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幹傑:容易造成重汙染的不利氣象條件已經搞清楚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記者會,生態環境部部長回答記者提問。李幹傑表示,容易造成重汙染的不利氣象條件已經搞清楚:風速低於兩米、溼度大於60%,近地面逆溫、混合層高度低於500米。

李幹傑說,氣象條件儘管是大氣汙染的外因,但是這個外因的影響對大氣重汙染而言還是非常明顯、非常大的。

“專家的評估結果,氣象條件的影響,年度與年度之間上下10%。也就是說,同樣的汙染排放,不同年份氣象條件有的可能拉高10%,有的可能拉低10%,個別城市可能還會達到15%。大家可以想見,連續兩三年之間,前年如果氣象條件好,今年如果氣象條件差,實際上由於氣象條件本身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上下波動也是比較大的。”李幹傑說,另外,容易造成重汙染的不利氣象條件也搞清楚了,風速低於兩米、溼度大於60%,近地面逆溫、混合層高度低於500米,這樣的天氣極容易形成重汙染天氣。

“也正是如此,在預測到有這樣氣象條件的時候,一定要進行重汙染天氣的預警應急,要採取應急措施,把汙染排放降下來,這樣才能使得重汙染過程不那麼重,可以減輕一些。”李幹傑說。

另外,大氣對於汙染物的區域傳輸基本上也搞清楚了。

“在一個傳輸通道內,比如說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這個範圍內,相互之間的影響平均是20%-30%的樣子,重汙染氣象天氣發生的時候,會提高15%-20%,達到35%到50%,個別城市可能會到60%-70%,也就是說城市相互之間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必須要實施聯防聯控,大家要一起行動,因為相互之間是影響的。”李幹傑說。

校對 李世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