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6句“大白话”带您读懂省检察院工作报告

检察报告年年作,但年年都不一样,年年都有新进步、新亮点、新特色。

2019年,江苏省检察院工作报告又有何不同呢?

小编认为,除了和以往一样,文字言简意赅、文风清新朴实之外,最大的特色亮点就是数据多、案例多。

而这些数据、案件、事例的背后,体现的是2018年江苏检察工作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成效。

下面,小编就用6句“大白话”带您读懂刘华检察长的报告,让您切身感受2018年江苏检察的拼搏与付出。

大白话1:

检察官是靠办案吃饭的

当你不明白检察官是干什么的时候?请先牢记这句大白话:检察官是靠办案吃饭的。所以,就检察官和检察机关而言,办案是第一位的。那刚刚过去的一年,江苏检察官的办案数量和质量又如何呢?

有数据为证: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248981件,办理刑事案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办理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案件位居全国第一

这组办案数据生动说明,检察官是靠办案吃饭的。

那么办案质量又如何呢?一句话:杠杠滴!

2018年,江苏检察的刑事无罪案件9件,同比下降30.8%,刑事案件审前羁押率34.9%,为

全国最低,体现了司法文明进步。3起精品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成为全国检察机关办理同类案件的参照案例,体现的是司法办案的高质量。

精品案件的背后反映的是检察人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8年,江苏检察队伍中受省级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26个、先进个人50名,“年度法治人物”“中国正义人物”等重量级荣誉,江苏检察官都榜上有名。

大白话2:

司法既要威严,也要有温度

刘华检察长报告中有一句话让小编眼前一亮,那就是:构成犯罪的,一个也不放过;不构成犯罪的,一个也不凑数

一个也不放过体现的是严,也即打击犯罪有力度

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2018年江苏检察全力以赴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惩处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分子,批准逮捕的2507人,提起公诉的2549人

黑恶分子即使侥幸逃得过初一,但也绝不会躲得过十五,因为,检察官有“火眼金睛”,全省检察机关监督立案71人,追加逮捕106人,追加起诉37人。同时,还查办黑恶势力保护伞案件18件24人,并向监委、公安机关移送涉嫌保护伞线索31件

一个也不凑数,体现的是宽,宽的一面是指检察机关办案也有温情的一面,秉持谦抑、审慎、善意的原则,追求办案的最佳效果。

如在办理涉企案件中,检察机关以审慎谦抑的态度准确办好每一件案件,社会关系有无修复,认定的事实是否准确,甚至先从是否不构成犯罪这一根本的定性问题上进行考虑,从“入刑”旧思维到“出刑”新理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彰显的司法文明却是天壤之别。

大白话3: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从哪里来?对检察机关的认同感从哪里来?答案就是:办好每一件案件,让人民群众在一个又一个的具体案例中去感受、去评价、去认知

今年,刘华检察长的报告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用数据、用案例说话,小编统计了一下,光报告中所引用的案例就多达42个

“昆山反杀案”中检察官通过与警方的精诚合作,在依法准确办理案件的同时,深入释法,用专业精神为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动而又形象的法治课:正义绝不向非正义低头,伸张正义者不担责

这42个案例,虽然只是江苏检察2018年办理的20多万起案件中的典型代表。但通过这些案例,把检察机关打击什么、保护什么、惩处什么、倡导什么的鲜明工作导向展现得淋漓尽致。

检察机关办案不但要讲条条,更要讲道道,要兼顾天理、国法、人情,把案件办对、办好、办巧,这些典型案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大白话4:

检察院不是单打独斗,追求双赢多赢共赢效果!

检察官不但要做公正司法的“工匠”,而且要做推进社会治理的“大师”。因为检察工作追求的效果是:双赢多赢共赢!这一点,在2018年江苏检察服务保障“三大攻坚战”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苏检察积极参与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加强了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化解积案,同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研判报告、检察建议,修补机制上的“BG”。

致富路上,绝不落下一人!

困难群众的冷暖,检察官一直默默放在心中。发现扶贫开发、灾害救济等财政补贴专项资金受到违法犯罪侵害后,江苏检察及时向省政府提交分析报告,得到省政府的重视与点赞;

未成年人有父母,但家庭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抚养,生活孤苦无依,检察机关发现后,配合省财政厅、民政厅等八部门出台相关意见,为“事实孤儿”送上成长的春风

公益诉讼,这一检察职能大家庭新增成员,有了省委的撑腰支持,在“美丽江苏”建设中大放光芒。

2018年,江苏检察通过诉前检察建议推动行政机关履职和有关单位整改1656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122件,一大批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大白话5:

转隶就是转机,回归监督本位

“没了反贪局、反渎局,检察院还能干什么?”这恐怕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的经典之问。其实这不但是广大群众心中的疑惑,也是检察机关自身在思索和探讨的一大重大课题。

检察工作向何方?很快,检察人用自信和智慧给出答案,那就是“转隶就是转机,回归法律监督本位”, 2018年江苏检察对“法律监督”这份“责任田”进行了精耕细作。

公安“老大哥”长年奋战在一线,维护社会安全可谓是劳苦功高,但难免部分案件会出现瑕疵,可检察机关拉下脸来,该出手时,同样出手!

“隔壁公司”被日益增长的案件数压弯了腰,虽然大家是英雄惺惺相惜,但判决有误,检察官照样“翻脸不认人”。

看起来这些都是“得罪人”的事,但这是检察工作的职责所在,同时大家“红红脸、出出汗”之后,感情更深,配合更好。比如在法院一心打好“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时,我们也助了力,257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犯罪嫌疑人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

大白话6:

打铁还得自身硬

检察院是监督别人的,必须要有更高的能力水平,更严的工作要求,更硬的工作作风。

从刘华检察长的报告中可以看得出,2018年江苏检察继续在“强身健体”上用力

举办全省检察机关领军人才培训班

,56名业务骨干集中三个月培训,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功”,为是为江苏检察高质量专业化发展培养一批高精尖人才。

向改革要战斗力、要检力。2018年江苏检察深化司法改革不停步,迄今为止,完成改革项目67项,改革的决心志强、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成效之显,可谓是前所未有。

推进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出台三类检察人员不同岗位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制定检察办案职权清单和职责分工;指导各地成立金融证券、知识产权、公益诉讼、职务犯罪、刑事重罪、简易程序等专业化办案组;建立检察办案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首次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选拔3名检察官充实检察官队伍。

可以说,江苏检察改革已经从前几年的“架梁立柱”阶段进入了“精装修”阶段,越来越聚焦提升高质量专业化办案水平。

作为监督者江苏检察没有“灯下黑”,敢于把刀口向内,对自己人犯错绝不手软。

2018年全省检察机关18名检察人员因为违反办案纪律和廉洁纪律受到检纪和党纪处分。

深度|6句“大白话”带您读懂省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8年,已悄然离去,江苏检察用忠诚和担当、勤劳和奉献、专业与智慧书写了检察事业发展的新辉煌和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深度|6句“大白话”带您读懂省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9年,已在脚下,为了维护好公平正义,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还会继续一起拼搏,一起奋斗!

深度|6句“大白话”带您读懂省检察院工作报告

文字 | 陈宏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