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位中外記者聚焦湖南代表團開放日 杜家毫、許達哲等答記者問

3月8號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湖南代表團第四次全體會議向媒體開放,吸引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新聞社、香港鳳凰衛視、香港大公文匯傳媒、路透社、日本讀賣新聞、馬裡《獨立者報》等92家中外媒體的136位記者前來採訪。

百餘位中外記者聚焦湖南代表團開放日 杜家毫、許達哲等答記者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記者在向省委書記杜家毫提問時說,2016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對湖南工作提出了“三個著力”的重要指示。這其中,擺在首位的正是“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幾年,湖南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杜家毫說,“這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之大、涉及範圍之廣,在湖南歷史上前所未有。”“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各級幹部發展觀念轉變,促進了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了高質量發展,也促進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在湖南大地上更加深入人心。

百餘位中外記者聚焦湖南代表團開放日 杜家毫、許達哲等答記者問

湖南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省份,“一湖四水”輻射全省、聯通長江,全省96%的區域都在長江經濟帶範圍內。香港大公文匯傳媒記者提問:為守護好一江碧水,湖南在洞庭湖和湘江保護與治理方面採取了哪些舉措,成效如何?杜家毫說,湖南加強長江岸線生態修復,取得階段性成效,正繼續實施好湘江保護治理“一號重點工程”,開展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

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已長期落戶湖南,今年6月,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將在長沙舉辦。馬裡《獨立者報》記者提問許達哲,本屆經貿博覽會將給非洲國家帶來哪些驚喜?湖南如何進一步加強對非經貿合作。

百餘位中外記者聚焦湖南代表團開放日 杜家毫、許達哲等答記者問

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關於湖南建設創新型省份的提問時,許達哲說,目前湖南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79萬人,在湘院士35名、湘籍院士110名,超級雜交水稻、超級計算機、超高速列車等創新成果領跑世界,北斗導航、深海鑽機等創新產品國際領先。湖南將為我國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積極貢獻力量;建設好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等,擦亮湖南創新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