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一片廢墟,為何成了國產影視劇的搖籃?

隨著影視行業的蓬勃發展,一座座影視城拔地而起,進而產生規模效應,大量的影視劇應運而生,極大程度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可能一說到影視城,人們會首先想到橫店,但真要算起來,鎮北堡比橫店更“老資格”,也更有韻味。

曾經的一片廢墟,為何成了國產影視劇的搖籃?

鎮北堡西部影城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由明城、清城、老銀川一條街等多餘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位列中國三大影視城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唯一著名影視城。

曾經的一片廢墟,為何成了國產影視劇的搖籃?

其實,鎮北堡西部影城原本只是明清時代的邊防要塞,辛亥革命後失去屯兵打仗的作用而廢棄閒置,後來被著名作家張賢亮發現,將一片荒涼、兩座廢墟打造成銀川市首家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被評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保護性開發綜合實驗基地”。

80年代以來,自謝晉導演,叢姍、朱時茂主演的影片《牧馬人》在鎮北堡拍攝成功,榮獲“百花獎”後,大導演張藝謀又在這裡執導影片《紅高粱》,獲得“柏林金熊獎”。鞏俐、姜文也幸運地從這片古堡廢墟中崛起,成為著名影星。滕文驥導演的影片《黃河謠》,又以古堡神秘魅力捧回了國際大獎——蒙特利爾金獎。在此攝製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內外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享有“中國電影從這裡走向世界”之譽。

曾經的一片廢墟,為何成了國產影視劇的搖籃?

從79萬元起家,到如今擁有近3億元資產,鎮北堡西部影城憑藉其極高的投入產出比被認為是寧夏最成功的文化產業之一,一躍成為當地炙手可熱的旅遊景點。

曾經的一片廢墟,為何成了國產影視劇的搖籃?

雖然鎮北堡西部影城靠拍電影打響了知名度,但要是沒有鮮明的影城文化作為依託,很快就會失去競爭力。

為了留住承載著歷史的文化符號,張賢亮極富洞見地收購明清時期的建築、傢俱、陳設等物品,為轉型成“中國古代北方小城鎮”奠定了物質文化基礎。

曾經的一片廢墟,為何成了國產影視劇的搖籃?

如今,西部影城不僅保留和複製了140多處在此拍攝過的電影電視場景,如《大話西遊》中的城門樓和城門洞、盤絲洞、孫悟空與牛魔王打鬥時的“天崩地裂”等一系列場景,《黃河謠》中的“鐵匠營”實景,《紅高粱》中的月亮門、釀酒作坊、九兒居室和九兒出嫁時乘坐的轎子、盛酒的大缸、碗具等,《“冥王星”行動》中的“匪巢樓”,《五魁》中柳家深宅大院實景等等,還彙集了50多項民俗項目和非遺項目,打鐵、擀氈、紡線、織布等祖輩們生產、生活的場景一一再現,有一種穿梭時光、重拾往事的錯覺。

曾經的一片廢墟,為何成了國產影視劇的搖籃?

當然,最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是那部驚豔了時光的《大話西遊》。走進影視城,《大話西遊》的拍攝場景永遠是最熱門的拍照聖地,喇叭裡也會一直播放著一段經典臺詞:“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這樣的回憶殺,恐怕無人能夠抵擋!

曾經的一片廢墟,為何成了國產影視劇的搖籃?

當夢埋葬在風雨天涯裡,回不到過去,看不到未來。這荒蕪的流年,這流離的宿命,仗劍走天涯,孤獨等天明。

曾經的一片廢墟,為何成了國產影視劇的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