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刀”向治污难落实问题砍去 ——看广阳区万庄镇“攻坚月”如何扭转工作被动局面

进入秋冬防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月后,面对盘桓在城市上空的霾给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带来的严峻形势,连日来,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县、乡各级主官挂帅、昼夜奋战、狠抓防控,强力开展攻坚月战役,努力扭转秋冬防被动局面的战斗氛围。市大气办《关于对市三区各乡镇、街道办秋冬防空气质量每天一排队、每日一通报和对上级检查发现问题不积极整改实施约谈问责的紧急通知》下发后,治霾压力进一步向乡镇、街道办传导,向基层群众渗透,全市各乡镇、街办处和村庄,迅速形成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民动员向污染宣战的浓厚氛围。

在全市治霾战役当中,万庄镇红霞观光园燃煤锅炉问题曾被生态环境部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两次通报,并下发督办。一时间,万庄镇红霞观光园燃煤锅炉问题成为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负面典型。

针对当前大气污染治理严峻形势,万庄镇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围绕秋冬防攻坚决战月各项工作要求,对照标准,查找短板,强化举措,全镇上下快速行动、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全面打响此次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3月5日,记者跟随万庄镇乡镇干部,深入治霾一线,记录下一个个万庄镇上下齐心的治霾镜头……

广播车——讲理讲危害

“不要放火烧荒,不要烧煤,咱们得共同营造越来越好的大气环境……”走进万庄镇柳林马坊村委会广播室,广播员正在通过大喇叭的方式,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家常话,向村民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要求与知识,引起了不少村民驻足倾听。柳林马坊村村广播员介绍,村里每天7时到9时、11时到13时、18时到20时三个时段都会进行广播。

除了大喇叭,乡镇里的移动广播车也是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的“利器”。每天,万庄镇的2台移动广播车都会在村里不同时段进行移动广播,将大气污染防治的消息传播到每家每户。

“大喇叭和移动广播车每天都会进行广播,讲理讲法,大气污染防治的消息咱百姓都记在了心里,现在正是秋冬防的关键时间,咱们要从自身做起,为了自己也为了所有人,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维护咱们共同的大气环境。”村民李宝柱说。

万庄镇环保所所长刘志勇介绍,万庄镇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向村民传递大气污染防治知识。广播车不仅讲道理,更讲大气污染的危害,让村民们了解了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也让村民们学会应该怎样做,大喇叭和广播车的形式会持续下去。

查得细——曝出老煤堆

3月5日,万庄镇干部和保安人员带着运输车来到大伍龙三村村民于振国家中,对其家中的1.5吨蜂窝煤进行清理,清点数量后统一运走。

“现在村里通了天然气,特别方便,这是三年前买的煤了,一直堆在家里没用。上次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发现了我家的煤,也对我进行了教育,我们也商议好今天来把煤处理掉,以后也不会再存在侥幸心理了。”于振国一边说着,一边清扫着地上的煤屑。

“老于不仅自己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也要起带动作用,村里如果谁家还有煤也要发动他们将煤上交,现在天然气很方便,没有必要再烧煤了。” 万庄镇政府主任科员王雪飞说。

王雪飞介绍,万庄镇将艾家务、墨其营、肖家务作为第一重点村街,由科级干部带队入村清理散煤、燃煤炉。每村派机关干部3名、安保人员10名、村街防火员10名,逐户进行清理。其他村街协同作战,135名网格员全部行动起来,深入到各家各户清散煤、清煤炉、清烟囱。经过几天努力,取得初步成果,共动用人工2000人次,车辆400辆次,共清理散煤4000余斤,收缴煤炉100余个,拔除烟囱100只。

驻厂员——真能驻得住

记者随万庄镇干部来到凯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响应重污染天气预警已经停产。该厂是万庄镇的环保标杆企业,是该镇早期安装环保设备的企业之一,记者在企业厂房内看到,多个360度摄像头直接联接广阳区大气办,数据实时传输。在对该企业进行检查后,驻厂员贾聪聪拿出工作记录向现场检查的乡镇干部汇报近日来的工作情况。

为了更好地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要求,万庄镇向该乡镇登记在册的11家企业各派驻了一名驻厂员,监督企业落实停限产的情况。

“我每天24小时驻在厂里,不定时对企业进行检查,该企业的两条生产线是每天检查的重点,并且每天做好工作日志,晚上向乡镇汇报。”贾聪聪拿着手中的工作日志说。万庄镇的11名驻厂员由镇政府直接领导,对镇政府负责,上岗前都经过了严格培训,监督企业落实停限产情况,也对企业进行服务。

说到驻厂员,凯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韩东升竖起了大拇指,“秋冬防以来,万庄镇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以技防加人防的方式对企业进行了有效监督,这对企业发展和大气污染治理来说是好事。”韩东升介绍,高压监管对企业来说是压力更是动力,促进了企业合法合规生产,作为一家乡镇企业,一定会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

摩托队——应急就是快

在万庄镇大气污染治理攻坚中,有一群特殊的大气污染防治志愿者,他们都是退伍老兵,每天骑电瓶车巡逻在万庄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一旦发现火点,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总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扑灭火点。他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兵摩托队”。

3月5日上午9时,记者随5名“老兵摩托队”队员巡查到李孙洼村村北梨树地内,见到一名村民正在点燃一小片杂草。“老兵摩托队”队员立即上前用铁锨等工具进行了灭火,并对放火村民进行教育。“不能为了自己方便就烧荒,大气污染防治是大家共同的事儿!”“老兵摩托队”成员乔振顺说。

乔振顺介绍,老兵巡逻队现在有20人,每天分成六个组与各村巡防员、网格员一起,在万庄镇进行巡逻,防止有火点出现。“现场能处理的火点,一般我们会用随身携带的铁锨挖土就地扑灭,没办法处理的火点会第一时间上报处理。咱们对这片土地有感情,对地形也熟悉,所以就做起了志愿者,一起营造更好的大气环境。”他说。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万庄镇将全镇以铁路线和采留线为界划分成4个片区,安排好由村街干部50名、安保人员100名、网格员135名、老兵志愿者20名和环卫人员构成的4支机动巡逻队伍,坚持24小时巡查,采用流动巡查为主、定点监控为辅的双重管控措施,对全镇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全网覆盖防范巡查。

万庄镇镇长许鹏飞表示,在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万庄镇各村街党支部书记签订责任状, 完善村街工作效果与工资挂钩的工作制度,对村街每日工作进行排名通报,对排名靠后的村街,进行约谈。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意识,形成干群共治的工作氛围。强化环境卫生治理相协同,围绕廊万路、城郊快速路、万潘路、纬一路等道路干线全面清除环境卫生死角死面。动用车辆25辆、人工200余名,清理垃圾、砖垛、柴草、枯枝、落叶800余立方米,覆盖裸土1000余平方米。同时,动用湿扫车2辆,全面抑尘、扬尘。在今后的工作中,万庄镇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自我加压,全力做好秋冬防攻坚月的各项工作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