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文字 | 文小灰 摄影 | 方舆射洪

马家渡,位于射洪县南,紧邻青龙场(青堤),与柳树镇隔涪江相望。


01

青龙场与柳树沱的交通枢纽


前不久,我们去了一趟青龙场,这里是射洪涪江西岸的最南缘,她隶属青堤乡,却比青堤古镇还要热闹。

相关阅读:

射洪这个最南边的村子,比乡镇上还要热闹

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青龙场街道


青龙场位于宽阔的涪江平原,这里的农耕条件优良,人口非常稠密,催生了与重镇柳树长达数百年的频繁经济往来。


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青龙场对岸的柳树沱


而维系青龙场,乃至整个涪江平原与柳树交流的关键纽带,就是赫赫有名的马家渡。

02

马家渡上的“镇江白塔”


在马家渡渡口的南侧,走在今天防洪堤的堤干上,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两层高的石塔。


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石塔分为3层,由上到下分别为:狮子、龙、猴子的塑像,统一面向涪江的上游方向。


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而在塔子的顶部位置,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出现了塌陷,具体雕刻的是什么形象?并不清楚。


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当地人称这座石塔为——白塔,据说建成初期,石塔的外观呈白色,因此得名。


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而关于这座白塔的由来,村民说:“白塔的位置,以前经常被涪江水冲击,非常影响附近的农业生产,这才修建起了镇江的白塔。具体的修建时间为解放前后。”


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03

百年马家渡退出历史舞台


马家渡历史悠久,清初以来就服务于两岸百姓,重要的交通、历史、人文结合点,也是周围射洪人的深刻记忆。


镇江白塔,见证射洪古渡兴衰。


青龙场对岸的柳树沱

数百年来,马家渡服务涪江两岸数万百姓出行,尤其是在90年代,这里的人流量大道顶峰,屹立于上个世纪的镇江白塔,见证了渡口的兴衰。


2018年,柳树电航桥实现初通,代替了马家渡的功能,人们不再通过渡口过河,马家渡完成历史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