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商”柳钢60年最佳业绩如何创造

“行商”柳钢60年最佳业绩如何创造

文 · 记者 饶恒

《国资报告》杂志2019年第1期

“行商”柳钢60年最佳业绩如何创造

2018年,六十华诞的广西老牌国企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柳钢”)经营业绩迎来了历史上最好水平,2018年1-11月已实现营业收入811亿,净利润已超102亿,创下了企业成立60年来的最好业绩,也成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史以来首家年利润超百亿的国有企业。

柳钢高质量发展成绩的背后,究竟是哪些改革举措发挥作用?

“行商”柳钢60年最佳业绩如何创造

雀儿山下十里钢城

从坐贾到行商

前几年,国内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困境,柳钢亦然。不破不立,为了求生存、脱困局,柳钢开始改革转型。

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也得益于大力变革,柳钢在2017年利润进入全国同行前十名,2018年更是创历史最好水平。

改革举措第一条是柳钢从“坐贾”到“行商”的转变。和国内多数钢厂一样,柳钢前些年也是以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以产定销,而如今转变为以销定产,生产、调度、采购等都紧紧围绕市场开展工作。

市场瞬息万变,灵活应对方能快速周转,实现更大价值。柳钢建立了产供销一体化协同战略,集团公司每月专门召开一到两次销产购的协调会,协同制定最佳的购产销组合策略方案。生产完全由销售部门确定,包括品种、产量、周期和顺序的决定,柳钢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能够按照周排产组织生产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从而实现了及时响应快速多变市场的需求和满足用户的要求,避免造成库存积压的目的。

之前,在以生产为中心的模式下,一味追求产量,一切以满负荷生产为目标,经常造成产品积压甚至爆库。销售成为龙头以后,效益优先为原则、市场为目标、客户为中心,产量不再是第一指标,销售给生产厂的要求是在实现全品种、规格的条件下以满足市场和客户要求为原则,完全按照合同订单的要求组织生产实现快速交货。通过品种规格的精细化管理、快速响应市场、满足用户的要求获得当期的最高效益,实现了柳钢整体利润最大化。

柳钢销售公司负责人举例说,生产厂生产较薄规格(1.6-1.8mm)的热轧钢卷,从产量和成本来说是降低了产量和增加了成本,单位时间产量降低百分之二三十,吨钢成本多了几十块钱,但销售的附加值每吨产品却多了几百块钱,吨钢利润比原来追求满负荷要高出不少。

与此同时,柳钢将责任制指标完成情况与职工收入挂钩,极大的促进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基于市场思维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模式下,柳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正向激励为主,并不断创新考核模式。如根据铁前单位与采购部“一盘棋”思路,在保持组织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对采购部、焦化、烧结及炼铁实行经济责任制一体化考核,既保持了生产组织上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又实现了“利益捆绑”,确保铁前系统生产组织的高效协同。根据市场情况,在保持组织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将棒型与中板厂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整体化考核促使两个单位人员调配协商的积极性和自主协商的灵活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仅凭传统经验和主观判断很难得出准确精确的生产组合效益参数。柳钢经过摸索,建立了国内钢企少有的指导产销效益与成本、效率等多效益因素组合的数学模型,每天能根据生产成本和利润的变化精益排产,以效益数据来指导生产。

柳钢销售公司负责人说,柳钢轧材能力远大于炼钢能力,使得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节奏,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最大限度缩短生产期限和交货周期,快产快销,避免无效供给。

通过效益数学模型指导生产和资源的销售区域流向,柳钢近500多个品种产品和10多个主要销售区域,在科学的指导下,哪个品种效益好,哪个区域的价格高,资源就及时流向哪里,集中到哪里,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

比如,2017年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特别是房地产领域需求巨大,柳钢抓住时机,充分发挥自身建筑材的优势,产品重心转向建筑材,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同时对两个热轧线等产能减半生产,创造了很高效益。

以往,对于资源的投放,柳钢决策层多是依据主观判断,凭感觉行事,如今,柳钢每一个产品线都有了成本和利润变化模型线,只要输入价格参数,即可实现精准决策。

比较而言,国内很多钢厂的产品价格调整机制很难适应市场变化,而柳钢销售决策层充分放权是一大特点和优势。

价格涨跌在一定范围由销售公司全权决定,每天由基层通报价格变化,并提出价格涨跌想法,从而发挥一线销售人员能动性,实现快速决策。

对于市场的敏锐掌握让柳钢逐渐形成了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根据华南地区经济结构特点和庞大市场需求,柳钢销售决策以家电用钢和建筑用钢为主、汽车及结构用钢为辅,做好中端产品并逐渐向高端迈进,做有影响力的区域型的核心钢铁生产服务商。

绿色柳钢向海转移

柳钢是柳州人引以为傲的企业,但也曾因为污染而饱受诟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柳钢顶着底子薄、装备差、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帽子,对柳州市的环境造成影响,引发了一场“要柳州,还是要柳钢”的争论。最终,结果是“既要柳钢也要柳州”。以柳钢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带头节能减排,积极治理各种污染,让以工业闻名的柳州被誉为中国最美工业城市。

柳钢累计投资70多亿元,对“三废”实施全面治理,建成节能减排设施500多台套,年环保运行费用超15亿元,环保治理集成了先进的技术,书写着现代钢铁企业与山水城市和谐相融的动人故事。

2018年1-11月,柳钢环境污染事故为零,废水集中处理100%达标,工业水重复利用率98.25%,工业废气达标排放,废渣全部回收综合利用。

“行商”柳钢60年最佳业绩如何创造

蓝天碧水间的柳钢炼铁高炉远眺。覃守超/摄

如今,绿色发展已成为柳钢发展新动力,创造出新效益。

柳钢所属强实公司已实现将柳钢炼铁高炉产生的废渣全部转化为绿色建材矿渣粉的愿景。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华南及西南地区最大的矿渣粉生产基地,生产工艺在国内外属先进水平。强实公司负责人说,无论比较国企还是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公司都是国内同类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之一。

强实公司生产的矿渣粉不仅彻底解决了柳钢千万吨工业固废无处堆放、污染环境的大难题,还变废为宝,转化为活性好、后期强度高的矿渣粉绿色建材,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从2010年开始,强实公司累计将1200万吨废渣转化为矿渣粉产品,等量替代1200万吨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用于工程建设,从而累计减少120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累计创利4亿元。

经过60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国500强企业与全球50大钢企之一。

为了顺应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践行广西推进冶金产业“二次创业”的需要,实现柳钢低成本战略和长远发展,柳钢正推进往广西沿海防城港减量搬迁。

位于防城港的广西钢铁集团原本由武钢控股,目前柳钢持股超80%,为避开同质化竞争,未来将优化缩减投资规模,力争2019年底高炉出铁。

与此同时,柳钢还收购了玉林中金不锈钢公司,形成了“一体两翼”的钢铁版图,确立以柳州本部生产基地为中心,防城港钢铁基地和玉林不锈钢基地为两翼的钢铁生产布局。

下一步,柳钢将抓住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重新回到广西,并以柳钢为主体推进项目的续建工作;抢抓自治区大力推进冶金产业二次创业,打造“一核三带九基地”的产业布局的两大机遇,致力于把柳钢打造成百年企业。

柳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世庆说,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力争在未来五至十年打造成为国内行业综合竞争力特强的钢铁企业。

“行商”柳钢60年最佳业绩如何创造“行商”柳钢60年最佳业绩如何创造
“行商”柳钢60年最佳业绩如何创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