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礦難背後的資本江湖,潛行的“中植系”、“新湖系”露出水面

作者|鹿凱 段琳玉

來源|野馬財經

2019年2月23日,興業礦業(000426.SZ)旗下全資子公司銀漫礦業發生礦難。根據興業礦業2月26日午間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22人死亡,28名受傷人員正在接受救治。

不僅如此,根據2月26日銀漫礦業收到的地方政府應急管理部門通知,興業礦業全資子公司融冠礦業、錫林礦業,以及乾金達礦業都應停工停產停建。

乾金達礦業目前處於在建階段未投產,而融冠礦業、錫林礦業在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佔比分別為35.79%、10.60%,二者上述累積營收約為8.28億元。此次停工停產停建無異於雪上加霜。

內蒙古赤峰首富、興業礦業老闆吉興業的銀山一夜之間變成了黑天鵝。此次礦難將對興業礦業現金流和經營性利潤產生不利影響,只是暫時還無法準確預計。

由於事涉人命關天,自然也在資本市場產生不小的影響。2月26日早間開盤興業礦業股價依然低開低走,坑了眾多股民。

此外,此次礦難也可能導致吉首富完成業績承諾無望,還會坑了興業礦業背後的“中植系”“新湖系”等資本大佬。

又見礦難和地方大佬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是人們對內蒙古的固有認知。近些年,因其豐富的礦藏締造了一批因礦而興的城市,也出現了一批“家裡有礦”的富豪。

赤峰就是其中“因礦而興”的佼佼者,吉興業則是其中因“家裡有礦”的富豪。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剛好60歲的吉興業被人稱為“赤峰首富”。

2019年2月23日發生礦難的銀漫礦業是興業礦業(000426.SZ)全資子公司。吉興業正是興業礦業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

銀漫礦業2005年成立於錫林郭勒盟,許可經營項目為鋅、鉛、銀、銅、錫採礦、選礦及銷售,經過多年發展現生產規模達165萬噸/年。

在被正式裝入上市公司成為興業礦業全資子公司之前,銀漫礦業實際由吉興業家族實際控制,基本上是吉氏家族私人產業。2016年,興業礦業正式將銀漫礦業收購,雙方還簽訂了業績對賭協議。

據說吉興業為人低調,之前外界除了他的“赤峰首富”稱號之外,其它知之甚少。直到興業集團謀求上市時,關於吉興業的信息才漸漸豐富。吉興業發家於銀鋅礦和鉛鋅礦,隨著逐漸壯大收購了內蒙和河南的一些礦場,2001年創立了興業集團的前身興業礦業公司。2008吉興業坐實了赤峰首富的寶座,當年福布斯發佈的中國富豪榜,吉興業家族排名252位。


內蒙礦難背後的資本江湖,潛行的“中植系”、“新湖系”露出水面


2010年,因屢次資產重組不順的富龍熱電看到了希望,同屬赤峰的礦業巨頭興業集團正在謀求登錄資本市場。雙方一拍即合,興業集團借殼富龍熱電實現了上市。

近期,有色金屬板塊一路上漲,同時受白銀價格上漲預期,正當股民熱切期盼著相關股票也能有所表現的時候,興業礦業爆出了礦難黑天鵝事件。

興業礦業的股吧也炸了鍋,“踩雷”、“跌停”、“退市”不絕於耳。然而,踩雷的何止股民,一些基金、券商、私募也赫然在列。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截至2月21日興業礦業(000426.SZ)擁有總股東數為4.41萬,較上期還有3.47%的上漲。而機構方面北信瑞豐基金、上海中匯金瑞的私募基金等赫然在列。


內蒙礦難背後的資本江湖,潛行的“中植系”、“新湖系”露出水面


正在人們熱議這個是不是會成為2018年的長生生物的時候,一些券商因之前出具的研報而顯得尷尬。

包括華泰、西南、民生證券等主流券商曾紛紛給予興業礦業增持、買入等建議。這次突發事件也給這些券商一個措手不及。真是應了那句網絡流行語:我反手就給你點了個贊。


內蒙礦難背後的資本江湖,潛行的“中植系”、“新湖系”露出水面


業績對賭恐又遭礦難狙擊

銀漫礦業擁有豐富的礦藏。根據2016年一份評估報告顯示,銀漫礦業礦石核定儲量6360.22萬噸;開採礦種包括鋅礦、鉛、銀、銅、錫;有效開採期限為13年。

根據2019年1月31日興業礦業發佈的2018年度業績預告來看,淨利同比增長6.2%-32.75%,增長主要受益於子公司銀漫礦業2500噸/日銅錫系列技改工程完成且已達到設計要求,銀、銅、錫金屬產銷量同比增加。

有報道甚至聲稱銀漫礦業擁有中國最大的單體銀礦,就此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致電礦業協會相關人士,對方承諾諮詢相關專家後會第一時間給予答覆。


內蒙礦難背後的資本江湖,潛行的“中植系”、“新湖系”露出水面



銀漫礦業的盈利能力也不容小視。2018年前三季度,銀漫礦業實現營業收入佔興業礦業營業收入總額的51.85%,實現淨利潤佔公司淨利潤總額的70.12%。

2016年興業礦業(000426.SZ)以24億元購得銀漫礦業,而被上市公司看重的正是它的盈利能力。吉興業家族作為銀漫礦業被收購之前的持有人,曾承諾三年盈利13億。

如果不出現此次礦難,根據已公佈的數據來看,銀漫礦業很大程度上能超額兌現承諾。只是,過往不容假設。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這已經不是銀漫礦業第一次出現安全責任事故。在興業礦業收購過程中因安全問題甚至一度叫停。興業礦業之前收購的唐河時代因安全事故也曾遭到處罰,並且對業績承諾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

2018年4月28日,興業礦業(000426.SZ)發佈公告稱興業集團已就唐河時代履行了業績補償協議,補償金額為7924.68萬元。

關於唐河時代是否復產,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致電唐河縣政務服務中心,對方稱不太清楚,一切以政府公示為準。查詢興業礦業公告,並未發現關於唐河時代復產的公告。唐河時代安全事故造成多大的損害還未知。

對於此次銀漫礦難事件,同樣如此。2019年2月25日,興業礦業在公告中也明確指出“如銀漫礦業長期無法正常生產,將會對公司未來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興業集團的官網上赫然寫著公司安全理念:安全等於365天,365天減1等於0。只是,在接連發生安全事故後不知道當家人吉興業作何感想。

中植系、新湖系被牽連

這一次礦難影響的不僅是吉興業及旗下企業,竟然也會出人意料地影響到背後更大的資本系族——中植系、新湖系。

在2011年底2012年初通過借殼富龍熱電實現上市之後,恰巧有色金屬行業處於低谷,興業礦業現金流吃緊。於是,2013年興業礦業完成一筆10億元定增,西北礦業參與定增並一舉成為興業礦業第二大股東。

根據最新的股權結構顯示,西北礦業持有9.59%,仍是興業礦業第二大股東。


內蒙礦難背後的資本江湖,潛行的“中植系”、“新湖系”露出水面



西北礦業,正是中植系旗下礦產板塊核心公司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6月,中融信託先後多次成立信託計劃募集資金為“中植系”所用,最終佔股65%成為西北礦業第一大股東。值得一提的是,“中植系”的朋友圈成員之一新湖中寶(600208.SH)則以7.5億元買入其餘股權。

自1997年開始,中植集團依靠兼併、收購不良資產,在造紙、房地產開發,產業投資、礦業投資等諸多領域都有所涉獵,還與眾多地方合作開展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2002年,隨著入主中融信託,“中植系”逐漸進入金融領域,完成了由實業到金控帝國的轉變。此外,“中植系”在資本市場也收穫頗豐。數年間,龐大而又神秘的“中植系”已經“枝繁葉茂”。

內蒙礦難背後的資本江湖,潛行的“中植系”、“新湖系”露出水面

內蒙礦難背後的資本江湖,潛行的“中植系”、“新湖系”露出水面

內蒙礦難背後的資本江湖,潛行的“中植系”、“新湖系”露出水面

中植系實業、金融、資本市場佈局(上下滑動看多張圖片)

說起“新湖系”,很多人也不陌生,參股多家A股上市公司。新湖集團原本以地產發家,黃偉依託手中的金融資產不斷向地產輸血。相繼控股新湖創業(已與新湖中寶合併)、新湖中寶及哈高科,形成了聞名資本市場的“新湖系”。

近10年來,新湖系實施了一輪又一輪併購擴張,大手筆不斷。如2009年,新湖中寶斥資3.52億元入股大智慧獲得11%股權,投資1.35億元獲得浙江新蘭德置業49%股權,2012年耗資7.5億元攬下西北礦業34.40%股權。

然而,“新湖系”實際控制人黃偉卻帶有幾分神秘。外界更多的是習慣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看到他的財富數字。2018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單上,黃偉、李萍夫婦以117億元的個人財富,位列第166位。

“二股東”中植系曾因礦而興

吉興業家族與“中植系”有多次合作。如上文所述,“中植系”“新湖系”通過西北礦業就與吉興業家族實現了親密合作。

西北礦業65.6%的股權被江陰長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擁有,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該公司的實際控制公司正是“中植系”公司。

西北礦業為興業礦業的二股東,而成為上市公司“二股東”正是“中植系”最為人熟悉的標籤,或許也是它賴以做大的秘訣。

回看近年比較典型的“操作”例子——中南重工。2015年1月23日,中南重工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作價10億元向包括中植資本在內的企業及多名原股東收購大唐輝煌100%股權,並向常州京控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1.74億元配套資金。

而中植資本2013年7月通過認購大唐輝煌的增發股份,持股大唐輝煌25%的股份。加之此後中植資本受讓中南重工大股東的1751.55萬股持股,中植資本耗資3.4億元,在三年後出讓股權給中融鼎新的總價19.1億元。中植資本的投資收益頗為豐厚。

看似低調,實際上在資本運作中“中植系”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其嫻熟的操作手法同樣用在了運作許多礦業上市公司。參與興業礦業定增也被視為“中植系”模式的典型案例。

可查資料顯示,“中植系”迄今為止的巨量資產版圖中,包括A、H股在內,持股的上市公司共計超過30家,並佈局了期貨、基金、保險,以及數十家租賃、典當、小貸、PE、財富管理等類金融企業。

天眼查顯示,解直錕通過五層架構控股西北礦業。西北礦業目前旗下擁有六家礦業公司,採礦證多達數十個。

如果說“中植系”入主西北礦業只是其資本運作模式的普通手法,那麼與之方式類似的礦業資產和金融牌照的資產證券化,則幫助“中植系”實現超常規擴張。你認為此次銀漫礦難是否會影響到“中植系”對礦業的投資態度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