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第一國:人均收入曾世界第二,如今10人中就有7個胖子

世界上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肥胖,肥胖人口中超過五億人是成年人,這一比例比1980年的時候翻了一番。尤其是富裕的發達國家,肥胖人口增加最多,幾乎每個發達國家都有所增加。

而放眼全世界,似乎只有少數國家逃脫了肥胖的魔抓,它們大多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以及南亞的國家。

肥胖第一國:人均收入曾世界第二,如今10人中就有7個胖子

那麼,如果提到全世界最胖的國家,你會首先想到哪一個?

你一定在美國影視劇裡見過很多大胖子,在過去的20年間,美國也的確是BMI(體重指數)增幅最大的國家,高度的城市化以及快餐的快速發展等,讓美國人民的體重一路走高。

但美國還遠不是最胖的國家,本文要講到的這個最胖的國家,居然超過94%的人口超重,肥胖率超過70%,從這些數據上看,放眼全球,無國可以與它比擬。

這個國家便是——瑙魯。

肥胖第一國:人均收入曾世界第二,如今10人中就有7個胖子

瑙魯是太平洋上一個島國,面積僅21平方公里,是全世界第三小的國家,僅比梵蒂岡和摩納大一點,是全世界最小的島國。人口約為1.1萬人。

瑙魯於1798年首次被歐洲人發現,當時英國的捕鯨船亨特號偶然間發現了它。在被發現之前,瑙魯的島嶼上生活著12個氏族部落。

在隨後的上百年裡,西方國家開始了在瑙魯的殖民。從1830年左右開始,歐洲捕鯨船到來,與瑙魯人進行貿易,為島上的居民提供槍支和酒精以換取魚。

肥胖第一國:人均收入曾世界第二,如今10人中就有7個胖子

結果槍支和酒精幾乎摧毀了該島,引發了10年內戰,幾乎使瑙魯的人口減少了一半。內戰結束後,酒精被禁止,槍被沒收。

1900年,瑙魯發現了磷酸鹽,這是一種在施肥時廣泛使用的礦物質。瑙魯成為當時殖民大國極為感興趣的國家。先後被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統治。日本統治從1942年開始,日本軍隊對島民的待遇很差,忍無可忍的瑙魯人還曾派出多達1200人與日軍作戰。二戰後,瑙魯被投降到澳大利亞。

肥胖第一國:人均收入曾世界第二,如今10人中就有7個胖子

瑙魯於1968年1月31日獨立,成為世界上最小的共和國。通過出售磷酸鹽,瑙魯一度成為人均收入全世界第二高的國家,生活標準達到了世界第三。這個只有1.1萬人的國家還成立一家航空公司,坐擁7架飛機,當然因為人口太少,航空公司最後沒有盈利。

不幸的是,瑙魯的經濟成就並沒有永遠持續下去。隨著磷酸鹽資源的日漸衰竭,人們失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更可怕的並在於此。

在開採磷酸鹽之前,瑙魯人自己捕魚和耕種,飲食主要包括魚、水果、椰子和根莖類蔬菜。但磷酸鹽的開採破壞了耕地,土地幾乎不可能耕種。沒有了農業,瑙魯人民無法種植維持健康飲食所需的蔬菜和水果。

肥胖第一國:人均收入曾世界第二,如今10人中就有7個胖子

大量的食物只能從澳大利亞等國家進口,但所有進口食物中,蔬菜水果只佔了5%,進口更多的是西方的快餐,炸雞和可樂成為了最受歡迎的食物。再加之磷酸鹽曾讓這個小國異常的富裕,很多當地人根本不需要工作,活動量也隨之減少,從而導致了人們體重的直線走高。

瑙魯人平均體重指數在34至35之間,比東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國家高出70%。正如文頭提到的,超過94%的人口超重,達到肥胖標準的人超過70%。

由於高肥胖率,瑙魯也是世界上成人糖尿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將31%的瑙魯人確定為糖尿病患者。在部分年齡組,這一比例甚至高達45%。

肥胖第一國:人均收入曾世界第二,如今10人中就有7個胖子

目前瑙魯政府已經意識到了該國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全民肥胖。所以,從4年前起,開始徵收了糖稅,使含糖物品更貴。磷酸鹽資源衰竭後,瑙魯人不再有太多的閒錢,所以也負擔不起昂貴的食物。

瑙魯經濟上的穩定也有助於解決肥胖問題,因為這樣才有錢進口蔬菜水果等更健康的生鮮商品。澳大利亞也正在幫助他們進口更多健康食物,澳政府在過去兩年為瑙魯提供了約2540萬美元的援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