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有人離婚,有人退出家族群了


過完年,有人離婚,有人退出家族群了


你這個年過得好嗎?

文 / 涼爽

中國離婚率已經持續8年上升;2018上半年平均每天有1萬對夫妻離婚;越是大城市離婚率越高,北上深廣位列中國離婚率最高的四大城市;其中,北京以39%的“結離比”高居第一。

春節,是婚姻的“照妖鏡”。


過完年,有人離婚,有人退出家族群了


過完年,有人離婚,有人退出家族群了


大過年的,有什麼好吵的?

包括婆媳問題、育兒衝突、去哪裡過年、去哪個餐館吃飯等小問題的爭辯等。

春節過後是離婚的高峰期。相關數據顯示,春節後辦理離婚數是平時的兩倍左右。離婚還是小事,最不幸的是遭遇各種慘案。例如春節前後就是家庭親屬矛盾爆發最嚴重的時刻,所以總會有各種滅門慘案。

來看一組新聞:

2月1日來賓象州男子因感情問題持刀殺人,造成5人死亡;2月5日凌晨,陝西省隴縣河北鎮東坡村三組故意放火殺害父兄,屋內7人死亡,;2月8日(正月初四)晚陝西旬邑縣職田鎮馬家堡村一男子因婚姻矛盾酒後持械行兇,將其妻等4人殺害;2月8日因懷疑妻子與他人有不正當男女關係,男子持刀行兇致8人死亡、7人受傷。

為什麼過年期間特別多人犯罪?第一是自尊心需要,第二是空間特徵和人文特徵,春節前後是人類的最大規模遷徙,人流量非常密集,人們越興奮越懶散,警惕性就越低。第三,提防盤點的心態,如果罪犯遭受的挫敗感越強,絕望感越強,毀滅欲就越強。新仇舊恨的總爆發,比如鬥毆 、殺人、姦殺、滅門等。

其實不僅是春節,2019年伊始,春節、情人節、元宵節,

每一個需要共度的佳節裡,都不可避免進入對伴侶和家人的審視,每一個節日背後的良好寓意其實都是基於現實生活中完全相反的狀態。


過完年,有人離婚,有人退出家族群了


過完年,有人離婚,有人退出家族群了


不孝有三,退家族群為大


《還擔心患癌嗎?XX食物吃了一定能防癌》、《這兩樣東西加一起吃全家人都會中毒!》……這些讓人感覺生活充滿了危險的謠言在家族群裡層出不窮。

家族群,擺明了就是一個“健康養生、謠言、低俗段子、中老年表情包、K歌、運氣屬相、投票、祝福”的綜合分享群。它根本無法承載家人們互相聯絡感情的功能。

長輩們在那一頭互相祝福、互相吹捧和大笑哈哈哈哈哈哈,我們年輕人看到尷尬癌都要犯了。俗話說三年一代溝,跟家族群裡的親戚的代溝恐怕跨越了整條銀河。你有家族群嗎?對此煩悶不已嗎?你敢退出家族群嗎?

如何在家族群裡默默潛水又不失禮貌?

1、當長輩在群裡散發紅包的時候,你也調準一個時期發個紅包;

2、長輩在群裡分享各種流言蜚語、庸俗段子時,默不作聲;

3、當長輩在群裡讓人投票的時候,爭取充當群裡第一位投票的人,並且在群裡@該親戚,說一句“已投票”;

4、當長輩發了照片和K歌鏈接,如果無人回覆,無論你怎麼“美言”幾句,都是對的。


過完年,有人離婚,有人退出家族群了


過完年,有人離婚,有人退出家族群了


重頭戲——催婚催育應對指南

在中國傳統家族裡,婚育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家三口的事情,而是家族的榮譽。

煽情路線的催婚:“你一個女孩子在大城市打拼多辛苦啊,你累了病了的時候,誰能來照顧你呢?你父母該多擔心啊!聽我的,趕緊找一個能和你一起奮鬥,互相分擔生活的人吧......”這位親戚說完還抹了一把眼淚。

我知道這些事情是永遠也無法處理妥當的,你一天不帶男朋友,一天不結婚,一天不生二胎三胎,父母和親戚們沒有一天會安寧。

1、處理不了的,就選擇旅行出逃/春節加班

既能讓自己逃離七大姑八大姨的奪命式催婚催育,還能享受生活/拿到三倍工資和加班費。

2、嘴上答應,背地裡消化

面對親戚,只需要滿嘴迎合,“大姑大姨你說得對”、“我一定聽你的”……他們就沒有發揮巧舌如簧的機會了。

我知道被人催婚非常不好受,我們會覺得那些老一輩的人怎麼想法那麼簡單,真的隨便找個男人/女人就可以結婚嗎?只要有錢,樣貌、性格和三觀都可以退而求其次嗎?他們只知道自己的閱歷和經驗是無價的,所有的建議都是為了晚輩好,晚輩聽話一定能受用終身。

我們真的很想對著長輩掏心置腹,我們不是不想結婚,現在已經不同了,晚婚晚育是這個時代的特有標籤,讓他們知道我們真的有很努力,一直在尋找,但是工作很忙,身邊的人都不可能是那個對的人。

我希望你們能明白,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些敦促和教育的話語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只能靠自己緩解。

—— 今日作者 ——

涼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