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淵下的狂歡丨2019“開門紅”戰況:200億虧損換來的高增長

從《寒風割面丨縱評五大上市壽險公司2019開門紅:凜冬真的開始了》,到《盛世危言: 透過細思極恐的2018數據,讀懂2019壽險公司“開門紅”邏輯》,再到《2019財險江湖素描:九年最差業績VS人太平“三巨頭”九年最好開門紅》,近日《今日保》以上述三篇文章大膽預判了2019年的“開門紅”,無論財壽險,皆不樂觀。傳統模式作業下,保費增速越高,越危險。

內處爬坡期,外逢經濟下行階段的中國保險業必須準備度過真正的凜冬,這並非危言聳聽。日前,一份行業交流數據傳出,1月保險業的表現再度印證了《今日保》此前的判斷,情況或許更為嚴峻。

深淵下的狂歡丨2019“開門紅”戰況:200億虧損換來的高增長

超高的保費增速下,帶來的是經營情況的不理想。行業利潤下滑速度居然兩倍於保費增速。換言之,保費增速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經營惡化程度就加劇2個百分點。

本期,《今日保》將根據這份行業交流數據素描行業經營之現狀。

1

開門真的很紅:保費東來,氣勢如虹

“開門紅、開門紅,開門不紅還叫啥開門紅”,2019年的中國保險業氣勢如虹,一掃往昔低迷,開門大紅。

24%、8500億元,2019年1月行業原保費的增速與保費數字。2018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負的20%,和6852億元。正負之間44個百分點、近1700億元保費。

其中,財險保費增幅20%,壽險保費增幅達到25%。

尤其是壽險行業,2019年1月壽險實現6991億元的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5%;規模保費9631億元,同比增長28%。

2018年1月,壽險原保費同比負增長-26%,規模保費同比負增長-11.4%,直至8月才實現正增長。原保費情況更為慘烈,直至2018年底才實現正增長,且僅有0.85%。

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為萬能險大年,以其為主要業務的保戶投資款新增繳費年增幅達37%,為歷史頂峰。此後,2017年出現拐點,2018年佔比為23%。而2019年1月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佔比回升,達到27%,同比增幅40%。

2

誰拉動了財險保費:“老三家”的統治力

2019年“老三家” 合計保費達到1022億元,市場份額68%,保費增速25%。同期其他財險公司保費增速12%。2018年1月,上述兩個數字分別為21%和20%。僅一年時間,“老三家”保費增速領先其他財險公司13個百分點。

期間的猛人乃老大人保財險。2019年1月,人保財險實現保費收入543億,增速高達31%,市場份額提升3個百分點,達到36%。九年最好成績,令之回到九年前的市場份額。

同期,平安產險、太保產險的增速僅有19%,固然高於其他財險公司,但並未跑贏行業平均增速。兩者市場份額分別出現0.34%和0.13%的下滑。

3

誰拉動了壽險保費:資產負債模式歸來

深淵下的狂歡丨2019“開門紅”戰況:200億虧損換來的高增長

昨日文章《從負25%到正25%,是誰拉動了一月壽險保費的大躍進?》中,《今日保》通過分析得到結論:資產驅動負債型險企乃1月保費拉動最強勁者。

遭遇了2018年的低迷,這類險企在2019年首月重新抬頭,其1月保費增速多超100%,而其保費結構卻以保戶投資新增款交費為主,其中安邦更屬於典型,幾乎以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一己之力撐起首月規模保費,以維持現金流。其原保費跌至78名,作為曾經的萬能險大戶華夏卻在原保費排行榜中躍至第三名。

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超五成的有安邦人壽、君康人壽、信泰人壽、上海人壽、泰康養老、珠江人壽、長城人壽。兩家明天的險企,華夏人壽和天安人壽保護投資新增款交費不到三成,然而其規模保費卻實現了超150%的增幅;寶能系之前海人壽亦如此,該項保費僅佔規模保費的0.01%。

上述公司規模保費合計2700億元,而超過行業保費增速的34家公司中,其餘22家僅有700億元規模。

規模保費增速跑贏行業的壽險公司

深淵下的狂歡丨2019“開門紅”戰況:200億虧損換來的高增長

除了上述11家險企外,還有10家中資險企,13家外資險企跑贏行業均速,均在訴說著強勁的保費拉動能力。不過,與上述表格中的資產驅動負債型險企不同的是,其體量過小,拉動有限。

4

慘不忍睹的利潤:攔腰斬斷,重挫50%

氣勢如虹的保費並未換來高啟的利潤,反而帶來了利潤的腰斬。

根據交流數據,2019年1月行業淨利潤不足200億元,同比去年的近400億利潤,下挫50%。

一面是25%的保費增速,1589億元的保費增量;另一方面是-50%的利潤負增長。如此測算,保費每增長1個百分點,淨利潤就少8個億。其中,財險利潤下挫30%多,壽險最慘,利潤下滑近六成。

5

利潤低迷四大原因:

投資下滑+管理成本上升+綜合成本率高啟

利潤下滑的原因,與2018年的分析類似,即投資收益下行、賠付和手續費佣金增長、業務及管理費增長外,尚有財險行業綜合成本率的惡化。

其一,投資收益下滑超過30%。相比2018年本就已經下行的投資收益,2019年再度大幅下滑,對行業利潤的影響可想而知。這也是嚴重依賴投資收益的壽險利潤下滑的註腳。

其二,管理成本的提升。壽險的手續費及佣金上升幅度超3成,財險業務及管理費上漲則到7成。遠高於保費增速、甚至3倍於保費增速,這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經營情況的惡化。如果說財險7成增幅的業務及管理費,體現了市場競爭之走向;那麼870萬代理人的昂貴成本,即體現在了手續費及佣金方面。

其三,賠款及給付的快速增加。1月,產險業務賠款超600億元,同比增速近30%。保費增幅迅猛的健康險和意外險,賠款同比增長均超過30%,快於保費增速。

其四,作為財險的另一條腿,綜合成本率的惡化也是財險行業經營惡化的另一個原因。2019年1月,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達到102.7%,同比上升2個百分點,行業承保虧損達到26億元,同比下降400%。其中,最大險種車險面臨件均保費進一步下滑的現實中,承保迎來虧損,近9億元,同比減少13億元。

後記

為什麼保費增加的越多,虧損的越狠厲?這種情況將持續多久?經營分化趨勢下,《今日保》已經在上述三篇文章中嘗試給出答案。

資本市場的波動、轉型保障之適應期、車險風雲再起籠罩下的財險市場,皆註定了中國保險正處在爬坡期的現實。如何以經營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發展環境的不確定性,是行業值得思考的命題。

如同中國經濟半場轉換,中國保險也已經進入半場轉換。接下來,看誰忍得寂寞清秋,坐穿轉型板凳,守得雲開月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