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股权质押情况“浮出水面” 闪崩“罗生门”后复牌的佳源国际能否迎来新生?

本报实习记者 葛晓璇 记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2019年2月1日,处在舆论风口上的佳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2768.HK,以下简称“佳源国际”)公布了2019年1月的销售简报,与此前股价的“惨淡”截然不同的是,其各项销售指标都有所增长。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1月31日止1个月,佳源国际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0.482亿元,同比增长约122%;合同销售面积约9.03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83%;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1605万元/平方米,同比增长约22%。

值得注意的是,1月30日午间,佳源国际发布了恢复买卖公告。佳源国际于1月30日下午1时起复牌,当日一度大涨22%,随后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涨6.22%,报3.93港元,全日成交额达4.37亿港元。

1月30日复牌的同时,佳源国际还披露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情况,与沈天晴密切相关。据悉,沈天晴(又名沈玉兴)不仅是佳源国际控股股东明源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源投资”)董事长,还是佳源创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源集团”)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实际上,佳源国际的股份及票据早在1月22日下午1时起就在联交所停牌。截至1月22日午间收盘,佳源国际股价报3.70港元,较开盘价4.51港元跌22.59%,市盈率3.94,总市值92.91亿元。佳源国际的股票停牌一周,也是以待刊发本次公告,因此本次公告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1月30日,佳源国际公告显示,截至目前,明源投资及沈天晴持有的公司股权为52.86%,持股量为13.54亿股。其中,9.15亿股(相当于35.73%股权)被进行抵押贷款。在被抵押的35.73%股权中,有23.74%的股权被分别质押给建银国际海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银国际海外”)及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包括6亿股用于建银国际海外质押,用于一笔1亿美元的借款,另外803.2万股股权在中金公司尚未解除质押。

另外,佳源国际有3.07亿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99%,因一笔0.2亿美元的借款,向新鸿基金融进行孖展融资。

1月23日,佳源国际也对大股东持股情况进行了部分解释。其公告指出,1月17日由于强制出售,明源投资及沈天晴所持公司股权由约55.65%削减至约51.92%。同时,佳源国际方面表示,佳源国际批准沈天晴收购物业管理业务,2019年1月21日已配发及发行佳源国际约5018.02万股代价股份予明源投资,每股作价13.73港元,且由于上述发行及配发,明源投资连同沈天晴的股权由约51.92%增加至约52.86%。

1月17日,佳源国际遭遇清仓式抛售,开盘价13.3港元/股,收跌80.62%,报2.52港元/股,较前一日收盘,市值蒸发291.28亿港元。虽然此后第二天佳源国际开盘大幅上涨,但是依旧没能恢复到暴跌前的股价。

据悉,佳源国际在1月17日股价闪崩后,当天股价缩水八成,闪崩事件也陷入“罗生门”,给业界留下诸多谜团:股价大跌是恶意做空的“黑天鹅”事件,还是企业高负债运转、资产与市值背离后的回归?闪崩当日大股东出售股票是主动减持,还是被动强平?同一实控人旗下股权分立的两家子公司佳源国际、浙江佳源集团,是否存在合作关系?另外,佳源国际曾于1月23日宣告复牌,不过3小时后便再度停牌。

事实上,在佳源国际停牌期间,公司动态依然备受关注。一方面,佳源国际体系下的公司被上交所终止发债;另一方面,佳源集团获取了两家金融机构授信额度合计100亿元。

1月28日,据上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南京新浩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申请审核发行的一宗“东兴-佳源物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被上交所中止审核。据天眼查,南京新宁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相关佳源集团有限公司。该债券计划发行规模为9.2亿元。

佳源集团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南京新宁浩属于佳源国际旗下。被上交所中止审核后,南京新宁浩要补充提交一些资料,发债后续还是会继续进行,并且认为“这也是发债中的正常现象。”

同日,在上述消息曝出之时,佳源集团官方微信宣布,1月28日,佳源集团与爱建信托、大连银行上海分行在嘉兴佳源四季酒店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获取两家金融机构授信额度合计100亿元。

彼时,沈天晴声称,佳源集团坚持稳健发展,目前公司发展稳定,经营基本面持续向好,公司的业务和发展模式也得到了各大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久前的佳源集团媒体沟通会上,佳源集团执行副总经理沈宏杰还表示,对于今年的销售业绩,佳源集团房地产业务将不再提“千亿目标”。2019年以稳健为主,受到近期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公司会下调增长目标到12%。

至此,经历了闪崩罗生门、当天股价缩水近八成之后的佳源国际能否迎来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