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对诸葛亮托孤,是真心的吗?我们被骗了好多年!

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不会有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也不能称帝,那么,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托孤"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是真心的吗?如果不是,水分又有多大呢?

刘备对诸葛亮托孤,是真心的吗?我们被骗了好多年!

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不惜举全国之兵向孙权发动进攻,惨败而归,不得已退至白帝城,将其改为永安宫,从这个名字就知道了,刘备已经不想再回成都,只想在此安度晚年,也就是说,刘备已经在为自己政治权力的转移做准备了,虽然刘备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但未完的事业还要继续下去,于是派遣使者召见诸葛亮、李严星夜来到白帝城。

刘备对诸葛亮说朕本欲汝共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途而别,烦丞相将诏书付予太子刘禅,凡事更望丞相教之,若刘禅可辅,则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叮嘱完诸葛亮后,又见了赵云,随后驾崩,时年63岁。

刘备对诸葛亮托孤,是真心的吗?我们被骗了好多年!

从刘备死后的人事安排可以看出,任命诸葛亮为托孤大臣,论经历与资质,除了诸葛亮之外,再没有人适合这个位置,可以说,诸葛亮也是看着刘禅长大的,即便说诸葛亮是刘禅的义父,也不为过。

有些学者认为刘备这一生并不相信诸葛亮,理由是诸葛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一个正式的官职都没有,只是一个军师的称号,是一个现在集团老总的私人顾问,给领导出主意,领导爱听不听都无所谓,但话说回来,在刘备获得川蜀之前,他自己啥都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又能给诸葛亮啥官职呢?只有在蜀汉政权正式建立以后,诸葛亮才被封为丞相。虽说此次刘备战败病亡,但却给诸葛亮留下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与舞台。

刘备对诸葛亮托孤,是真心的吗?我们被骗了好多年!

刘备将自己的帝位传给了长子刘禅,也知道此子成不了大器,因而需要诸葛亮的辅佐,但又担心诸葛亮日后权力过大,夺取帝位,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所以在重用诸葛亮的同时,刘备还提拔了李严,要知道李严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刘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二人能够相互牵制,以防诸葛亮一人独大,否则将来局势就不好控制了。

有人认为这说明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已经相当密切,表面是君臣,实际却是兄弟关系,但也有人认为刘备是用这句话来控制诸葛亮,将诸葛亮绑在道义之上,明着是允许他继承帝位,但实际上却不允许他这样做,如此一来,诸葛亮必须一辈子尽心辅佐太子,直到死为止。

刘备对诸葛亮托孤,是真心的吗?我们被骗了好多年!

不过也有人认为,刘备说这番话的目的还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些不是说给诸葛亮听的,而是说给刘禅听的,用来鞭策与约束刘禅,你这皇帝若是做得不好,我刘备宁可将整个家业送给别人,与其让自己的孩子败光家业,让曹魏给收拾了,还不如给诸葛亮,至少在他手里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嘱咐完后事,刘备又见了赵云,如今刘备从北方带来的老将已经所剩无几,除了诸葛亮以外,就属赵云了,从私人感情来讲,刘备见到赵云就好比见到自己两个已经死去的兄弟,其实在所有的大将中,赵云与刘禅的关系应该最为紧密。赵云曾经两次救了他的命,第一次是在长坂坡,赵云为救刚出生的刘禅,第二次是在荆州,当江东企图挟持刘禅为人质迫使刘备交还荆州的时候,因此刘备在临终前嘱咐赵云"保护好刘婵,不要辜负我"。

刘备对诸葛亮托孤,是真心的吗?我们被骗了好多年!

其实这也是刘备用来牵制诸葛亮的策略之一,如今在所有的大将中,要数赵云在军中的威望最高,而且对刘备又是忠心耿耿,如果诸葛亮真想取代刘禅的话,也只有赵云能够阻止了,由此可见,刘备对死后的人事安排可谓费尽心机,在重用诸葛亮的同时,又提拔李严、赵云限制他的权力,可谓用心良苦。要说刘备这一生,可谓历尽坎坷、最终大器晚成。他从小有雄心壮志,说得好听点,是为了剿灭曹贼、恢复汉室,说实际些,就是刘备自己想做皇帝。

刘备对诸葛亮托孤,是真心的吗?我们被骗了好多年!

在所有的北方诸侯中,刘备的实力最弱。在剿灭黄巾军起义后,别的诸侯都身居要职,唯有刘备只得了个平原县令的小官。在找不到靠山的情况下,刘备索性就单干,结果只一仗就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没办法,只得退往南方,投靠刘表,之后总算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刘禅就是在此时出生的,诸葛亮也在此时出山相助刘备。

刘表死后,刘琮继任不久就投降了曹操,于是刘备不得不再次背井离乡,一直退到江夏,幸而与孙权结盟,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从而获得了自身势力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此后刘备的事业可谓一路顺风,从荆州一直打到益州,直至汉中,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孔明的帮助,处在事业正盛的时候,刘备在夷陵被陆逊火烧75万大军,多年的基业瞬间毁于一旦。

刘备对诸葛亮托孤,是真心的吗?我们被骗了好多年!

其实,刘备创业过程和现在许多企业家一样,刚创业的时候,可谓艰难曲折,一旦走向正轨,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后,身为老板,其野心也变得自我膨胀起来,认为这一切的成功都是自己创造的,从而忽视了下属对他事业成功所作出的贡献,当拥有充足的实力与资金以后,一旦在某一方面投资错误,或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出现致命的错误,就会使得此前所积累的财富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此时老板已经进入晚年,精力与智慧已处于衰退阶段,无力回天,只得让下一代人来接替自己的重任,或者找一个职业经理人。在当今社会,无论一个企业集团多么强大,只要在某一次行动出现致命的错误,就有可能退出历史的舞台。

刘备对诸葛亮托孤,是真心的吗?我们被骗了好多年!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托孤,有几分真,几分假?不少网友认为刘备虚伪,认为自己被"骗"了好多年!大家经过分析,一定有自己的看法,欢迎留言赐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