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溼炎熱的夏季,古人都是靠吃什麼來度過的?

潮溼炎熱的夏季,古人都是靠吃什麼來度過的?

進入三伏天有陣日子了,最近更新速度變慢我也都推鍋給了天太熱。每年熱得吐血的時候都會有人好奇一件事,古人是怎麼過夏天的啊?

其實還在讀《拍案驚奇》的時候,我就留意到了一個詞,叫做“雪藕調冰”。話是一位官家女兒說的,大意是她爹爹清正廉潔不費錢製冰,所以夏天炎熱卻也只是喝喝涼水而已。

潮溼炎熱的夏季,古人都是靠吃什麼來度過的?

這個雪藕調冰,其實就是古人為了消暑製作的食品之一。當然也有更加文藝的出處,是杜甫寫的詩句“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大意就是說公子在給大家調冰水喝,而佳人呢用冰雪涼拌新鮮的藕絲等小吃,都是夏日裡眾人遊玩時候解渴消暑的描述。

潮溼炎熱的夏季,古人都是靠吃什麼來度過的?

如果對於歷史有一定了解,就會知道古人能在夏天吃到冰並不稀奇。獲得冰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藏冰”和“製冰”。

前者比較好理解,冬天的時候把冰雪藏進挖得很深的地窖,用新鮮稻草跟蘆蓆鋪墊,把冰放到上面之後就覆蓋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然後密封窖口,待來年享用。

不過藏冰的損耗量比較大,據說基本三分之二的冰都會融化。這樣就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增加儲冰體積,除了帝王貴族基本很難承受。

潮溼炎熱的夏季,古人都是靠吃什麼來度過的?

大約在唐朝末期,工匠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了大量硝石。偶然之間他們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能使周圍的水降溫直至結冰。

全新的獲取冰塊方式開始形成,只要用兩個容器套在一起都加水,外圈水中加入硝石,內圈中的水就會逐漸凝結成冰。

潮溼炎熱的夏季,古人都是靠吃什麼來度過的?

後來古人還發現,可以用降溫結晶法或蒸發結晶發將硝石再提出來重複使用,相對來說損耗小了很多,並且需要用冰的時候隨時製取就好。

製冰法的普及讓更多古人能在夏季吃上消暑飲品,不過儘管如此呢,冰製品相對其他食物來說依然不算十分便宜,所以才有了《拍案驚奇》裡只肯喝涼水的清官。

潮溼炎熱的夏季,古人都是靠吃什麼來度過的?

吃冰的事算是解決了,但就像最近處處開啟暴曬完了換暴雨的狂躁模式,古代也會有這樣的年份,到了夏季不僅炎熱還非常潮溼。

那我想肯定會有人問啦,所以古人在祛溼方面又倒騰出了些什麼辦法,才沒有一個個變成鹹魚幹呢?

潮溼炎熱的夏季,古人都是靠吃什麼來度過的?

其實在食物方面,古人跟現代人在祛溼方法上比較接近,通常也會用到一些有助於發汗、排溼氣的食材和調料,比如說生薑、花椒、薏米等等。

室內除溼就不像現在有抽溼機了,一般薰香可以適當緩解屋內潮溼,“椒房”除了保溫也可以適當降低屋內溼度(但不是很適合夏天)。

潮溼炎熱的夏季,古人都是靠吃什麼來度過的?

不過整體來說,古代製冰技術肯定不如現在的冰箱製冷,扇子、椒房、薰香也自然比不上空調和抽溼機的效果,而且很多方法對於大眾平民來說也不是誰都能享受得起。

所以說啊,我們生活有冰箱有空調有抽溼機的現代,想吃冰西瓜想喝冰可樂隨時都有,衣服晾不幹還能烘乾,真是不要太幸福了啦。

潮溼炎熱的夏季,古人都是靠吃什麼來度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