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悲情,20万苏军在刻赤覆灭,比遭重击的塞瓦斯托波尔还要多

半岛悲情,20万苏军在刻赤覆灭,比遭重击的塞瓦斯托波尔还要多

在二战中,最著名的要塞攻防战就应该的塞瓦斯托波尔战斗,但令人惊讶的是,克里木半岛苏军损失的大头却不在这个要塞中,而且在刻赤半岛上,这个半岛损失了20万苏军,于是就有人问了,为何刻赤的损失比受到重击的塞瓦斯托波尔还要多?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回答,首先是战场环境不同,塞瓦斯托波尔是属于阵地战,而且是阵地战中最难以攻克的要塞阵地战,而刻赤半岛战役是在平原进行,是属于野战,这时候的苏军,在野战能力上是完全不如德军的,尤其是面对德军坦克的突破时,基本上是毫无招架之力。

半岛悲情,20万苏军在刻赤覆灭,比遭重击的塞瓦斯托波尔还要多

第二点是部署的问题,在保卫要塞时,苏军在关键的地段都部署了大量的部队,保证可以有一条比较坚固的防线,但刻赤半岛因为苏军的部署问题,导致北部的兵力更密集,南部的兵力就相对稀松,这个弱点被德军咬住后,直接导致出现德军一打,南部苏军就崩溃了,然后牵连北部苏军也只能溃退。

第三点是苏军指挥官的问题,因为在刻赤作战时,苏联派出了梅赫利斯作为大本营的代表,当时这名大本营代表不断对军队的部署进行干预,其中苏军在南部没有大规模挖掘阵地就是因为梅赫利斯不允许这么做,这样做会让指挥官怯懦,这是因为其不断的干预,导致在防御上漏洞百出,直至最后失败。

半岛悲情,20万苏军在刻赤覆灭,比遭重击的塞瓦斯托波尔还要多

最后一点就是,德国人的战术用运得当,因为打刻赤半岛时,德军就已经准备打一次歼灭战,在完成对苏军南部阵地的突破后没有立刻停下脚步,而是快速的向北旋转,利用装甲部队的高机动性,完成对北部苏军的合围,而塞瓦斯托波尔只能一步步的挤压苏军,打不出刻赤这种歼灭效果。

从实际情况来看,刻赤苏军的败退,直接影响到苏联1942年南部的防御计划,因为原本希望在刻赤打一场胜利的战役,牵制德军的主力,但没想到非但没有牵制德军,反而使苏军自身损失数十万的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