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只有一米五,但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軍事專家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1912年11月1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的一棟海邊小屋內,有一位年僅36歲的男子去世。噩耗傳來,國父孫中山悲痛不久。五天後,孫中山在當時非常出名的報紙《大陸報》上發表了紀念這位男子的文章,“荷馬李先生的軀體不幸畸形,但他具有非凡的才智。他雖不是軍人,卻是一位很偉大的軍事哲學家,對革命問題,有卓越的見解。”

那麼這個河馬李是誰,為何孫中山悲痛不已而且還專門發文紀念?荷馬李,美國人,1876年生。少年時代起就痴迷於軍事,曾進斯坦福大學讀書,研究軍事史和政治,並開始對中國革命產生興趣。

他雖然只有一米五,但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軍事專家

但是讓人對其“刮目相看”地是他的外在形象,因為河馬李身高僅1.5米,而且還是駝背,走路都是佝僂身子,可以說其貌不揚。1904年,在一次演講會結束後,當孫中山走下演講臺時,一個個子不高、駝背的美國人向他伸出手來,“我願意和你共同奮鬥,我願意幫助你。我相信你的宣傳一定能夠成功。”

他雖然只有一米五,但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軍事專家

隨後孫中山和河馬李進行了多次深入交談,最後孫中山對身邊的人說,“雖然駝背,但人小志不小,是位軍事專家”,1910年2月,有名的“長堤計劃”。在這次會談中,河馬李向孫中山提出了很多在中國進行革命的步驟和計劃。

他雖然只有一米五,但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軍事專家

不僅如此,荷馬李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協助孫中山在美英等國開展外交工作。由於荷馬李的不懈努力和奔波,他在歐美各地為中國籌措了不少款項,這些款項大部分被孫中山用於革命時的武裝起義,如黃花崗起義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此時荷馬李正在英國倫敦,得知消息後,他立即乘英國郵輪趕往上海,並於當年12月25日抵達上海。1912年1月1日,荷馬李陪同孫中參加了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

他雖然只有一米五,但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軍事專家

完事之後突然中風。當河馬李回到美國後,於當年11月日去世。當孫中山得知這位摯友去世後,他悲痛不已。根據河馬李生前的遺願,希望自己死後能葬在中國。1968年,蔣介石把河馬李和其妻子合葬在臺灣陽明山。

他雖然只有一米五,但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軍事專家

為了表達對河馬李的敬意,蔣介石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國葬”,並親自題詞墓碑,“國父軍事顧問荷馬李將軍夫婦之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