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全冊精美導學案(2)

單元小結鞏固課

【學習目標】

1.積累、掌握約30個字詞。

2.積累一些文化、文學常識(如四位作者的生平、成就概況)。

3.進一步認識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環境描寫是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

4.感受小說中人物所表現的思想感情,結合生活經驗體味小說的內涵,小說的主題。

5.瞭解小說多樣化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

6.體會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的作用。

7.對關鍵的語段反覆品讀,精彩賞析。

學習過程

一.課前自主學習(建議學習時間30分鐘,實際用時 分鐘)

1.對照學習目標1.2.3.4.6.7回顧本單元相關學習內容,對有紕漏之處重新做一遍。

2.完成下列積累運用題目: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闊綽(chuò) 跌斷(diē) 捌氣(dǎo) 醋栗(lì)

B.煙囪(cōng) 咯吧(kā) 縴夫(qiàn) 頹唐(tuí)

C.唿哨(hū) 慘嚎(háo) 骸骨(hái) 吮吸(yùn)

D.窒息(zhì) 淹沒(mèi) 粗糙(cāo) 巉巖(chán)

2.下列詞語中共有四個錯別字,請找出來並改正。

斷壁殘緣 如坐針氈 妙手回春 綀手無策

忙刺在背 無精打彩 異想天開 吹毛求疵

3.選出下列詞語釋義正確的一項( )

A.何滿子的爺爺榮膺“何大學問”的外號。

榮膺:光榮地獲得。

B.他就是這樣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故意找毛吹,顯示自己有能力。

C.太奇怪了,他想道,這是幻像吧,也許是海市蜃樓吧。

海市蜃樓:建在海上的空中樓閣。

D.何滿子望眼欲穿,這顆救命星卻遲遲不從東邊閃現出來。

望眼欲穿:眼睛把天都要望穿了。形容十分急切。

4.請為下面這段話選出恰當的一組關聯詞 ( )

“我也知道。將軍家裡都是些名貴的、純種的狗;這條狗呢,鬼 知道是什麼玩意兒!毛色 不好,模樣 不中看,完全是個下賤胚子。 有人養這種狗!”

A.會 也 更 竟然

B.才 既 也 居然

C.才 既 又 竟然

D.會 既 又 居然

5.下列各句的加點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

B.人們看見,在長城內外崇山峻嶺的古驛道上,這位身穿長衫的何大學問,騎一匹光背兒馬,左肩掛一隻書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風凜凜又滑稽可笑。

C.生命就是這樣嗎,呃?真是一種空虛的、轉瞬即逝的東西。

D.你那手指頭一定是給小釘子弄破的,後來卻一意孤行,想得到一筆什麼賠償費了。

6.對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方法的判斷是否恰當?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誰的兜肚也沒有這麼花兒草兒的鮮豔,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小姑娘們要用手指刮破臉蛋兒,臊得他得找個田鼠窩鑽進去……(對比、誇張) ( )

(2)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排比、比喻) ( )

(3)他那半醉的臉上現出這樣的神氣:“我要揭你的皮,壞蛋!”就連那手指頭也像是一面勝利的旗幟。(誇張、比喻) ( )

(4)他閉上眼睛,極其小心地讓自己鎮靜下去。疲倦像漲潮一樣,從他身體的各處湧上來,但是他剛強地打起精神,絕不讓這種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淹沒。這種要命的疲倦,很像一片大海,一漲再漲,一點一點地淹沒他的意識。(排比、誇張) ( )

7.選出對下列各句表達方式判斷正確的一項 ( )

A.孔乙已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記敘)

B.何滿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描寫)

C.警官奧楚蔑洛夫穿著新的軍大衣,提著小包,穿過市場的廣場。他身後跟著一個火紅色頭髮的巡警,端著一個篩子,盛滿了沒收來的醋栗。(議論)

D.他並沒有聽到這種喘息,他只是從夢裡慢慢甦醒過來,覺得有條舌頭在順著他的一隻手舐去。他靜靜地等著。(說明)

8.選出下列各項中關於課文主題的敘述有誤的一項 ( )

A.《孔乙己》塑造了孔乙己這位被殘酷地拋棄於社會底層,生活窮困潦倒,最終被強大的黑暗勢力所吞沒的讀書人形象。

B.《蒲柳人家(節選)》通過一丈青大娘這一線索人物的見聞感受,塑造了她和何大學問兩個主要人物,揭示了民風的淳樸,讚美了人民的美德,也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C.《變色龍》一文,以警官奧楚蔑洛夫在街上判斷首飾匠赫留金被狗咬傷一案為主體事件,隨著狗主人身份的不斷變化,奧楚蔑洛夫的態度也經歷了五次變化,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人物的形象,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D.《熱愛生命(節選)》一文講述了一個美國西部的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與飢餓、寒冷、恐怖和死亡作鬥爭,最終靠著頑強的求生意志,不畏艱難險阻地活下來的故事,謳歌了人類戰勝自然、戰勝死亡的偉大精神。

二.課堂合作研討

1.導入

2.組內檢查交流課前自主學習內容,組長評價。(10分鐘)

3.課堂專題訓練:

(一)課內語段閱讀

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櫃檯下對了門檻坐著。 (1)

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櫃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麼?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掌櫃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2)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3)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櫃,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櫃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4)他從破衣袋裡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裡,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1.此段中環境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2.請依次分析文中畫線語句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3.你是怎樣評價“旁人”的笑的?如果你遇到了“孔乙己”會怎樣做?

4.“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請你合理地進行想像,生動地描繪出他以後的生活。50字以上,並運用一種修辭方法。

(二)課外小說閱讀

雪地烤紅薯

周海亮

①男人縮在高中校園門口,守著一個烤紅薯的老式鐵爐。他不斷地把烤熟的紅薯挑出來,把沒烤的紅薯放進去,十幾個紅薯,讓他手忙腳亂。第一次做這種營生,男人的心裡有點慌。

②(A)天空平飄著雪花,男人的頭頂和肩膀上落著薄薄一層雪。正是放學的時候,走讀的學生趕著回家,住校的學生趕著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過。男人把一個烤得最成功的紅薯託在手裡,嘴張著,卻並不吆喝。

③有人停下來,看他的紅薯。他立刻打起精神,從旁邊操起小秤。他挑了兩個最大的紅薯放進秤盤,拉起提繩。“啪”的一聲,兩個紅薯緊跟著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從烤爐裡取出兩個紅薯,那個學生卻早已經走遠了。

④整個下午他都沒有賣掉一個烤紅薯,這讓他很傷心。現在,除了他,誰還把烤紅薯當成好東西?兒子考上重點高中的那一天,鬧著要去吃洋快餐。兒子點了一份薯條,端上來的東西又黃又瘦,蜷縮扭曲著,他不知為何物。嘗一個,才知不過是炸過的土豆條罷了。他說:“這能比得上烤紅薯?”兒子邊笑邊喝著可樂。可樂他也嚐了嚐,不好喝,麻舌頭。他想,烤紅薯多好啊,剝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裡,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糝子和一碟醃蘿蔔條,那滋味,真是給個皇帝也不換啊!

⑤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邊,扭過頭,眼睛盯住校門。這時,有幾個學生說笑打鬧著,走了出來。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來:“賣烤紅薯囉!”嗓音很小,又啞又沙,像被砂紙打磨過。聲音吸引了這幾個學生的目光,然而他們只是投來極為漠然的一瞥,又轉過臉繼續說笑。

⑥於是,男人又提高嗓門吆喝:“烤紅薯白送囉!”這時,一個長脖子少年停下來,並轉身朝男人走來。邊上的平頭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沒能將他拉住。長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問道:“烤紅薯白送?”

⑦男人憨笑著挑出四個紅薯,邊挑邊問長脖子少年:“你們宿舍幾個人?”長脖子少年說:“四個。”男人接著問:“那個和你一起走的留平頭的也是?”長脖子少年說:“不錯。”男人說:“那就給你們多帶幾個吧!”於是又挑了四個。他把八個烤紅薯分裝進兩個袋子,遞給長脖子少年。

⑧天漸漸黑下來。(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男人仍然沒有賣掉一個烤紅薯。他推起三輪車,慢慢往回走。他在一個街角停下來,就著昏黃的路燈,從爐裡掏出一個焦糊的烤紅薯。他仔細地剝掉皮,慢慢地吃起來。他不聲不響地吃掉一個,又掏出第二個。他一口氣吃掉八個烤紅薯,那是烤爐裡剩下的全部烤紅薯。吃到最後,他不再剝皮,將烤紅薯從烤爐裡取出來,直接塞進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燙出了水泡,因為現在,那裡鑽心地痛……

⑨長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將兩袋烤紅薯隨手放在床頭櫃上。誰對烤紅薯都沒有興趣,即使是白送,他們也不想吃上一口。終於,快熄燈的時候,留平頭的少年打開了一個袋子,取出一個烤紅薯,託在手裡,細細端詳。長脖子少年提醒他說:“都烤糊了。”平頭少年低頭不理他,閉起眼睛嗅那個烤紅薯。電燈恰在這時熄滅,平頭少年在黑暗來臨的瞬間,將那個已經冰涼的烤紅薯湊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沒有剝皮,感覺到了紅薯的微澀與甘甜。

⑩長脖子少年突然說:“你和賣烤紅薯的那個人長得很像。”

⑾黑暗裡,平頭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淚。

(選自《知識窗》2011年第1期,有刪改)

1. 根據文中男人的行為,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手忙腳亂□紅薯→打起精神稱紅薯→高聲吆喝□紅薯→不聲不響吃紅薯

2. 文中的男人對兒子(平頭少年)的父愛表現在哪些方面?請舉例說明。(2分)

3.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第④段兒子“邊笑邊喝著可樂”中“笑”字,反映了兒子對烤紅薯的不屑一顧。

B.第⑤段男人“眼睛盯住校門”中“盯”字,表現他盼著有人來買紅薯,更盼見到兒子。

C.第⑥段平頭少年“拽了拽”長脖子少年的胳膊,是不想讓長脖子少年走近男人。

D.第⑦段男人說“那就給你們多帶幾個吧”,可見男人對這些孩子關愛有加,很大方。

4. 文中有兩處關於雪的環境描寫,說說這樣寫的好處。(3分)

(A)天空飄著雪花,男人的頭頂和肩膀上落著薄薄一層雪。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

5. 第⑨段“他沒有剝皮,感覺到了烤紅薯的微澀與甘甜”中的“微澀”和“甘甜”意蘊豐富,請揣摩並寫出平頭少年的內心活動。(2分)

那年冬天好大雪

①臘月裡,冬天像是一臺年久失修的鼓風機,把粗糙的北風吹得沒完沒了。

②我們裹著棉衣或棉被在剛蓋好的大樓裡抽菸、打撲克。我們在等著工頭回來發工錢。出來半年了,我們才領到了三個月的工錢。工頭說他也沒拿到錢,要找開發商去要。他開著轎車出去了幾天了,眼下風還沒有把他給吹回來。我們只管等,這種情況見多了,除了等我們想不到別的辦法。

③下午,胡小兵正在那邊打撲克,突然披著他的破被子湊到我身邊,遞給我一支菸,說:“叔,抽支菸!”我說我自己有。胡小兵硬是塞給我,還給我點著了。胡小兵今年才跟他爹出來。幾個月前,他爹從腳手架上掉了下來,摔壞了腿,回家了。我想這小子,可能有什麼事。我抽了一口,說:“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說“沒事”。

④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說:“來一口?”胡小兵還是嘿嘿笑著,接過去,咕咚灌了一大口。我也喝了一口,胸口立即暖烘烘的。在這冰冷的城市、冰涼的大樓裡,要是沒有一口酒,我怕自己會凍僵。胡小兵喝過酒,臉色通紅地說:“叔,我爹的腿不行了。當初以為是小事,可後來加重了。”我不知說什麼。胡小兵又給自己灌了一口,說:“上個月我給娘打電話說給她寄一千塊的,可那天我把準備好的錢給糟蹋了。”

⑤“怎麼弄的?”我問。

⑥“幾個哥們兒在一塊玩牌輸掉了一半——我本來想撈點,多給家寄點的。”胡小兵通紅的臉上滾動著幾滴淚珠,“現在我就剩五百了,我給娘說過要給家寄一千的。我怎麼湊也得湊夠一千塊。”

⑦我口袋裡也沒有幾個子兒。家裡老老小小的,都張著嘴等我一個人喂呢!雖說我和胡小兵是老鄉,可掙的都是血汗錢。

⑧我吞吞吐吐地說,自己口袋裡沒有錢了,都寄給家了。胡小兵盯著我,說:“叔,就借一百,等發了工錢就還你!要是工頭不回來,侄兒明年出來的第一張錢就還給叔!”

⑨胡小兵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的。屋子裡的人都不再亂哄哄的嚷嚷,而是把注意力都送給了我和胡小兵。那時,屋內寂靜無比,樓外是北風瘋狂的尖唳。

⑩我頓時感到尷尬萬分。胡小兵臉上掛著的淚珠令我不忍再看。我翻了幾層衣服,掏出兩張藏好的百元票子,說:“侄兒,拿上,什麼時候說還錢我就不再搭理你!”我說完,有些手足無措,奪過酒瓶一氣喝乾了。

11“胡小兵,還差多少呢?”突然有人問。胡小兵哽咽著說:“三百。”

12“既然答應過給娘寄一千的,就不能寄五百,差多少我們給你湊齊!別嫌少,拿上這五十吧!”一隻只粗糙皸裂的手伸進了口袋。一張張皺巴巴的人民幣塞進了胡小兵的手裡。胡小兵流著鼻涕,不住地說著謝謝。

13我的鼻子酸酸的,出來半年我鼻子還沒這麼酸過。我朝窗外瞟去一眼,看見了隨風飛舞的雪花。我說,北風得了勢了,把大雪也叫出來了。我在外跑了幾年了,從來沒見過那麼大的雪。雪片似乎把所有的大樓都塞滿了。我們一屋子人都擠到窗戶旁,爭著看大雪。不時有人說:“也不知道咱們家裡現在下雪了沒?”“咱家的雪肯定比這裡的要大得多!”

14那年,我們沒有等到工頭回來,就一起捲起鋪蓋奔向火車站了。坐在火車上,仍然看得見窗外的雪片追逐著火車飄飛。

 (作者:連俊成 摘自2011年第11期)

23. 結合語境,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具體含義。(4分)

⑴我抽了一口,說:“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說“沒事”。

⑵胡小兵又給自己灌了一口,說:“上個月我給娘打電話說給她寄一千塊的,可那天我把準備好的錢給糟蹋了。”

24. 第⑨段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有什麼作用?(2分)

25.按照示例,概括“我”借錢給胡小兵過程中的態度變化。(2分)

26.這篇小說也可以取名為“借錢”或“湊錢”,但作者卻以“那年冬天好大雪”為題,請說說這樣擬題的用意。(3分)


單元綜合實踐活動展示課——走進小說天地

【學習目標】

1.激發閱讀興趣,擴大閱讀視野,引導讀書方法,陶冶高尚情操。

2.樂於複述小說情節,介紹小說人物,敘述自己的讀書經歷和感受,儘量做到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學習過程

一.課前自主學習(建議學習時間30分鐘,實際用時 分鐘)

1.走進小說世界(小說的範圍很廣泛,既立足於必讀書目,還可以拓展至自己讀過的小說,可以是成本,是單篇,以下三項活動,第三項必做,前兩項選做一個):

(1)講述一次和一本小說(各種風格)相遇的經歷。

(2)講述一次讀小說發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

(3)講述一個最喜歡的(最討厭的、最難忘的……)小說人物,並說出理由。

2.描繪人物畫廊

對上述活動中的小說人物建立人物檔案,可以建立一個人,也可以建立了一組人、一群

人,“一組”和“一群”,要確定分組類別,比如“小說吝嗇鬼群像檔案”“最欣賞與最鄙視小說人物之對比”……

3.編寫小說人物小詞典

比如肖像描寫小詞典:孔乙己、簡愛、閏土、

二.課前自主學習

1.導入

2.小組交流、全班展示。

3.閱讀下列材料,你獲得了什麼感受?

【必備考題】 畢加索說:“我不探索,我發現。”而詩人李元勝在散文《半年只讀一本書》中寫道:“好書還有可能是一個深淵,你在閱讀的時候,其實也被一種強大的力量吸了進去。你將被搗碎、揚棄又重新組合成一個全新的自我。好書就有這麼強的改造能力”,所以,閱讀名著,就是這樣一次美好的相遇,我們在閱讀中喚起了內在的精神和感知力,與名著產生某種呼應,從而超越現實生活而進入閱讀中……

請依據上述材料,以“與______相遇”為題目進行寫作。注意:作文前根據自己的寫作內容先補全題目;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模擬演練】

與你相遇

獨倚江邊,昏黃的晚霞將滿目瘡痍的世界映照得更為悽慘。不語,因為我是隻一個等待救贖的木偶人。

你,一個後頸上凝聚了深刻的皺紋,顯得又瘦又憔悴的老頭兒,你那雙眼,跟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你來到我身邊,說要帶我走進你的世界,我自當默許。

從此,與你相遇。

這是一個海邊的小漁村,放眼望去,無數漁網斜掛在竹竿上,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一片祥和中,那座破舊的房顯得突兀。

兩邊臉上長著褐色疙瘩的老人,那常年被海風襲捲的臉龐,如刀刻般蒼勁,那留下皺紋很深的傷疤的手,笨拙地補著漁網上的洞。我急切地想要幫幫你,因為不捨如此看待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你握緊拳頭,衝我搖搖頭。

該下海了,夢想該起航了,海風揚起了小船上的帆。

我明白,你的不許是在向我闡述,只有自己創造的成功才最值得驕傲,沒有誰可以永遠提供幫助。

肆虐的狂風彷彿要將人撕裂。只見你花白的頭髮糾結在一起,顫抖帶血的雙手死命握住那根粗壯的麻繩。你要讓人們知道,不論時間怎樣剝奪你的榮譽,你永遠是自己的主人。大魚肥碩的身體,在海中扭動,失敗彷彿就在眼前。你努力睜開毫不沮喪的藍眼睛在抗擊,手,鮮血淋漓卻從不曾鬆懈。

我淚眼婆娑,想要勸你趕快鬆手,然而,你依舊在倔強地抗爭著。

雨過之後的天空,藍得沒有一絲雜質,我看到你臉上的驕傲與自豪。

船慢慢的在海中飄蕩,夢想在遠航,沒有什麼可以阻擋。

這時,我才瞭解,沒有艱辛的路途,根本不值得懷念。我貪婪地吸收你賜予的智慧,堅定著自己的信念。

海上霸王鯊魚,聞到了血腥味,便一路追隨,魚很快只剩下一具龐大的魚骨刺。夜幕降臨,你的船靠岸了,你一無所有,只剩下了那具龐大的魚骨刺,然而你堅定地說:“人可以被毀滅,不可以被打敗”。

我靜靜地看待這一切,不需你的提醒,我知道成功的結局也許並不如我們所願,但它會留下更為豐厚的精神財富。

你陪我來到初次相遇的江邊,遍地開花,曾經的悽悽慘慘慼戚,都如過眼雲煙消散了。前路險惡,相遇,相知,相守,我會一直需要你的陪伴,一直一直。

謝謝你,老人——桑提亞哥。

三.課後延伸學習

下面是2011年新疆自治區作文題目及優秀考場作文一篇,你閱讀後有什麼感想,並完成文後要求。

在現實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報答:既有子女對父母的,學生對老師的,受益人對恩人的;也有遊子對故鄉的,赤子對祖國的;還有人類與大自然之間彼此的……

請你以“報答”為話題,自選角度,自定文體(詩歌除外),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縮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

②可以繼續經歷,抒發感情,發表見解。


演 奏

窗外剛下過雨的世界像是畫家筆下的水彩世界,不摻雜質,清新美好,泥土的清香更是沁人心脾。奈何不了這恬靜的誘惑,合上書本,換上短裙,我投身到了這潮溼的美好中去了。

一路上轉身,迴旋,抬頭,低頭,環顧四周;綠葉,泥土,藍天,盡收眼底,心中無盡的滿足。

就在這時,遠處一段悠揚的旋律鑽進我的耳朵裡,不由得心裡細品這旋律。濛濛的,跳躍之間略帶憂傷。循著旋律,跟著耳朵,我看到了一幅畫面:一個破舊的琴箱半開著躺在地上,毫無生氣。裡面靜靜地躺著幾張紙鈔還夾著一些硬幣。

鏡頭向上,一雙有力的手,靜脈很清晰,指縫裡有些泥垢。緊緊握著破舊卻乾淨的小提琴。

再往上看有一頂老式的無沿帽,壓得很低,看不清相貌。

他認真地演奏著,手握得很緊,而經過的人稀稀拉拉的。

一雙精緻的高跟鞋走過,舊琴箱裡多了一張破舊的紙幣。他沒有抬頭,沒有停止演奏的意思。

一雙厚底的男士鞋走過,從啤酒肚的口袋裡扔出幾張紙鈔,飄入舊琴箱。他依舊沒有停止動作,繼續演奏。

一雙兒童運動鞋,步子聲間斷著,是個可愛的小男孩,他不停地扭頭張望著路邊的演奏者。

一雙小手卻被一雙戴著寶石的大手緊緊的拽著,厭惡的腔調“快走!快走!看什麼看?就要上課了。不好好上課,長大隻有在路邊討飯吃。就像他一樣!”

還是一樣的動作,一樣的旋律,像在等待著什麼。

一雙小紅皮鞋走進畫面,停下來。一張恬靜的笑臉,天真爛漫的微笑:“真好聽!”

男人動了,扶高帽子,笑了。

真心的回報,愛的微笑!

天更藍,空氣更清新了!

對於本文,請從精緻的結構、詩意的文筆、深刻的主旨三個方面進行賞析:

1.精緻的結構。

2.詩意的文筆。

3.深刻的主旨。


單元多角度寫作指導課

【學習目標】

1.感受小說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寫作興趣。

2.積累寫作素材,培養學生體驗生活、書寫真情實感的能力。

3.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習虛構故事,進行以小說為話題的寫作訓練。

【學習過程】

課堂合作研討

一. 讀下面文章並賞析:

高貴的捐贈

方冠晴

這是一場慘痛的災難。一場大火,奪去了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所有財產,只有男主人和兒子翔予的小孩在消防人員的幫助下,艱難地逃了出來。

災難後的第二天,我去捐贈。在捐贈的人群中,有一對母女呆在人群的外圍。母親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個只有四五歲的小女孩說著什麼,而那小女孩撅著嘴,一臉的不情願。

那位母親正在指著地上的那堆東西對女兒說:“你瞧,這被褥,是媽媽最好的被褥。這件衣服,是你爸爸剛買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們都能將自己最好的東西拿來捐給翔子家,你為什麼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麼多玩具,為什麼偏偏就拿這個破舊的玩具熊呢?”

小女孩有些侷促不安,小聲地問:“難道就要將最好的東西送給別人嗎?非得最好的嗎?”母親回答說:“我想是的。咱們能不能不捐這破舊的熊,捐你最寶貝的?”

小女孩抬起頭來,有點手足無措,但最終還是小聲說:“我,捨不得。”

停了幾秒,小女孩又問:“我要是將我最寶貝的東西捐給了翔予,他還會還給我嗎?”我忍不住就插了嘴,“當然不會,哪有捐出去的東西又要回來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頭看了看她的媽媽.她的媽媽點了點頭,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這才徹底低了頭。

我們一道走過去,我將準備好的一點點錢交到翔子父親的手裡,說上一兩句安慰的話。小女孩的母親送上帶來的被褥和衣物。

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過滿臉淚痕的翔子的手,鄭重地、小心翼翼地將她母親的手交到翔子那隻小手上,她的臉色己經蒼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後下了很大決心似的說:“翔子,我將我媽媽捐給你了,你以後有媽媽了。”她的眼淚順著臉頰淌了下來,然後嚶嚶地哭出了聲,轉身跑開了……

從哲理思想和敘事結構兩個方面進行賞析:

二. 作文導寫:

寫作角度一: 相遇

寫作角度二:故事新編。近幾年受到關注的故事新編類作文,就是這類文章。以歷史和神話傳說等為題材點染成篇的小說,一是以原著為基礎,加以改編創作,常見的有擴寫,縮寫,戲劇改小說和小說改戲劇等等。二是改編故事情節,並切合現實內容,作者不為原作所限,亦古亦今,亦幻亦真,將新編與現實巧妙地結合起來,化為奇文。比如把三國當成現在的三大類型公司,那麼劉備、曹操、孫權之間又會發生怎麼的故事?三是藉助原作中的人物及情節,為主題思想服務,在構思上已另起爐灶,只是把原作中的人物和某些情節當成了表情達意的載體,是真正意義上的“舊瓶裝新酒”。

寫作角度三:欲揚先抑法習作,歐亨利筆法

題目① 《生日蛋糕》

題目②《一張假幣》

送 行

內容簡析

《送行》幽默風趣,通過對繁文縟節的厭倦,表達了對真情的渴望。不只單純地為幽默而風趣。含蓄地通過對勒羅受僱扮演“送行者”情節,表達了人與人之間需要真情實感的觀點。

創意說明

本文故事情節曲折起伏,引人入勝。難點在於文章主題的理解上。教學中可引導學生著重從勒羅的語言和神態上加以仔細的體會分析,並引導學生把兩種不同的送行南面加以比較,從而去把握文章的主題。最好能從我國古代送別詩的體會中進行對照,以加深對作者的情感領悟。

活動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文中出現的“不諳世故、悽愴、邂逅”等生字詞。

2、討論理解文中勒羅受僱送別的感情問題,體會散文所蘊含的對生活的深刻思考的問題。

3、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訓練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過程與方法

採用活動法,引領學生通過文中兩種“送行”場面的比較探究,領悟作者的思想,體會文章的意趣。並能在這一過程中發現問題,試著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善於從世間百態中發現美好有趣事物的心態。

活動時間

2課時

活動過程

第 一 課 時

步驟

教 師 組 織

學 生 活 動

·

1

“送別”是文學中的一大主題,古今中外的詩詞歌賦中,你還記得幾首寫“送別”的詩詞嗎?

回憶、背誦

2

中國古代一些文人雅士,最興吟詩作別,折柳相贈,以寄依依惜別之情。今人送別,也會叮嚀祝福,相依緩行,不肯留步。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也許你並不覺得這其中有什麼值得玩味或思考的意義。可英國漫畫家、作家馬克斯•比爾博姆卻用漫畫眼光將送行活動中的“尷尬”和“精彩”這兩種決然不同的境界寫得精妙傳神,讓人深受感動和啟發。

聆聽、感悟

·

1

首先請同學們齊讀課文註釋①,誰能說你從註釋①中搜集到了哪些有關作者的信息?

名:馬克斯·比爾博姆

地:英國

作者 時:十九世紀

評:漫畫家、作家

作:《馬克斯·比爾博姆文集》

齊讀、交流

2

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全文,邊讀邊完成下列任務:

①圈劃文中出現的生字詞,結合上下文思考其意思。

②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文中都寫了哪些人的送別?有什麼不同?

③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並向大家提出來,我們共同來討論。

閱讀、勾畫、討論、交流

3

學習生字

①不諳(ān)世故:不熟悉人情世故。

②悽愴(chuàng):淒涼,悲傷。

③邂(xiè)逅(hòu):偶然遇見久別的親人、朋友。

④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可理解。

⑤溢於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辭、表情上。

交流、討論

4

古人說“疑為學之始”。說的是,讀書要善於發現,善於發問,善於獨立思考;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產生疑問,正是獨立思考的結果,也是真正的獨立學習的開始。同學通過閱讀本文,產生了什麼疑問,發現了什麼問題?請向全班同學提出來,我們共同來討論解決。

交流

5

挑生分段朗讀課文,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把同學提出的問題分類,交給學生分組討論,老師啟發、點撥,引導學生從聯繫課文內容,聯繫生活實際中尋找依據,解決問題)

朗讀、討論、明確

第 二 課 時

步驟

教 師 組 織

學 生 活 動

·

1

散文的題目《送行》,圍繞題目,全文都寫了誰的送行?送別的對象分別是誰?

(我們送行起身前往美國的朋友,勒羅送行來英國旅行不相認識的美國小姐)

討論、交流

2

這兩種送行,在送別目的、送行場面、送行效果等方面分別有什麼不同?

侷促不安

我們送行遠行的朋友 說多餘的話

(真 情) 強作歡顏

感人的表情

勒羅送行陌生的小姐 給予最好的忠告

(受 僱) 熱切地說

討論、交流、明確

·

1

我的朋友即將起身前往美國,作為朋友,我們心中都充滿了戀戀不捨的情感,可是在車站給他送行時,為什麼顯得那麼拘謹、尷尬、侷促不安,只好強作歡顏,說可有可無的多餘的話?

討論、交流

2

勒羅給見面不到半小時的來英國旅行的美國小姐送行,卻顯得大方、自然、真誠、神采奕奕,臨別贈言從他口中一瀉而出,同學們能說說這是為什麼嗎?

討論、交流

3

對於勒羅在給美國小姐送行過程中的表現,同學們是怎樣評價的?勒羅的眼淚是不是他真實感情的流露?請同學們說說你們的看法,並說明的理由。

(這是開放性的問題問,只要學生的意見觀點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據老師都要加以肯定。當學生思路堵塞時,老師可從聯繫課文內容,聯繫生活實際中引導學生。)

【參考觀點舉例】

①勒羅的眼淚是他真實感情的流露。首先,從課文中描寫他送行時行動的語句“熱切地說著什麼”“他眼裡深摯的慈愛實在動人”“臨別贈言從他口中一瀉而出”當列車就要開時“雙手仍緊抓那個年輕的美國人”“又衝上前去,小聲地最後再叮嚀幾句”“我發現他確實淚水盈盈”可以看出這他真實感情的流露,因為言為心聲,外在行為是感情的自然表露。其次,從聯繫生活實際中我們也強以這麼認為,人是最富有同情心。從散文提供的情節中,我們知道,美國小姐是一個人到英國旅行的,在英國沒有親人、朋友,勒羅看到美國小姐形只孤單,在英國不相認識任何人,想到她在漫漫的旅途中,將孤獨寂寞,於是喚起他的同情心。不過,勒羅的眼淚,不是惜別的淚水,而是同情產淚水。

②勒羅的眼淚不是他真實感情的流露。理由是:①勒羅只是一名受僱於“英美社交處”的送行員,他給美國小姐送行並不是出於友情、親情,而是為了賺取送行費,一個為了賺錢目的人送行,當然沒有真實情感流露了;②勒羅是半小時前才見面的,也就是說他們之間是陌生人,勒羅怎麼會對一個陌生人產生真實送別的情感,流下惜別的淚水呢?(我發現他確實淚水盈盈,你認為他流的是什麼淚水?)職業性的淚水。

③勒羅的眼淚是演員進入角色後的真實感情的流露。課文中勒羅說他是在演戲,並且說“沒有感情演不成戲”。演員也常常說這麼一名話“進入角色,出不來”在送行過程中,勒羅已經把自己當成美國小姐的父親或她的親朋好友來表演,由於“他是優秀演員”,他進入美國小姐父親的角色,他想到女兒即將離自己,非常擔憂女兒在外的日子,於是反覆叮嚀,提出旅途中的最好的忠告,並且戀戀不捨,於是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惜別的淚水。當然,這不是現實中勒羅的惜別之淚,而是表演“月臺父女送別”這一齣戲中的父親這個角色對戲中女兒的惜別之淚,可以把這種淚水叫做:戲中父親的角色之淚。

各抒己見

4

說說你對本文主題的理解。

討論、交流

·

1

對於文中所寫的“送行”一事,一般都覺得不可思議。一則認為出錢請別人為自己送行沒有必要;二則認為被僱為別人送行顯得無聊。但也有贊成這種做法的。下面是某班學生對於“送行”態度的情況統計。那麼你的態度如何呢?

你願意出錢請別人為你送行嗎?

你願意被僱為別人送行嗎?

願意

(5%)

不願意

(90%)

其他

(5%)

願意

(20%)

不願意

(70%)

其他

(10%)

可以顯示自己的榮耀,可以使自己不孤獨。

不喜歡與陌生人打交道;花這樣的錢不值得;這樣做根本沒必要。

如果自己很富有就願意,否則就不願意。

這樣可以賺到錢,可以跟各種各樣的人接觸,很有趣。

去扮演那樣的角色,很不自在;這種職業顯得很卑賤。

要看對象和報酬怎麼樣。

各抒己見

2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有很多千古傳誦的送行詩寫得多麼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有的直接抒發惜別之情,有的藉助景物寄託思念,為後人留下了許多送別的佳話。查詢資料,積累這樣的差別詩,並體會詩中所蘊涵的濃濃情意。

【示例一】 送 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子孫歸不歸?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希望別後重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示例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此詩是“初唐四傑”中的王勃的一首送別名作。此詩之所以成為千古名篇,是因為其別具一格、一反通常的寫法。全詩雖是寫送別友從,但卻無離別之苦,而有高昂向上之感;無“兒女沾巾”的纏綿,而有“丈夫志在四海”的進取。

【示例三】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空靈而有餘嘆,自然而又情真。

【示例四】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燻,北風吹雪雁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詩作,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塗上豪放健美的色彩。

交流、歸納

板書設計

《給我的孩子們》

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理解作者對孩子的摯愛,及他渴望迴歸童真而不可得的悲哀。

2、品味語句,學習作者從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煉主題的方法。

3、領會“真”是人最重要的本質天性,珍惜美好的童年。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品味語句,學習作者從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煉主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領會作者把“真”作為人最重要的本質天性的認識。

第一課時

課堂學習:

一、創設情景導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子愷畫集》中漫畫若干,引出關於孩子童真童趣的話題,導入課文。

2、 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3、 檢查學生對字詞的預習。

觀看圖片,思考。

解讀生字詞。

《瞻瞻的車》、《阿寶兩隻腳,凳子四隻腳》

二、快速瀏覽,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瀏覽任務:

1、整體感知文本,體會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2、理清文章思路,看一下這則序言主要分幾個部分?各部分又分別講了些什麼內容?

學生帶著問題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思考。

2

組織學生閱讀、思考、交流。

作者情感:對孩子率真、自然的天性的讚美,對這種天性將在成長中被世俗生活磨滅的悲哀。

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7)寫孩子們率真自然的性格。

第二部分(8-11)抒發失去童真的悲哀。

三、心理換位,體驗童真(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講述:有位父親帶三歲的孩子逛商場,讓他在地上走,可孩子拼命地大哭,父親蹲下來才明白,孩子看到的是一個多麼恐怖的世界,在孩子眼前只看見到處都是人們的腿在來來來往往地晃動,看不見一張笑臉,於是他決定無論多累,都要把孩子騎在肩上。看來我們只有用心理換位法,才能理解兒童的率真世界。

請研讀課文第一部分,領略作者筆下孩童自然率真的天性,並與作者筆下的成人世界作比較,體會作者流露的情感。

聽教師講述

心理換位,體驗童真

對比中揣摩作者情感

對孩子:“尤其可佩服”、“對你們更要愧死”、“不安心得很”

對成人:“不自然的、病的、偽的”、“在你們(孩子)面前真是出醜得很了”、“你(孩子)一定輕視我”

2

佈置課後學習:

1、你有自己的童趣小故事嗎?父母是怎樣對待你的童趣的?把它拿出來與同學交流。

2、你能選擇其中的一則,學一學豐子愷,用簡單的漫畫描畫出來嗎?

1、課後交流自己的童趣,及父母對自己童趣的態度。

2、用簡單的漫畫描畫自己的一個童趣。

第二課時

課堂學習:

一、展示“我的童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請學生小組交流自己的童趣故事和自己繪製的漫畫,挑選3則全班交流。

交流童趣故事和漫畫

2

教師小結,引入下一內容的學習:無拘無束的童年純真而快樂,總有一天我們會長大,面對童真離我們越來越遠,人們會有怎樣的想法呢?

二、聯繫生活,體會失去童真之悲哀(分析課文第二部分)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指名朗讀這一部分。

提示學生思考:

1、這一部分裡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生活與孩子生活的?

2、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麼?

3、有人說《子愷畫集》這名太普通,如請你給重新取個名字,你覺得取怎樣的合適?能說說你這樣取的理由嗎?

例:《黃金時代》、《金色童年》、《純真時代》、《蜘蛛網落花》、《舐犢情深》……突出童真的可貴或父親對孩子的摯愛。

1、聽學生朗讀體會作者溢於言表的“悲哀”。

2、思考教師提出的兩個問題。

3、給畫集取名並講述理由。

2

組織學生思考後交流,明確:

孩子生活:出肺肝相示、徹底的真實和純潔。

成人世界:俗務纏身、身不由己、無奈隨俗。

作者真正的悲哀:看見心愛的孩子還不能體會幸福,而幸福時光就要結束,他們很快就會長大,退縮、順從、妥協、屈服到像綿羊的地步,這種悲哀是難以剋制的。

交流並作筆記

三、學會在質疑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引導:學貴有疑,本文中有許多句子內涵豐富,所表達的情感複雜,針對下列句子,請提出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然後和同學們一起討論:

1、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之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

2、孩子們,你們果真抱怨我,我倒歡喜;到你們的抱怨變為感謝的時候,我的悲哀來了!

3、我眼看見兒時的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順從,妥協,屈服起來,到像綿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你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

學生品味、質疑、探討、解疑,學習作者從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煉主題的方法。

四、誦讀課文、體會豐子愷語言風格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段落朗讀,品味豐子愷語言風格:

真情直白、親切自然、毫不矯飾。

選擇自己喜愛的段落朗讀,品味豐子愷語言風格。

課後學習:1、站在童年向成人的轉折點上,你一定會有對童年的回望,也有對成人的憧憬,請仔細思考一下,你希望能留住童年中的哪些東西,又渴望成人後的哪些東西?你認為這些東西可以同時擁有嗎?為什麼?

《臺階》

學習目標:

1、 閱讀作品,瞭解中國農民勤儉堅韌的性格,和他們艱苦的生活。

2、 學習圍繞中心組織材料,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

2、培養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1、體會領悟父親的情感與性格,感受中國典型的農民形象。

2、學習圍繞中心組織材料,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難點:

1、體會領悟父親的情感與性格,感受父親形象的特點與意義。

第一課時

課堂學習:

一、創設情景導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請同學給自己的父親造一個比喻句,來表達對父親的情感。看來父親在同學們眼裡都是崇高而令人尊敬的。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著名作家李森祥筆下父親的形象。

思考,造比喻句。

二、誦讀感知,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請同學帶著疑問朗讀課文,問題設計:

1、 父親為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父親是怎麼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

3、 新屋造好了,父親有哪些表現?

4、 父親主要是造新屋,為什麼不叫《新屋》?

學生帶著問題快速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

請同學簡要講述故事情節

學生講述故事情節

3

引導同學把朗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做好記載,並與同學交流閱讀體會。

整理疑問,與同學交流閱讀體會。

三、探討作品人物形象與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課件出示探討題:

1、課文刻畫了一個怎樣的父親?他身上最感動你的是什麼?

2、文中處處流露出“我”對父親怎樣的感情?

3、你認為作者塑造這樣一個父親形象有什麼特殊用意?

研讀課文,形成自己的觀點,並在必要時嘗試著與同學展開討論,以解決問題。

2

組織交流、評點,解決問題:

1、父親有著農民在溫飽基礎上而產生的獲得地位、獲得尊重的較高層次上的人性要求,併為之不辭辛勞地奮鬥,他勤勞誠實、樸實厚道、勤儉堅韌。

2、“我”對父親充滿了熱愛、崇敬、同情、悲憫,因而全文基調是感傷的。

3、父親的形象啟示我們:中國農民身上的優秀品質是值得景仰與讚歎的,然而要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光靠父親這樣的奮鬥是沒用的,還需要有一個合適的制度,提高農業生產力,讓農民真正富起來。

在交流中解決問題,並作必要的記錄。

課後學習: 1、收集自己學習或瞭解的農民形象,看看他們身上體現的性格特徵,關注他們的命運和生存狀態。

第二課時

課堂學習:

一、學習圍繞中心組織材料,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引入:課文以《臺階》為題,以“造臺階”為全文的線索,在造臺階的過程中,作者是用什麼方法來塑造父親這個形象,體現他的性格的呢?(細節描寫)

1、找出文章關於父親的細節描寫,看看他們分別體現了父親怎樣的性格?

2、思考一下這些細節與中心的關係。

研讀文本,做好圈點批註。

2

請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發現。

討論交流

3

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探究和討論後,再作一些必要的補充。重要細節如下:

1、父親背得起三百來斤重的石板。

2、父親總也洗不乾淨的腳。

3、父親往黑瓦罐裡塞角票。

4、父親揀回一塊磚一片瓦。

5、父親在深秋早上踩黃泥。

6、父親放鞭炮時“尷尬的笑”。

7、父親託石板時閃了腰。

8、父親坐檯階時不自在。

9、父親挑水時受了傷。

10、父親呆坐在新砌的臺階上……

小結:小說緊緊圍繞刻畫“勤儉堅韌”的父親形象這一個中心,選擇了恰當的細節來組織材料。

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作必要的記錄。

二、在比較中明確課文的主題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1、請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農民形象,比較他們與文中的“父親”形象的異同,認識父親這一典型形象的現實意義。

例如:魯迅筆下的閏土、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葉聖陶筆下的舊氈帽們……

交流並比較

:父親除了具有中國農民身上的共同的傳統美德外,他還是一個人性開始覺醒的農民形象。

三、質疑探究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教師示疑:“學貴有疑”,老師在讀這篇小說時,對小說反映的時代背景產生了疑惑,請同學們用文中的有關內容,給老師一個答案好嗎?

提示:解放前?20世紀五六十年代?“文革”時期?改革開放後的今天?

學生尋找解疑的信息,並解答。

2

請同學翻開第一課時中記載的疑問,看一下是否都已經得到了解決,如尚有未解決的疑惑,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回顧初讀課文時的疑惑,對沒有解決的疑惑拿出來讓大家一起討論。

四、結束新課,並佈置作業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播放崔京浩演唱的《父親》:“那是我小時侯,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

要求:理解父輩的奮鬥與艱辛,理解父輩的願望與追求,以“我的父親”為話題,寫一點真摯感人的文字,聊以表達我們對父親的感激與關心。

聽音樂,感受父親形象,課後寫一點關於父親的文字。

《呼蘭河傳》(節選)

學習目標:

1、品味作品關於童年生活的描寫,體會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

2、反覆誦讀有關片段,學習用鮮活而充滿靈氣的語言描摹事物。

3、在質疑中體會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和對人性美的追求。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1、學習用鮮活而充滿靈氣的語言描摹事物。

2、體會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和對人性美的追求。

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和對人性美的追求。

第一課時

課堂學習:

一、創設情景導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歌曲《童年》,當你們回憶童年的時候,記憶裡或許更多的是老師、粉筆、作業和考試,榕樹上的知了總在遠遠的池塘邊呼喚著你,蝴蝶只停在上課時的鞦韆上引誘著你……可著名女作家蕭紅的童年卻與你們截然不同,今天老師就帶領你們一起走進蕭紅筆下的大花園,去感受什麼才是童年的天真爛漫。

聆聽歌曲和老師的講述,進入課本。

2

用投影介紹作者蕭紅,瞭解她的坎坷經歷,做到知人論文。

誦讀投影內容,並作必要的 記錄。

二、快速瀏覽,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帶著問題瀏覽課文,問題設計如下:

1、文章回憶了哪些人和物?他們分別有些什麼特點?

2、作者是用怎樣的感情去回憶和描寫這些人和物的?

3、讀完文章喚起了你哪些聯想?

學生帶著問題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思考

2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1、 人物:“我”和爺爺(特點:“我”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爺爺勤勞、慈愛、通達。)

事物:大花園裡的蜂子、蝴蝶、螞蚱花、果、樹……(特點:自由而充滿活力,充滿童趣,洋溢著詩意。)

2、作者感情:喜愛、懷念、嚮往。

3、羨慕?嚮往?

討論、交流

三、反覆誦讀,學習用鮮活而充滿靈氣的語言描摹事物。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引入:大家都還沒有忘記魯迅筆下的“百草園”吧!作者把它描繪得如此令人神往,可很多人到了真正的百草園卻很失望,覺得事實上百草園沒有那麼誘人,是魯迅語言藝術運用得好,同樣的,平常的大花園在蕭紅筆下的也充滿生機與活力,請同學選擇自己喜愛的片段反覆誦讀,體會作者語言藝術的獨特之處。

在老師引導下反覆誦讀相關片段,揣摩語言特色。

例:第27、28節,

1、文字充滿對自由的嚮往。

2、文字充滿生命的活力。

3、文字裡有兒童對生命的敬畏

4、文字裡充滿著詩意。

2

教師小結:本文語言清新活潑,充滿靈氣,很好地體現了天真爛漫的童趣。

課後學習:

模仿作者的語言特色,描繪一下你兒時生活過的園子或到過的菜地,來表現你的童趣。

第二課時

課堂學習:

一、深入探究分析,體會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和對人性美的追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1、請2-3位同學朗讀自己的文字,讓同學當評委,看看有沒有與作者相似的語言風格。

聽同學的朗讀,並能恰當地評價同學的語言特色。

2

2、引導思考:同學們能把童年生活寫得這麼好,是因為你們離開童年並不遙遠,可作者寫這部作品的時候,已經成年,為什麼她對這童年生活記憶如此深刻,又這般的懷念呢?

聯繫作者的生活經歷,聯繫魯迅寫《百草園》,思考,交流

3

交流明確:

童年屬於每個人的自由天地,童年沒有奢望,沒有責任,無拘無束,沒有成人世界的煩惱,無憂無慮,而成人不得不為生計操勞奔波,所以往往會懷想童年。

蕭紅20歲起就漂泊流浪,生活極不安寧,情緒波瀾起伏,國難之際亡命香港,一再受到感情挫折,病魔纏身,故鄉又淪喪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之下,因而回憶故鄉,回憶美好童年,成了她精神的最後寄託。

明確作者的情感根源。

二、質疑問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1

引導:在那樣的年代,作者回憶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僅僅是為了表示對童年生活的嚮往嗎?揣摩一下作者是否有別的用意?

你還能從文章中有自己獨特的發現或疑問嗎?把它拿出來,與同學老師共同探討。

研讀課文,尋找自己獨特的發現或疑問。

2

引導學生在質疑後用討論和交流的方法解決問題。

討論、交流。

組織交流並明確

課後學習:1、閱讀下面《童年的回憶》,體會成年人對於童年的特殊感情,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2、研讀文章,設計5個問題,與同桌交流探討並互相作解答。

附:

童年的回憶

走過一條長長的石板路,路的盡頭就是我曾經生活的地方。小小的村子裡留下了我兒時的夢想,留下了童真的回憶。甜甜的感覺現在還不時的湧上心頭。

村子的東南有片草地,綠油油的小草兒茂盛的長在春天的懷抱裡。有條小澗流著清澈的水,水裡還有魚兒。這裡不僅是放養雞鴨的好地方,更是我們幾個小夥伴玩耍的好地方。我們每天都在這裡盡情的嬉鬧著,騎老牛,在草地上摔交,或是做著其他的遊戲。

到了五,六月的時候,我們便在田裡捉泥鰍或是在草地上抓蛤蟆。抓蛤蟆其實是件很有趣的事兒。折根青竹,用線吊條蚯蚓在竹頭,悄悄地走到正在草地邊鳴叫的蛤蟆的身邊,輕輕的在它的後面一點一點的抖著竹子,線頭上的蚯蚓就在草上或是地面上一跳一跳的。蛤蟆一看,以為有口福了,一口咬住就不放,任由我們就這樣吊著它四處亂跑。不過,對它來說,我們幾個還不算壞了。因為,一般我們都不會把它折騰到半死就會放了它的。

到了真正盛夏的時候,蟋蟀兒的叫聲吸引了我們的注意。我,兔子,皮蛋,二丫頭便會提著早就紮好了的籠子,欣然前往了。村的山腳下長滿了青草,就在那石頭縫隙裡,它們歡快的叫著。有點黑色的是將軍,有點綠的是豆蟋蟀,還有其他的名字呢,都是我們起的。抓蟋蟀還要有點方法的,聽著它們聲音的源頭來處,屏住呼吸不要大口的喘氣。悄悄的貓著腰,找準它在的地方,用手握成空拳,然後一把罩去。這樣就可以十拿九穩到手了,要是一下沒有抓住它而讓它鑽進了石頭的縫隙裡就不好抓了。那樣的話,就要折根小樹枝從縫隙裡去挑它了。一般不久就可以把它挑出來的,要是還沒有出來,那只有水澆了。這樣它就更呆不住了,等它一跳出來就要趕快撲住。我們最喜歡抓到的就是有點黑色的將軍了,因為它比其他的更厲害多了,鬥起來的時候贏的次數要更多些。

村北有條小河,水並太深,最深處也只有一人高。水裡的小魚兒到是蠻多的,只是都不很大。下午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到這條小河裡游泳,撈魚兒。皮蛋的點子最多了,每次他都會找個水面較狹窄的地方把水堵住,只在中間留出一個碗口大的孔,並用竹籃對準這個孔,讓水從竹籃的縫隙間流過。然後,我們幾個就到水的上游往下趕魚。過了一會兒,他就將竹籃提起來,那魚啊!便在竹籃裡面“撲通,撲通”的跳著。望著半籃子小魚,我們都會心奮得直跳起來。迫不及待把魚倒出來,在空地上用樹條穿魚串做著燒烤。大口大口吃著自己燒烤的魚串,那滋味就別提有多美了。

當碧綠的莊稼開始染上金黃色的時候,夏天就已經要悄悄地離開我們了。河水也變得涼了,撈魚是不可以的事了。這個時候,我們更多的是玩“跳蛤蟆”。其實,並不是真的抓個蛤蟆來讓它跳的。那是用紙折成蛤蟆的樣子,放在地上排成對,然後輕輕的在半蹲著的“蛤蟆”屁股上按一下,要趕快鬆開手。這樣,它就可以跳起來了。如果是折得好,力道用的巧的話,“蛤蟆”就可以跳得老高老高。也許是因為兔子太笨的緣故吧,幾乎每次都是她輸似的;而大多數是我贏。輸了到好了,因為我們早就約定好了,誰的“蛤蟆”跳的最高最遠的人就要給輸了的人當“蛤蟆”騎。沒有辦法,只好讓讓她了。呵呵!不過每次我都不會讓她太高興的,我一裝摔到就可以把她摔到地上。然後,我們就歡笑著,打鬧著在田間追逐。

秋天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等著第一場雪的到來。

雪,白皚皚的雪,均勻地灑落在村子的每個地方,沒有南飛的鳥兒再也無處可藏,更難找得到食物。我們的新遊戲就可以開始了。就在院子裡一處新掃過的地方撒下些稻穀什麼的,一個被木棍支著的大筐斜罩著下面的稻穀,木棍的下端繫著一條長長的被拉緊的繩,一直通到我們藏身的地方。樹上的鳥兒真傻啊!眼看著我們設制陷阱卻偏偏要來自討苦吃。它們呼啦啦的飛過來,膽大的就進了陷阱裡。時機一到,我就使勁一拉繩,“撲”的一聲大筐罩下來。我們就忽的一下子將筐圍了起來。每次,我們都要大聲的猜著筐裡有幾個鳥兒。皮蛋叫的最大聲,叫嚷著有十隻;兔子就喜歡說只有一隻;更可笑的就是二丫頭了,她說一隻都沒有的時候最多了。等到掀起一看,有時也真的最多隻有兩三隻而已。鳥兒現在成了我們的戰利品了,有時候是養著玩;有時候是放了再抓,因為我們知道它的家人還在等著它回家呢。

離開村子已經有好多年了,童年時發生的事好象還在昨天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