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歷史上的牛人:識地理知天文,看秧水測未來,還會天氣預報!


閬中歷史上的牛人:識地理知天文,看秧水測未來,還會天氣預報!


閬中這墶墶自古就出牛人。

在西漢時期,閬中作為中國古天文研究中心,天文學家可是人才輩出。首推是“編制太初曆,提出渾天學說,發明通其率,確立正月為歲首,24節氣納入曆法”的“春節老人”落下閎,接著便是任文孫、任文公父子,三國時期的周舒、周群、周巨,祖孫三代天文學家(周氏祖孫所居住的街道被命名為"管星街")。今天民俗君和大家扯扯任文公這哥們!

閬中歷史上的牛人:識地理知天文,看秧水測未來,還會天氣預報!

據說這哥們師承前輩落下閎,也是落下閎的同鄉。他自小勤奮好學,智慧超群,手段甚是了得。公元前十五年、公元元年世界上相繼發生的兩次日食,就是任文公在閬中觀測記錄起來的。那時候,科學技術相當落後,全世界能有幾個人識得這些深奧的東西,可見真是牛人一個!

民俗君帶大家看看范曄在《後漢書·方術列八十二·任文公傳》裡怎麼記載這位“牛人”的:

任文公,巴郡閬中人(現四川省閬中市)。他的父親任文孫,通曉天官術和風角術。任文公小時候就學會了父親的本領,長大後在益州(西漢時四川地區為益州部,州治在雒縣(今廣漢),東漢時遷往成都)擔任從事一職。漢哀帝的時候,有人傳言越嶲郡太守想造反,流言四起。益州刺史很害怕,就派任文公和同僚五個人,表面上是到越嶲郡去檢查工作,暗地卻是探聽情報,偵查虛實。

到客舍休息的時候,突然天上颳起一陣狂風。任文公掐指一算,立刻大驚失色。他少年時就學會了風角術,能夠根據風向判斷吉凶,這時候的狂風徵兆決不尋常。他往風口一看,馬上斷定:即將有災難降臨。於是他叫同僚們趕緊跑,說:“馬上就會有禍事臨頭,再不跑就來不及了,可能死無葬身之地!”可是他的那幫哥們都不太相信他的玄龍門陣,一時猶豫不定,未搭理他。看到這個情況,任文公只好自己跑路了。過了沒多久,越嶲郡太守派出的軍隊就到了,四個同僚都被殺是,只有任文公一個人逃脫。

閬中歷史上的牛人:識地理知天文,看秧水測未來,還會天氣預報!

後來他擔任治中從事官。有一次天氣大旱,許久不下雨。有一天,任文公突然對刺史說:“五月初一,一定會發大水,這場水又大又猛,無法防禦抵擋,您趕快命令州官作好應對的準備”,那知刺史卻沒當回事。任文公只好黑起P臉各家回去準備大船、糧食和衣物。也有有一些百姓聽到這件事,暗暗做了一定的防備。到了五月初一那天卻是大太陽,明晃晃地普照大地,河溝乾涸,田地到處是一片乾旱的景象。有人告訴刺史,刺史和許多人不禁嘲笑起這個瓜娃子。但任文公卻仍然吩咐家裡人準備船和錢糧,順水離開了此地。到了午時,北方上空突然風起雲湧雲,頃刻就下起了瓢潑大雨。不一會湔水河的波濤湧起十多丈高,沖垮了城鎮的房屋和田地,淹死了好幾千人!經過這件事,任文公的佔術從此馳名天下,連首都長安都知道了這件事,皇帝特別封他為司空掾,如此委以高官,可見皇帝對他那也是相當的佩服。

閬中歷史上的牛人:識地理知天文,看秧水測未來,還會天氣預報!

這是史書最早準確的天氣預報記載。這個預報,並非猜測、占卜,而是任文公研究了四川氣候和異常天氣變化特點,把總結的經驗和當前的觀測結合起來做出的短期天氣預報。所以他“能測風雨水患,言必有中”。可見任文公預測天氣還有很多次。《後漢書》所記任文公準確預測天氣的這段文字,被四川省2016年高三下學期大聯考語文試卷選中,出題四道,可見影響之廣泛。後來《三國演義》中描述的諸葛亮準確預測天氣,借東風火燒曹軍戰船和大霧草船借箭的故事,已在任文公預測天氣兩百多年後。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任文公推算出天下即將大亂,不禁搖頭嘆息。奈何天意如此,這是定數不可避免,只能想辦法保全家人了。於是讓家人肩挑百斤重的東西,每天圍著房子跑圈圈,連續幾十天。當地的人都莫名其妙,不曉得這家人怎麼瘋的這麼有鹽有味的。後來,果然戰亂四起,到處是兵禍和流寇騷擾,逃難的人很少有人能活下去的。只有文公一家人,擔著百斤重的糧食照樣跑得飛快,逃到子公山躲了好幾年,逃脫了這場災難。

閬中歷史上的牛人:識地理知天文,看秧水測未來,還會天氣預報!

公孫述割據益州的時候,武擔山有塊大石頭突然有一天斷了。“遭噠,西州必有智士死,我將順應它(死人就是我了)。”任文公發出這樣的感嘆。自那天起,他常會聚子孫親戚,吃飯飲酒作樂,過了三月果然就病死了。以前益州有句老話:任文公,智無雙。

《任氏宗譜》記載:任文公長子任延“仕漢為南越九真太守,首言訂婚娶之禮者”,次子任光是“輔劉秀誅王莽之將,建武二年封功臣列二十八宿”。任文公“生於甲戌至卒享壽五十有一,棺葬治郡北郊外,前明褒錄鄉賢忠臣祠,追勒石碑在閬中北郊”。(民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