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股市,到底還有沒有機會,慢牛行情啟動點在哪裡?

2019的股市,到底還有沒有機會,慢牛行情啟動點在哪裡?

2016與2017年,A股中的以大盤藍籌為主的“白馬股”表現一枝獨秀,而貴价的中小創、概念股、題材股持續下跌。形成了“漂亮50”一直漂亮,“要命3000”堅持要命的奇景。當時投資人普遍認為,以分析公司基本面為基礎的“價值投資”的時代終於到了。

然而到了2018年,情況起了變化,“藍籌白馬”股全年出現大幅回調。特別是近幾個月來因高質押比率而一直讓人擔心的中小創板塊終於在多管齊下的紓困搶險之下穩定下來了。

君不見,各種績差、殼資源、ST、小盤等A股傳統活躍品種也出現大幅反彈了,股權質押大面積爆倉的危險也解除了……

這與2016年發動的“漲價去庫存”運動來解決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積壓難題是異曲同工的。

那麼問題來了,這是否就是大家關心的A股市場中大家熟悉的“風格切換”?投資人該以何種策略應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正確的投資策略

2018年不少文壇巨匠仙逝,其中一位就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泰斗金庸先生,這令我喚起了少年時期起伴我成長的許多武俠故事……其中印象比較深的一個就是“一劍走天涯”,主人公以一種劍道長期稱霸天下。

其實,我認為在資本市場也是同樣的道理。堅持正確的價值投資策略,以不變應萬變,也一定能夠長期制勝。

參照一下美國市場的相關經驗,也出現過藍籌績優股票持續上漲後出現明顯回調的階段。其實,“漂亮50”(Nifty Fifty)是美國股票投資史上特定階段出現的一個非正式術語,用來指上世紀六十和七十年代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的50只備受追捧的大盤股。

如McDonald’s(麥當勞)、 Disney(迪斯尼)、The Coca-Cola Company(可口可樂)、IBM、Gillette(吉列,已併入寶潔)、Eastman Kodak(柯達)、McDonald's(麥當勞)等至今我們依然耳熟能詳的名字。

這些“漂亮50”盈利長期增長穩定,備受投資人的追捧而被視作可以“買入並持有”的優質成長股,同時也成為美股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牛市行情的重要推動力量。由於人們認為這些公司的運作非常穩健,這些股票被認為是“一次性抉擇”股,也就是說,一旦決定買入股票,便再不用為投資理財而操心了。


2019的股市,到底還有沒有機會,慢牛行情啟動點在哪裡?


然而,長期持續上漲讓這些“漂亮”公司被顯著高估了。到1972年12月31日,美股“漂亮50”的平均市盈率高達43倍(資料來源:《戴維斯王朝》)。本身高估值,加上美元貶值、水門事件、越南戰爭等一系列因素造成股市的長期走弱,“漂亮50”進入了明顯下跌的“褪色期”。

從1972年12月31日到1974年12月31日的兩年間,50家公司的股票價格平均下跌44%,市盈率由43倍降至17倍(資料來源:《戴維斯王朝》),估值也明顯降下來了。

估值降下來之後,“漂亮50”也隨美國經濟的結構調整完成而重回上升軌道。其中的大部分在之後的40年間都為堅守著它們的投資人帶來年化10%以上的回報。

通過回顧美股漂亮50的興起、調整、再次復興,可以反覆證明了“用合理的價格買入優質公司股權長期持有,能獲得合理的長期回報”的價值投資原則。藍籌白馬股在高估值時也會面臨顯著的長期調整,投資人買貴了,長期的回報率就會不理想。因而“好的公司”也必須“以合理價買入”。

同時,回顧美國當年的漂亮50,還能得到一個重要啟示:多數經歷了歲月磨鍊的持續成長公司屬於貼近消費大眾的公司,它們的產品或服務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

考慮到中國消費領域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此類型公司同樣值得重點關注。這實際上也說明一個道理,產品聽起來平平常常、盈利模式也易於理解的公司是投資價值的重要來源。

中國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佔比高,投資策略多以趨勢博弈為主,因此市場的情緒化特徵特別明顯,羊群效應特別大。而中小投資人對回報的預期很高,總希望能把握一切風格切換的波段,頻繁買賣,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往往除了把心態搞壞外,一無所獲。

“烏龜”依舊會在股市賽跑中勝出

投資與資產管理行業中,真正能長期生存並勝出的往往是一些“笨人”,他們不懂把握市場短期的趨勢變化,只能以“價值投資”的原則,笨笨地守著一些好的公司,在市場中隨波逐流,伴隨著這些好公司共同成長。

大家一定會說,用這樣笨笨的方法就像烏龜爬行,既沒意思,回報率也不高。情況真是這樣的嗎?

我們都在小學時學過“龜兔賽跑”的課文,在此我就不重複故事了。


2019的股市,到底還有沒有機會,慢牛行情啟動點在哪裡?


價值投資的烏龜,總是不緊不慢欠缺激情。而那些趨勢型的投資人好比是白兔,跑得快,上竄下跳來勁得很。長期以來,國內個人投資者多希望自己是“白兔”,實現財富快速增長的目標。然而實際上,多數時候,烏龜是跑贏白兔的。”

一年能賺五倍的白兔投資人比比皆是,然而五年能翻一倍的烏龜型投資人鳳毛麟角。因為白兔型投資人不久就會虧損至消失無蹤,而只有保守而穩健的烏龜們能長期生存制勝。

其實,五年翻一倍的“小目標”在投資界很少人能做得到,舉世公認的“股神”巴菲特也是僅僅達到這個水平而已,然而,這樣的慢烏龜式的投資回報率,並不影響他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士之一。

實體企業的經營也一樣,近年來,一些急功近利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以股權質押融資的方式激進擴張,而融資後難以找到好的項目、好的資產來產生足夠的利潤來還本付息……

結果,股權質押融資就成為引發市場螺旋式下跌的一顆顆爆雷。

有人會說,A股熊長牛短,長期持有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但實際上,好的公司因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會讓股價即使是在熊市中也可以持續長期上漲。

事實上,在史無前例的2015股災之後,股市總體持續反覆下行,上證指數從高峰至今已經是“五折”優惠了,而當時全球估值巔峰的“神創業板”更從4000點的峰頂跌至上月最低的1100點,剩下1/4了。

然而,優質銀行、龍頭保險、名牌白酒、傳統名藥等好公司的股票價格卻陸續攀上歷史新高。成了能讓投資人穿越牛熊而立於不敗之地的有效投資工具。

長期扭曲的市場需要被理順

不少人認為現在是熊市,要通過停止IPO等人為干預手段來託市。然而,A股熊長牛短的原因不是市場失效而需要監管去人為干預,而恰恰相反地是因為干預過多而令市場機制扭曲至難以產生效用。


2019的股市,到底還有沒有機會,慢牛行情啟動點在哪裡?


在成熟市場,從無主動暫停IPO的說法;即使在我們這個極具特色的市場,過去曾9次暫停IPO,無一次能讓市場真正轉牛。相反地,如果真暫停IPO,會讓炒新、炒殼、炒概念、炒績差等的“光榮傳統”又要捲土重來……

理順扭曲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減少、甚至杜絕一切隨意的干預,讓新公司IPO與退市常態化,讓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重新起作用,從而改變讓二級市場絕大多數投資者虧損的宿命。

我們也應該欣喜地看到,證監會正在按照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統一部署,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快推動以下三方面工作,回應市場關切。

一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強上市公司治理,規範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創造條件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回購和併購重組。

二是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

三是鼓勵價值投資。發揮保險、社保、各類證券投資基金和資管產品等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引導更多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近期,科創板由國家最高領導人宣告設立,並試點註冊制,代表監管者正在積極往正確的方向推進改革,千呼萬喚的“註冊制”,看來就是由此出來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長期扭曲的市場機制將會被逐步理順,熊長牛短的宿命會被改變。

短期的炒小、炒新、炒概念、炒績差的傳統習慣再度火熱,建議就由它去吧。我堅信,秉持“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人依舊可以一劍走天涯。甚至還可以從別人的傳統炒作中獲益。

2019的股市,到底還有沒有機會,慢牛行情啟動點在哪裡?


為何?因為價值投資人的“一劍”就是:選擇好的公司,低價買入,作長期打算。

近期的績差公司重新被爆炒、導致績優公司價格低迷,則正是價值投資人低價買入的好機會。而新股爆炒,則正好是價值投資人持有好公司並積極參與打新的收穫好時節。

舉個例子,感謝我們特色的發行上市機制,先前天風證券以22倍PE高估值發行,上市後居然被熱捧至80倍的市盈率,還可以漲了300%才開板。中籤者也就輕易獲得一頓豐盛的龍蝦宴了。

2019的股市,到底還有沒有機會,慢牛行情啟動點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