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小白到10A考下CFA一級:學習最重要的是效率!

不管了,我要去學習了...

自前不久CFA成績出來後,願意分享備考經驗的熱心考生亦是不在少數。

每一份他們的心得,都將是後輩考生的寶貴財富。

前幾天,學姐收到了一份考試經驗分享,來自於高頓一位10A通過CFA一級考試的學霸小姐姐王同學。

學姐就著她的考經,給大家分享了她保研中國人民大學+CFA+FRM的學習經歷...

如今,學姐又收到了一份經驗分享。這次,是來自於正在英國某知名高校攻讀金融碩士的小哥哥梁同學。

和之前的保研人大的王同學一樣,這位小哥哥也在同時備考CFA+FRM,並且,剛剛10A通過CFA一級。

而不同的是,這位小哥哥本科學的管理專業,在金融知識功底上,可能尚不及前者,自稱是金融小白一枚。

然而,殊途同歸,小哥哥同樣通過努力,最終高分拿下CFA一級!

所以,今天呢,我們就來看看,梁同學的CFA之路,是如何一路走來的...

一、考CFA初衷

我本科是主修的是管理方向,目前在英國讀金融碩士,目前同時在備考CFA和FRM,並於不久前10A通過了CFA一級考試。

當時報考雙證,是因為之前做了很多的嘗試,比如大二時和師兄創業,和香港昌升國際集團合作,再到規劃湖南麻陽郭公坪鄉,其中都涉及到一系列的資本運作,IPO等財務方面的專業知識。

學管理學的我,那個時候深深感覺到金融相關知識的匱乏,於是決定,報考金融相關類的研究生。

在這個過程中,我接觸到了CFA,FRM這一類證書,並深刻地認識到,這兩個證書如今在國際的認可度已經非常之高,在很多名企都受到重視,可能對我今後畢業後的職業生涯很有幫助。

所以,為了今後找工作能有更多的自主權,我準備把兩個證書都考下來,於是就報名了高頓CFA+FRM雙證課程。

二、備考CFA過程

到了英國後,我的研究生課程也是非常緊張,第一次接觸國外這種教育環境也是非常不適應,小組作業,個人作業還有各種討論。

但是每天都能擠出時間來學習CFA,然後大概學習了前前後後兩個月,從一個金融小白,業餘時間學習金融CFA高頓網校課程,在十月底的時候,高頓的巔峰押題,我就達到了75%的正確率。

不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11月份的時候更加認真學習,在所有高頓的科目測試還有mock當中正確率都達到90%以上,果然考出來的成績也是接近平時訓練水平,應該說是沒什麼意外。

總的來說,這段經歷對我而言十分寶貴,不僅學習到了很多新知識,還成功的考下了CFA一級,收穫頗豐。

接下來,我還將繼續努力,爭取早日拿下CFA證書!

三、CFA學習方法

我一直覺得,學習一定要注重效率。我知道有很多人考CFA會準備6個月的時間,但是最後卻不一定會過。

歸根結底,是效率的問題。學習3小時,如果沒有效率,還不如有效率地學習1小時來的更有收穫。

我非常建議大家,合理利用平時的碎片化時間。並且,學會總結考試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我想,這是我考CFA最大的心得。

從金融小白到10A考下CFA一級:學習最重要的是效率!

1、把握碎片時間

之所以能夠短時間內高效學習,是因為採取了一套比較適合我的學習方法。

當時每天只能抽出零碎時間來學習,比如說在上學的路上,課間休息,放學的路上,吃飯的時候,還有晚上睡覺前的一兩個小時。

平時一般都用刷抖音、微信的時間全部用來看高頓網校的視頻(2倍速),每天至少能抽出總共五個小時。

其實從早上六七點開始到晚上12點,零碎時間加起來5個小時其實很容易抽出來,擠一擠就有,加上兩倍速,所以每天相當於學習十個小時以上,如果是週末脫產學習,有效學習時間可以達到24個小時以上。

2、二八法則

最高效的學習,就是把20%的時間花在80%以上出現的知識點上,集中時間,關注那些常考的知識點,簡單的事情反覆做。

我自問記憶力還可以,但是我還是遵循學習方法,舉一反三,相信熟能生巧,看到題目和知識點就是習以為常的感覺,這個時候做題的準確率就提升幾個量級,實現做題從會到對。

總結一下,簡單來說,就是會不如熟,熟不如通。

在合理利用時間的前提下,有針對性的複習,整理並熟悉重要的知識點,把這些知識點學“通”,最後多刷題檢驗自己是否學習到位,最終考過的結果便只是水到渠成。

當優秀的人更努力

以上,就是梁同學的複習經歷了。

從最初意識到自己金融財務知識的不足,到後來意識到CFA等證書對職業生涯的加分作用,小哥哥備考CFA和FRM的目的非常明確:學習金融知識,多個證書傍身增加就業自主權。

無論考CFA的初衷如何,備考這個證書過程的艱辛和最後的成功通過,都將成為他努力上進的見證。學姐預祝他,早日考下CFA和FRM,諸事順利!

所以,有一個可能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了,你是否也該好好學習了呢?

讓我們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