的地形落差,造就了數條蘊藏豐富水能的大江大河,比如緬甸最著名的伊洛瓦底江(東源恩梅開江和西源邁立開江),全長2714公里,緬甸還有薩爾溫江等河流,但水能資源開發利用較少,緬甸作為東南亞欠發達地區,近年來實現了較平穩的經濟增長,最近兩年的GDP增長達到7%,社會用電量逐年增加,近年來大力倡導的中緬經濟走廊各類產業園區也需要穩定電力保證生產,儘管目前緬甸水電站領域還存在個別爭議,但從長遠來講,緬甸水電領域仍然大有可為。

緬甸水電站與中國關係

瑞麗江一級水電站(資料圖)

2000年以前,緬甸整體局勢動盪不安,進入新世紀以來,緬甸各邦開始逐步重視水能資源的開發,各類型水電站的建設也隨之提上議程。比如,位於緬甸南坎的瑞麗江一級、二級和三級電站(規劃),為緬甸和中國雲南輸送了持續的電力,並保持了較高的收益和回報。緬甸瑞麗江一級水電站是我國首個對外投資水電BOT項目,該項目以“BOT”(建設—經營—移交)方式運作。另外,位於緬甸克欽邦的太平江一級水電站,由中國大唐集團投資,距離中國盈江縣城90km,年均發電10.7億度。

那麼,在緬甸修建水電站,需要注意哪些重要事項呢?

首先,應當充分做好項目前期考察和調研。水電站涉及的領域眾多,牽扯麵廣,應當組建得力的前期隊伍,配置優秀的測量、商務、地質和概算人員,配備先進的測量和勘測器材,做好前期預可研/可研階段的資料收集和儲備、建檔。由於緬甸屬於熱帶北緣氣候和山地氣候,山區當中早晚溫差大,除了上述技術和商務人員以外,還應當配備醫務人員和翻譯人員,備齊熱帶常用、必備藥品,並做好應急通訊的準備,如衛星電話等設備。

其次,像其他工程一樣,水電站也需要額外注意當地社會與社區工作。水電站由於涉及一定的庫區淹沒,所要進行的排查工作就會更為細緻和繁雜。淹沒區域可能包括林地、耕地、生產用地和民房,緬甸一些山區的村落都是當地民眾繁衍生息的世居之地,應當謹慎、穩妥的推進社會調查工作,能不搬遷的儘量不搬遷,能就近搬遷的,不能捨近求遠,但對於確實受到較大地質影響的村落,在徵詢整體意見後,可考慮分批逐步搬遷,但在搬遷之前應當全面建成新村,配齊相關設施。在社會調查期間就應當對未來水電站的預期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介紹,使當地居民逐漸瞭解水電站的重要性及其優勢。

在不涉及搬遷的情況下,也要儘量發揮水電站建設帶來的社會效益,併為當地居民因地制宜地修建或改擴建涉及當地基礎民生的設施,比如緬甸山區較為缺乏的永久性中小學校和鄉鎮衛生院,這些設施和機構應當在電站開工之初就率先建好,讓緬甸基層民眾除了能夠享受價格低廉、供應穩定的電力以外,還能夠獲得社區品質的提高,減少基層民眾因為山川地貌人為改變形成的暫時性牴觸情緒。

在勘察階段,要對緬甸當地風俗習慣,特別應對涉及宗教信仰的圖騰、飾物和設施加以記錄、描述和統計,以便納入電站規劃當中,在施工階段加以額外關注,注意區分信仰佛教和基督教的不同少數民族,尊重他們的傳統節日、宗教儀式和生活方式,這樣才能逐步使水電站工程融入當地社區,成為當地民眾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

緬甸水電站與中國關係

東南亞最高峰-開加博峰(資料圖)

再次,除技術工人外,水電站工程應當盡最大可能使用周邊勞動力,特別是在普工當中的比例。一座中型電站,施工高峰期普通工人的數量可達到2000人,水電站建設週期一般在4-5年,周邊的民眾能夠充分享受電站建設帶來的就業紅利。

在水電站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期間。水電站建設方應當注意為緬甸,特別是為所在地區培訓技術人員、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吸納緬甸各族優秀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畢業生,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就業環境和晉升平臺。擁有龐大施工隊伍的電站管理,要注意遵守緬甸勞動法和項目周邊的勞動慣例,注意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為他們提供符合國際和緬甸本地標準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遵守緬甸法律當中有關工會等方面的規定,與勞工組織進行定期聯繫,傾聽他們的合理建議和意見,從而得以改善自身勞工管理。

另外,在緬甸進行水電開發,要格外重視安全、生態和環境保護。

無論是信仰佛教的民族還是信仰基督教的民族,對世代居住的山川都有較為濃厚的感情,甚至敬畏之情,看似不起眼的一草一木,對於世代居住於此的當地民眾,都可能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而且緬甸擁有一定數量的環保方面的NGO組織,他們對於水電開發常常持有不同的觀點。水電建設單位要懷著同樣的敬畏之心,在保持施工方面的高標準嚴要求以外,環保方面要下大力氣、大工夫。施工過程中的廢渣和廢料應當妥善處理,甚至應用先進技術變廢為寶,進行再循環、再利用。

緬甸水電站與中國關係

山高谷深、水能資源豐富的怒江-薩爾溫江(資料圖)

應當聘請較為專業的環保專家,組成專門的環保監督團隊,做好內部環保監督和把控,把環保理念和環保措施貫徹到每個管理和施工環節當中。由於修建大壩,一定程度上人為地改變了山川地貌形態,且對所在江河產生影響,特別是水生生物、魚類、水生哺乳動物(伊江江豚)產生影響。對於江河干流上的大壩,要組織緬甸魚類生物專家小組,在大壩勘探與設計時期就對相關魚類和水生生物,特別是洄游魚類進行規律性研究,將研究成果納入電站前期環保報告當中,在施工期間增加魚道等輔助措施。

除上述以外,水電站建設和運營期間,應當重視採購當地優質材料,增加當地供應商比例,促進和帶動當地相關經濟產業鏈條的發展和壯大。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水電站建設方還可以自行籌辦水泥廠等附屬企業,並在可操作的前提下與緬甸當地企業進行合資、合營。這樣不僅可以滿足電站建設需要,還可以供給當地市場,與緬甸合作方共享電站紅利。

在水電站勘察、設計、建設和運營期間,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與當地有實力分包商進行合作,將不擅長的領域交給值得信賴的當地分包商,既能減少相關風險,又能為當地企業增加參與電站建設的機會,增加電站本地化成分。

緬甸水電站與中國關係

伊洛瓦底江豚(資料圖)

最後,對於同一水電站項目,應當考慮多個比對方案,供各方參考。在大壩選址上,應當儘量避開對河流整體影響較大的幹流,儘量選在支流上修建大壩,並以低壩為優,儘量開發中小型水電樞紐工程。對於大型水電樞紐工程,要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徵詢各方意見和建議,包括緬甸中央和地方各層級政府和民眾的觀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決不能貿然開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