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南去人北望——他的豪賭葬送了大宋百年武運

五分鐘簡述趙光義生前身後事

人們常常說,宋朝文華風流,但是沒有過硬的武勳,常年受制於外敵入侵。

然而在北宋建立的初期,宋朝大軍可謂是馬蹄踏過,所向披靡。

直到那場賭上了北宋國運的豪賭發生,即雍熙北伐。和他的締造者,那位賭徒,趙光義。

少年得志顯大才,輔佐兄長登大寶

身為趙家的二兒子,趙匡義很好的做到了二兒子應該做的事情。

少年時,父親趙弘殷和哥哥趙匡胤外出作戰,他則在家中跟隨母親杜氏打理著家中的事務。而在趙匡胤崛起以後,就開始輔佐兄長。

陳橋兵變的那一年,趙匡義二十歲,他親眼見證了哥哥從一介武夫,轉身之間登臨九五之尊的過程。有文獻記載,陳橋兵變的時候,匡義也在軍中,還是他提醒趙匡胤不要傷害汴梁的百姓的。

當然,此時他也得到了新的名字。為了避諱哥哥,他改名叫做趙光義。同時他的官位也進一步提升為殿前都虞候。

隨著兄長的帝國不斷的擴大,荊湖,後蜀,南漢,南唐,相繼併入版圖。趙光義的地位和影響也不斷增加,直到有一天,趙匡胤發現弟弟已經威脅到自己了。

最為耐人尋味的一段對話,發生在趙匡胤西巡洛陽的時候,他提出了遷都的意願。百官相勸都沒有用,但是光義的一句話卻讓趙匡胤打消了念頭。“哥哥,國家的安穩在德不在險,小心朝野震動呀。”(上曰“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之故事以安天下也。”晉王又言“在德不在險。”上不答。《邵氏見聞錄》

聽說後來趙匡胤泣不成聲的跪在父親的陵前痛苦,他哭的是父親,也是自己的無奈。光義的這句話包含了多重含義。

但是最直接的一條威脅是,我趙光義的勢力在京城已經盤根錯節,你遷都是想奪取我的權利,小心我讓你朝野震動。

斧聲燭影登九五,壯年天子展現宏圖

趙匡胤還想做後一博,他希望攻克北漢,收復燕雲,這樣他的功業就能與秦皇漢武相提並論,在氣勢上就徹底壓垮了光義,讓他沒有篡取自己孩子位置的膽量。

相關鏈接:遠去英雄不自由——簡述北宋戰神趙匡胤的軍事成就

然而事與願違,在軍隊先行開拔的幾天後的一個夜裡,皇宮裡發生了這樣一幕。宮人們看著房間裡,一個人追著另一個人的影子,燈火搖曳下,模模糊糊。

隨後趙光義倉皇逃出,而趙匡胤則駐著斧子站在門外,說道“好做,好做。”(“但搖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聲謂晉王曰‘好為之,好為之’。”《宋史紀事本末》)


馬蹄南去人北望——他的豪賭葬送了大宋百年武運


於是當晚,宋太祖就轟然仙逝。隨後光義在大行皇帝陵前繼位。

趙匡胤到底是怎麼死的,已經是千古懸案。

這種宮圍秘史,大概就只有當事人知道了。不過後來趙光義改名趙炅。而遼國的史書中只有四個字“趙炅自立”。(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自立《遼史》)

我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趙光義開始了他的豪賭,賭上了柴榮、趙匡胤積攢了數十年的力量,來完成他胸中的鴻鵠大志。

攻克太原圖燕雲,太宗意欲定天下

太原“控帶山河,據天下之肩背,為河東之根本。”李淵,李存勖等人都是依據太原而成千秋功業的。


馬蹄南去人北望——他的豪賭葬送了大宋百年武運


北漢劉氏在這裡已經頑強的抵抗了數十年,從柴榮到趙匡胤,幾次進攻都無功而返,然而這一次,趙光義要一舉平定太原。

都說北漢是契丹人的親兒子,只要打北漢契丹人就一定會援助。所以趙光義先派遣郭進抵擋住了契丹人的進攻。

太原城還是那個太原城,但是經歷了之前柴趙幾十年不斷的攻擊,現在早就是強弩之末了。此時趙光義舉全國之力,猛攻太原,終於迫使城內君臣出城納降。

至此,光復唐朝疆域,就只剩下燕雲了。

說是十六州,實際上當年柴榮已經奪下了三州。而此時對於趙光義來說,統一天下,就在今朝。


馬蹄南去人北望——他的豪賭葬送了大宋百年武運


於是,在攻克北漢以後,宋太宗立刻馬不停蹄的進攻了遼國。起初局勢對於宋軍來說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遼國漢人軍隊先後投降,宋軍圍城燕京長達三十日,趙光義更是親自督戰。(帝乘輦督攻城《宋史 本紀四》)

直到遼國的南院大王耶律休哥到來,宋遼在高粱河展開了決戰。在耶律休哥,耶律斜軫和耶律沙的配合之下,宋軍開始潰敗。

而最為沉重的打擊則是,趙光義中了兩箭。人們不知道他是在進攻的時候中的箭,還是逃跑的時候。

只是中箭的部位是屁股。更為恐怖的是,他們的皇帝逃跑了。

於是宋軍徹底潰敗,趙光義第一次進攻燕雲至此失敗。這也激發起了他心中更大的怒火。在逃跑的過程中,一位前朝降將,楊業救了他,這就是後話了。


馬蹄南去人北望——他的豪賭葬送了大宋百年武運

雍熙一敗千古恨,功過是非定棺論

這些年遼國流年不利,先是進攻宋朝同樣無功而返,後來他們的皇帝耶律賢一病不起,享年三十五歲。

隨後,十二歲的小皇帝耶律隆緒登基。太后蕭燕燕垂簾聽政,寵幸韓德讓,將軍政大事都交到了這個漢人的手上。

此時的遼國可謂是主少國疑,趙光義絕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尤其是在這幾年宋朝國內逐漸穩定的情況下,他要一雪高粱河之恥。

於是乎,雍熙三年春天,宋朝再度出擊。以曹彬向雄州,霸州方向;潘美,楊業出雁門;田重進出飛狐向定州。三路大軍攻擊了總攻契丹。

原定計劃,三路大軍各自為戰,最後在幽州城下回合。而初期各軍也是勢如破竹,兵鋒勢頭不可阻擋。

不了遼軍大將耶律休哥斷了宋朝曹彬一路的糧道,數十萬大軍口糧不足,只得撤退。但是這時候的潘美卻還在高歌猛進,因為信息通訊不夠發達,導致潘美所部陷入了敵人的匆匆包圍之中。(五月庚午,至岐溝關北,敵追及之,我師大敗《續資治通鑑長編》

就在此時,潘美的軍中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楊業於陳家谷被俘事件。

相關鏈接:三姓忠奴楊無敵---楊業與潘美的生前身後事

雍熙北伐的失敗,不僅僅是趙光義一個人的失敗。更為大宋國運蒙上了一層陰影。

首先,柴榮和趙匡胤積攢了數十年的兵馬錢糧在兩次北伐中被消耗殆盡,宋朝國庫異常空虛,而再緩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是數十年之後了。

第二,趙光義在武將中的地位迅速下降,為了能夠剋制武將,趙光義不得不以文抑武,而此後數百年的武功羸弱,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打下來的基礎。

至道三年,在位二十一年的趙光義與世長辭,廟號太宗。他的豪賭,如果贏了,便能成為如同李世民一樣的千古一帝;成為繼楊堅之後,又一位結束亂世的大英雄。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