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鵬股份由盈轉鉅虧逾7億 壞賬商譽齊計提或為新老闆“甩包袱”

本報實習記者 鄭娜 記者 石英婧 上海報道

日前,山東麗鵬股份有限公司(002374.SZ,以下簡稱“麗鵬股份”)發佈2018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44億元,較上年減少926.34%。

事實上,1月31日,麗鵬股份就趕著上市公司業績集體“爆雷”的大潮,發佈了業績預告修正公告。據披露,麗鵬股份在2018年三季報中預計歸母淨利潤變動區間為2000萬元~4000萬元,修正後變為-6.5億元~-8.5億元。

其中,為業績下滑作出突出“貢獻”的是麗鵬股份2014年收購的重慶華宇園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宇園林”),除了在此次集中計提大額商譽減值2.5億元~2.96億元外,還因園林業務營業收入低於預期且計提壞賬準備增加,預計對麗鵬股份2018年淨利潤影響3億元~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月26日,麗鵬股份公佈了人事變動信息,來自中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銳控股”)的孫偉厚、毛恩被聘任為麗鵬股份副總裁。其中,毛恩是現任中銳教育集團副董事長,並持有中銳控股8%股權。另據中證報報道,麗鵬股份在2018年末成立上海銳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並受讓了蘇州中銳智信教育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麗鵬股份方面,詢問公司近期的舉動是否“有意向置入中銳控股下屬的教育類資產”,其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方便透露,同時指出:“既然大股東進來了,他們是做教育的,並且做出了自己的品牌,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但具體下一步怎麼操作,還是要看公告。”

6億轉讓控制權

這一切要從2018年6月的股權轉讓說起。彼時,麗鵬股份公告稱,實控人孫世堯、霍文菊、於志芬、孫紅麗將合計所持佔11%的9651.7萬股,轉讓給中銳控股全資子公司蘇州睿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暢投資”),後者將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同時,孫世堯將其繼續持有的麗鵬股份7.6%股權所對應的表決權委託給睿暢投資行使,睿暢投資將合計取得麗鵬股份表決權比例佔總股本的18.6%。麗鵬股份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中銳控股實控人錢建蓉。據披露,此次轉讓價格為6.6元/股,共計約6.37億元。

本次權益變動之後,孫世堯繼續持有上市公司7.6%的股權,其一致行動人孫鯤鵬(孫世堯之子)持有3.37%的股份,二者與睿暢投資構成一致行動,合計控制上市公司21.97%的表決權。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簽訂的《股份轉讓協議》披露,瓶蓋及園林經營業將仍由孫世堯方面負責經營,還給出了業績承諾,即在2018年、2019年的經營業績累計不低於2017年經營業績的165%進行保障,且任一年度的經營業績均不低於6000萬元。若未實現上市公司保障業績,則孫世堯方面需做差額補足。不過,這項業績承諾在2018年7月新簽訂的《股份轉讓協議》中已經取消。

據麗鵬股份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覆顯示,“睿暢投資有意向置入中銳控股下屬的教育類資產”。中銳控股官網信息顯示,其主營業務涵蓋房地產開發與運營、教育投資與管理,旗下主要擁有中銳教育、中銳地產,其中後者已於新加坡上市。

中銳教育曾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並於2017年9月終止掛牌,從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三大板塊。記者注意到,中銳集團官網轉載了上述中證報報道,稱麗鵬股份“已開始佈局教育業務”。

雙主業業績下滑

轉讓公司控制權時,麗鵬股份方面表示“轉讓控制權是為了增強公司持續發展的能力”。麗鵬股份現階段的瓶蓋包裝業務及園林綠化業務,確實都不算理想。

麗鵬股份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12.5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2.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44億元,較上年減少926.34%。

造成業績斷崖式下挫的原因是主業萎縮和商譽減值。其中,麗鵬股份在2014年12月完成收購華宇園林,確認商譽2.96億元;根據測算,2018年預計計提商譽減值2.5億元~2.96億元。同時,由於PPP政策調整及市場整體融資收緊等因素,麗鵬股份收縮園林業務投入,收入低於預期,加上部分地方政府拖欠項目款的問題突出,應收賬款數額較大,且由於園林業務的項目應收賬款規模、賬齡發生變化等情況,計提減值準備增加,預計對公司2018年淨利潤影響3億元~4億元。

其次,瓶蓋業務受到包裝行業影響,對有關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對淨利潤影響約1億元~1.5億元。

事實上,此次讓麗鵬股份“損失”慘重的華宇園林,就是其當年為了挽回不斷下滑的業績收購而來。

2007年~2009年,麗鵬股份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同比上升22.88%、9.61%、3.0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277.93萬元、2602.89萬元、2855.72萬元,分別較上年增長67.69%、14.27%、9.71%。由此來看,麗鵬股份瓶蓋業務上市之前就已增長乏力。

2010年上市後,麗鵬股份的業績增長基本上呈原地踏步的狀態。相關數據顯示,除了2011年,公司鋁塑廠一車間發生火災致使業績同比下滑逾55%外,2010年及2012年~2014年,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019.27萬元、4117.52萬元、3783.64萬元、3135.05萬元,整體仍呈下滑趨勢。

2014年12月,麗鵬股份以約9.99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華宇園林100%股權,進軍園林業務,同時華宇園林原實際控制人湯於等人給出了業績承諾,即2014年~2016年,分別實現1.05億元、1.3億元、1.6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麗鵬股份在2014年12月將華宇園林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彼時後者“對公司整體生產和業績影響較小”。

據華宇園林審計報告顯示,其在2012年、2013年,淨利潤分別為6059.72萬元、8927.87萬元,盈利能力較好。華宇園林完成了2014年~2016年度的業績承諾,完成率分別為103.37%、101.43%、100.08%,不過,明顯“壓線”完成。

得益於華宇園林的表現,2015年~2016年,麗鵬股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86.93%、28.27%。

事實上,業績承諾期剛過的2017年,華宇園林的業績就出現了下滑。據披露,其在2017年實現淨利潤1.26億元,同比下降約25%。麗鵬股份2017年的淨利潤為9005.78萬元,同比下降42.12%。

在麗鵬股份給深交所年報問詢函的回覆中,其給出的解釋包括園林業務及瓶蓋業務毛利率下降,以及利息支出增加。其中園林業務毛利率在報告期內為15.17%,同比下降5.6%,遠低於同期鐵漢生態的25.22%、嶺南園林的28.74%。

或為教育資產“讓路”

在漂亮的業績背後,華宇園林經營性現金流實則常年為負。據麗鵬股份方面披露,2012年、2013年、2014年1~4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約為-9715.19萬元、-1.27億元、-6878.34萬元。

這一情況延續到了麗鵬股份本身。2014年,麗鵬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尚有9799.19萬元,2015年~2017年間,這一指標分別約為-2.85億元、-5.24億元、-5.25元。麗鵬股份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與本年度淨利潤存在較大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園林綠化業務具有前期墊支、分期結算、貨款回收期限長的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據麗鵬股份方面披露,截至2014年4月底,華宇園林應收賬款及長期應收款合計淨額為3.8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44.06%。事實上,麗鵬股份的長期應收款也從2015年的9.26億元一路攀升,截至2017年末,該數字增長至20.37億元,佔資產總額的31.97%。

不過,即便如此,在業務經營已出現下滑的2017年,麗鵬股份也保持著對華宇園林的期望。麗鵬股份方面在2017年年報問詢函的回覆中表示,經測算華宇園林商譽未發生減值跡象,同時其給出的華宇園林2018年盈利預測數據為1.63億元。然而,麗鵬股份在2018年業績的下滑卻主要來自華宇園林。

麗鵬股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今年現金流、利潤也不太好,也跟會計師、中介機構商議了一下,他們覺得還是可以的,就一次性把商譽計提了,以後就好好地(經營)。”

事實上,在計提大規模壞賬及商譽後不久,麗鵬股份就公佈了人事變動信息,來自中銳控股的孫偉厚、毛恩被聘任為麗鵬股份副總裁。其中,毛恩是現任中銳教育集團副董事長。另據中證報報道,麗鵬股份在2018年12月成立上海銳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並受讓了蘇州中銳智信教育投資有限公司。

如今,接盤半年,中銳控股終於在注入教育資產方面有所動作。於是,有分析認為,麗鵬股份如此“突然”大幅虧損,或是麗鵬股份的“財務洗澡”,為新實控人打造輕鬆上陣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