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聚力合作伙伴共創2019

今年除了新品牌,一汽-大眾將在“聚力”之年向市場投放28款新產品。其中,奧迪品牌18款,大眾品牌8款,新品牌有2款問世……

如此密集的產品投放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將提升一汽-大眾市場競爭力,同時,給供應商體系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而說到壓力遠遠不止這些,還有電動化、互聯化、智能化等產業變化帶來的影響,並且又是在中國汽車市場整體負增長的嚴峻背景之下。那麼,一汽-大眾的供應商體系準備好了麼?如何面對?採取怎樣的行動?這些行動對整個市場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帶來怎樣的連鎖反應?不久前,筆者受一汽-大眾之邀,有機會採訪了其供應商合作伙伴大會,如上問題也一一有了答案。

新技術就在這裡誕生

一汽-大眾聚力合作伙伴共創2019

歲末召開的一汽-大眾合作伙伴大會形式獨特,首日是展示會,一汽-大眾採購部搭臺,供應商展示各自的產品。筆者大大小小零部件展參加不少,但這個展覽讓人耳目一新,因為所接觸到的一切都是新的。

在華翔展臺,他們展示了多款高級實木內飾產品,這些產品在豪華車上面,包括一些熱銷的中高級車上面,正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這家公司兼併了歐洲一家專業工廠,並將技術逐步消化吸收,目前他們的實木內飾產品全球領先。

一汽-大眾聚力合作伙伴共創2019

在上海博泰展臺,他們演示著自主研發人機交互系統,駕乘者只要說出需求,機器就會“聰明”地做出相應的反應,提供服務。筆者感覺:擁有這套系統就像是多了一位夥伴,旅途中不僅幫人解難,還能溝通相伴,甚是貼心。除了語音交互系統,他們的智能座艙、導航也描述著未來的汽車世界。

這個展會的特殊性還在於所有參展企業皆為一汽-大眾的供應商,都經歷了大眾苛刻質量標準的審核,可以說這裡相聚的是全球最強的供應商。另外,拿來的大都是面向未來的產品,展示的皆為新技術。顯然筆者看到的不僅是一汽-大眾的底氣、實力,也看到了一汽-大眾,乃至全球汽車產業的新動向。

便於供應商之間交流,採購部還在現場開闢了全天候的“論壇”,供應商走上講臺,介紹自己的新技術、新工藝,包括新的解決方案。

筆者一直認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進步關鍵看供應商。擁有這樣一批有實力、有能力、鐵心相伴的供應商,也讓我們看到一汽-大眾無可限量的前景。

逆勢增長中全面轉型

已經很清晰,汽車產業的未來一定會是電動化、互聯化、智能化。來自一汽-大眾的消息:自2019年起拓展移動出行業務的城市規模,車聯網運營、二手車週轉平臺等將不斷優化。在未來2到3年內,產品將全面裝備車聯網功能。在這個綠色驅動未來的時代裡,一汽-大眾立足可持續發展,率先引進了專為生產純電動車型的MEB模塊化平臺。依其企業戰略規劃,到2025年,產品線將擴充至近40款,新能源車型佔到產量的四分之一。同時,還將加強技術創新,建設新能源實驗室……

產業在變,一汽-大眾在變。供應商也在應勢而變。

長春英利是一汽-大眾的老夥伴,從第一款產品捷達就開始合作,伴隨著一汽-大眾發展,在成都、青島、天津、佛山都投資設廠,主要生產關鍵的鋁件,為奧迪、大眾兩大品牌供貨。其公司負責人介紹:從2016年開始,他們每年投資額高達5個億,全力以赴跟上一汽-大眾的發展。“前行之路並總不是一帆風順的,創新中我們會碰到問題,有些問題非自己力量所能解決,應我們的要求,一汽-大眾會及時派出專家來會診,幫助我們提升。通過技術創新,在質量提升的同時,我們僅2018年就為一汽-大眾節省了7000多萬元人民幣”。他接著說。

一汽富維東陽是一汽-大眾外飾總成供應商,生產供貨、質量保證、創新改善是其日常功課,他們與一汽-大眾同步發展,立足長春在佛山、天津、青島相繼建設分廠。去年,他們完成了研發中心戰略發展佈局,適應新變化、滿足一汽-大眾發展需求,今年該公司將進行汽車塑料後尾門、高強度強化漆、左右翼子板及前機蓋非金屬代替金屬等研發及量產。

一汽-大眾聚力合作伙伴共創2019

面對未知的未來,零部件行業面臨著一場前所的變革。誰是弄潮人?一汽-大眾正在行動!去年3月,一汽-大眾採購部組建了新業務採購團隊。新業務和傳統業務完全不同,有些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經過去年將近一年的摸索,一汽-大眾總結出了自己的做法和規則,在嘗試著新的商業模式。與一汽-大眾採購總監張明的交流中,他介紹:電動化、互聯化、智能化趨勢對供應鏈的影響非常大,我們幫助供應商轉型,他們轉型的同時也助力一汽-大眾的發展。“就採購體系而言,應習慣於變化,擅長於應對變化”。張明接著說。

強化互利的夥伴關係

一汽-大眾聚力合作伙伴共創2019

兩天的合作伙伴大會,除了展示會,海量的信息包括一汽-大眾總經理劉亦功站在產業、企業戰略高度的講話,各位總監與供應商面對面交流以及表彰等。在這裡筆者切身感受到了一汽-大眾供應商創造未來的能力。以及更重要的是一汽-大眾與其供應商夥伴建立起來的牢固“鏈條”關係。這種關係正在不斷加強。

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整車廠面臨各種壓力,無疑降成本是最大的壓力,簡單地將成本壓力傳遞給供應商,短時間看對整車廠貌似有利,這勢必帶來質量隱患,猶如殺雞取卵。採購總監張明說:“點子我們一起想,困難我們一起擔,技術創新的成果我們一同分享。”筆者注意到一汽-大眾供應商大會叫“供應商合作伙伴大會”,細想有深意。“我們主張開放、平等、協作。相生共贏。”張明說。

一家整車廠有數百家零部件供應商,每家供應商有幾百種零件,怎麼去管?張明認為:採購不是簡簡單單的買賣。是一個鏈,採購所承擔的日常最簡單的職責就是為生產提供服務。其實我們的採購分為三大塊,一個是生產材料(零部件)的採購,一個是服務的採購,還有對於整個項目生準過程管控。在張明看來,一定要實現數字化、IT化、系統化管控!

新年來臨,萬物更新,2018創立佳績的一汽-大眾定出了新目標,同時夯實在產能、體系、產品、用戶以及新興業務等五個方面的獨特優勢。結合十幾年採訪供應商,現場採訪了採購總監、多家供應商管理人員,筆者對一汽-大眾產品質量、創新能力、未來發展等有了全新的認識,更加充滿信心。

一汽-大眾聚力合作伙伴共創2019

汽車市場已經進入鏈條共生共贏時代,而一汽-大眾的採購鏈條越夯越牢、越夯越實。也許這恰是一個優勢的汽車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秘訣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