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务学习更好

孩子做家务学习更好

孩子做家务学习更好

有的家长认为:做家务都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嘛,好好学习就行了。不做家务,专心学习,孩子的发展会更好吗?

今天找到的答案是:不会。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看起来,做家务才是走上人生巅峰的终极法则!

而事实也证明,孩子做家务学习更好

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多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中表明:

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

对于孩子来说,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

孩子做家务学习更好


即使是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让孩子做家务的重要性,但是让孩子做家务可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呢!

如果你曾经有过要求你的孩子收拾桌子或是他的玩具的经历,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一场艰难的战争,孩子对大人的要求会表现出不耐烦和抵制的情绪。这可能会使你感到与其要求他去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容易。

对父母来说,刚开始时与其说是让孩子帮忙,还不如说是给父母增加负担。但这却是培养孩子养成帮助人的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让他们发挥自信去独立完成某件工作。

让孩子做哪些家务合适?以下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可以借鉴一下:

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

  • 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
  • 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
  • 使用马桶;
  • 刷牙;
  • 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
  • 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

  • 更好地使用马桶;
  • 洗手;
  • 更仔细地刷牙;
  • 认真地浇花;
  • 收拾自己的玩具;
  • 喂宠物;
  • 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
  • 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
  • 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
  • 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
  • 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脏衣篮里。

4-5岁

  •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
  • 自己铺床;
  • 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
  • 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
  • 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
  • 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

  •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
  • 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
  • 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
  • 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

  •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

  •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
  • 帮忙洗车;
  • 吸地擦地;
  • 清理洗手间、厕所;
  • 扫树叶,扫雪;
  • 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
  • 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13岁以上

  •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
  • 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
  • 擦玻璃;
  • 清理冰箱;
  • 清理炉台和烤箱;
  • 做饭;
  • 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
  • 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
  • 修理草坪。
孩子做家务学习更好


其实,孩子更多是在体验中长大,体验越多,感受越深。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尽量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尽管孩子们会觉得做一些家务劳动是件有趣的事情,但也往往在进行一两次家务活动之后,就感到厌倦了。这个时候,家长要怎么办呢?让我们看看美国家长是如何让孩子从小就自然而然地参与并爱上家务活动的——

1、自主安排家务计划

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孩子去干,让孩子自己安排完成的计划,并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而不是随时使唤孩子。

同时,也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们做家务。作为父母,应该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

2、轮流干些活儿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最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等做完后,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这可促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3、向帮忙的孩子道谢

称赞是适于孩子的一种鼓励方式。父母还要经常告诉孩子,对他们的帮助多么感激。这种真诚的感谢会令孩子更积极地成为做家务的好帮手。

4、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诉他,他的工作对家庭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全家人一起娱乐。

5、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

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够做的家务的清单,让他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这会让他感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力。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选择的工作。

6、把任务细化,并做示范

一个整体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等),这样他才会确切地理解你的要求。

另外,父母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直到他记住为止。

7、忘记“完美主义”

对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起结果来说更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袜子不够干净,擦的桌子不够亮,不要去批评他的工作,批评会挫败孩子的自尊,更会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

如果某项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须完成得尽善尽美,那这绝对不是一项适合孩子去做的工作。

8、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工具

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给他一个小小的扫帚用来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扫干净。如果你想让他帮你收拾饭桌,那么,就只让他把吃剩的饭菜帮你拿进厨房就行了。

9、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抱怨做家务的繁琐和无聊,这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做家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认识到,帮助大人尽快做完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他一起玩。

10、不要强迫孩子

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给孩子留一个缓和的过程或一点余地。比如“我可以让你玩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你必须立刻去收拾你的书桌”这样的方式。

11、提供奖励

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助,而另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

把他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每一步骤绘制一张图表,每当他顺利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奖励他一颗小红星。当他顺利地完成整件任务,奖励他一件他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奖励。注意了,不要用金钱和物质奖励。

12、合理安排所有任务

重复做某件事会让孩子感到乏味,所以应该不断地变换任务内容。

13、给孩子发展的空间

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给他的工作,就应该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扩大他的工作范围。

比如,他已经可以熟练的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类工作,那在你的指导下,就应该让他学习如何使用洗衣机了。

所以,今天就让孩子开始做家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