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人情冷暖的变化,富贵之间表现的更鲜明;而妒恨富贵多炎凉心,在骨肉至亲之间表现的更厉害。如不能冷静应付这种人情上的变化,压抑自己的情绪,那就会陷于坐愁城之中的烦恼状态。

菜根谭: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

赏析:

在历史上因妒恨而导致的骨肉相残还少吗?七步诗的故事读来真让人心酸啦。请听: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谢灵运曾这样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是说,天下的才能如果是一担(石),曹植一个就占了八斗。我在想呀,曹植所占的哪里是八斗才呀?分明是千古恨啦!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而把长子曹丕晾在一边,我们的这位大阿哥早就咬牙切齿了,恨不能一口吞了这位隐性接班人。

菜根谭: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

曹操死后,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因为曹植和曹熊(第四儿子)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曹丕便以此为借口追问他们俩,欲借机除之而后快。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

曹丕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曹植就念了这首七步诗。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人民耻笑,于是放了曹植。放是放了,但曹植处处受到限制,经常遭到打击。曹叡子承父业之后,对这位皇叔防范更严,限制更多。

纵观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的少的可怜。春秋时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秦朝的扶苏与胡亥,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菜根谭: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

帝王之家如此,富贵之家呢?平民之家呢?农村有句俗话,叫做“大家分穷了,小家拼穷了。”那意思是“秃子头上的子——明摆着”的嘛! 巴金先生笔下《家》《春》《秋》三部曲里的众生相,《红楼梦》中的贾环对宝玉,王熙凤的受贿,老祖宗的贴己都说明了什么?

至于普通百姓,兄弟姊妹在未成家立业之前,基本上都是你有我有大家有,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那可是真正的同枝连理,意气相投啊!一旦娶妻生子,嫁人成家就天翻地覆啰。尤其是兄弟之间,那更是“分家三年,大门都不关”。为什么?卯足了劲儿,你比我富,我非比你贵!而且老死不相往来的还大有人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