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俄羅斯,還有多少個海外軍事基地?

作為與北約對抗的華約組織“帶頭大哥”,蘇聯曾在全球、特別是東歐地區建立為數不少的軍事基地。然而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俄羅斯的經濟-軍事實力和國際地位一落千丈,除被迫從反目的前華約成員國撤軍,在其他地區的軍事存在也大大削減。近年由於元氣得到一定恢復,加之西方國家步步進逼,出於制衡美國軍事威脅的需要,俄羅斯開始逐步加強在海外的軍事存在。目前俄羅斯在9個國家(地區)設有軍事基地。

1. 阿布哈茲:第7軍事基地

1992-1994年格魯吉亞與阿布哈茲衝突期間,俄曾在阿布哈茲古達烏塔的“邦博烏拉”空軍基地部署裝備蘇-27戰機的第171殲擊航空團,主要擔負維和任務。


2010年2月17日,俄與阿簽署在其領土上建立第7聯合軍事基地的協議。該基地總兵力4000人,司令部設在蘇呼米。基地主要包括:以前的維和設施、“邦博烏拉”軍用機場、“奧恰姆奇拉”靶場和港口、科多爾斯克峽谷和因古裡水電站附近的俄阿聯合軍事警備區。此外,還有設在阿布哈茲各地的軍事行政以及醫療設施。

2. 亞美尼亞:第102軍事基地

基地位於久姆裡,兵力達5000人,配備有S-300防空系統和米格-29殲擊機。2006-2007年,俄軍外高加索集群司令部由格魯吉亞遷至該基地。

這個基地建於1995年,主要擔負獨聯體國家聯合防空戰備值班任務,相關協議期限為49年,即至2044年到期。

3. 白俄羅斯:“伏爾加”雷達站及海軍第43通訊樞紐

“伏爾加”雷達站位於甘採維奇,於2003年10月1日投入戰備值班,是俄導彈攻擊預警系統的一部分,用於監測、預警來自西北方向的洲際彈道導彈威脅。根據1995年1月6日簽署的協議,“伏爾加”雷達站所佔所有不動產和地面設施都轉交俄方使用,期限為25年(即到2020年止)。

建於1964年、佔地650公頃的第43海軍通訊樞紐(RJH69“安泰”雷達站)位於維列伊卡,主要任務是保障俄海軍參謀部與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部分海域執行戰略任務的核潛艇之間的超長波段信號傳輸,同時也擔負無線電偵察、電子戰任務,併為俄羅斯空天軍等其他軍兵種提供相應的通訊保障。

在該基地服役的俄海軍官兵達350人。同樣根據1995年1月6日簽署的協議,俄有權無償使用該基地25年(至2020年止)。

4. 哈薩克斯坦:

俄羅斯在這個中亞國家的軍事設施包括:薩雷-沙甘國家武器試驗場、普里奧澤爾斯克無線電技術樞紐、戰略導彈部隊第20獨立測量站(位於新卡贊卡)、第171航空代表處(薩雷-阿爾卡機場)等。

2006年4月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達成協議,對1995年簽署的有關俄駐哈軍事設施使用程序的文件進行修改和補充,第929國家飛行試驗中心(5個靶場)的租金從2005年開始由18.14億增至44.54億美元,第4國家武器試驗場租金從2005年起由6.82億增至10.22億美元。

5. 吉爾吉斯斯坦:

俄羅斯2012年與吉爾吉斯簽署了在該國建立俄羅斯聯合軍事基地的協議。該基地包括:坎特空軍基地、第954反潛武器試驗海軍基地、第338“幻景”通訊樞紐(保障俄海軍參謀部與處於戰備值班狀態的潛艇之間的超長波通訊)、為戰略導彈部隊提供支持的地震觀測站。


6.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宣佈從摩爾多瓦獨立)

俄在“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的駐軍包括2個執行維和任務的獨立摩步營、1個警衛與後勤營、1個直升機中隊和幾支保障部隊,總兵力1000人。俄雖承認摩爾多瓦的主權與領土完整,但雙方並未就軍事基地事宜簽署協議。

此外,俄羅斯還在當地擁有一個蘇聯遺留下來的科爾巴斯納軍火庫,這裡曾是蘇軍在歐洲的最大軍火倉庫,儲備的各種炮彈、火箭彈、航空炸彈、手榴彈、迫擊炮彈據說多達2萬噸。

7. 敘利亞:塔爾圖斯海軍基地(第720物資與技術保障站)、霍梅米姆空軍基地。此外,從2013年9月起,俄海軍作戰編隊還在敘利亞海岸常駐。

8. 塔吉克斯坦:第201軍事基地和“努列克”軍用光電跟蹤站。

第201軍事基地建於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其基礎是第201加特欽摩步師。該基地所屬部隊部署在塔吉克斯坦的3個城市(共8個小城),此外還有3個靶場(里亞烏爾、莫米拉克、桑布利),總兵力將近7500人。“努列克”軍用光電跟蹤站於2002年7月18日投入戰備值班,隸屬於俄羅斯空天軍,用於發現和識別高度達4萬公里的太空目標。根據2005年4月簽署的文件,跟蹤站成為俄羅斯財產,作為交換,俄羅斯在5年內向塔吉克投資20億美元債務;跟蹤站所在的土地由租借形式供俄羅斯使用,租期49年。

9. 南奧塞梯:第4軍事基地

這個從2009年開始部屬的軍事基地總部設在茨欣瓦利,兵力為4000人,主要駐紮地點包括:茨欣瓦利維和營地、扎爾採姆靶場、賈瓦軍營與空軍基地、位於茨欣瓦利以北4公里的軍營、庫爾塔聯合基地機場。

此外,俄羅斯還計劃在以下3國建立軍事基地:

1. 埃及:

2016年10月俄羅斯與埃及就租用原蘇軍駐埃及城市西迪·巴拉尼軍事基地一事舉行談判。俄羅斯希望建立一個空軍基地,埃及為解決符合本方利益的最重要地緣政治問題而決定同意這一請求。根據目前階段達成的協議,俄羅斯將通過海路將裝備運輸至埃及,此外俄軍也將在該基地常駐,但人數在最初階段不會太多。

2. 越南

金蘭灣基地曾是蘇聯最重要的海外軍事基地之一。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決定不再繼續租用,並於2002年5月完全撤出金蘭灣。

但是到了2013年11月12日,普京與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簽訂了關於在金蘭灣建立潛艇維修與保養共同基地的協議。2013年11月12日,俄越兩國最高領導人簽署協議,決定在金蘭灣建立一個潛艇維修聯合基地;2014年11月25日,雙方就簡化俄海軍艦艇使用金蘭灣港口程序達成協議;從2014年春天起,金蘭灣機場首次被用於維護俄遠程航空兵伊爾-78空中加油機。

越南外交部在2016年10月12日聲明“我們不會加針對第三國的軍事同盟”,同時補充強調越南不允許在本國境內建立任何外國軍事基地。

3. 古巴

俄羅斯曾在蘇聯解體後繼續租用位於哈瓦那南部郊區、距離美國邊境僅250公里的盧爾德斯無線電偵測中心。蘇聯時期該中心的使用屬於免費性質,從1993年起俄羅斯則需每年支付1.6億美元的租金,從1996年起租金漲到了每年2億美元。此外,每年用於工作人員的各項費用也高達1億美元,俄羅斯為節省開支不得不將工作人員數量從3000人減至1500人,並在2001年不再繼續租用該中心。

但是隨著財政形勢的好轉以及國際形勢需要,俄羅斯開始考慮重返拉美地區問題,並與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等國討論建立軍事基地問題。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維克托·邦達列夫曾經表示:“在美國敵意不斷的加強的背景下,在古巴部署軍事基地符合俄羅斯國家安全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