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本文共2935

阅读完约5分钟

近日,A股上市公司二三四五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2018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8.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07%。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业绩不可谓不亮丽,可与业绩预告同时发布的2018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告却显示,公司还存在6.26亿的巨额“坏账”!

同时拥有高净利润与巨额坏账,二三四五的奇怪状况也受到了外界的各种关注!更有观点认为公司两大主营业务存疑,实控人、大股东、公司高管也在接连减持……公司的现状,真有看上去的那么好吗?

1

带来高净利润也带来巨额坏账

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被质疑

不得不说,在各种“爆雷”事件不时发生的2019,二三四五虽同样对商誉进行计提减值,却仍能保持如此高利润,与其主营业务“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脱不开关系。

以网址导航网站起家的二三四五,早在2015年就设立了金融科技公司,开展含现金贷业务在内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主要产品为“2345贷款王”。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据二三四五2017年报

这个2015年才开启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到2017年就已经是飞速发展,营收较上年增长866.22%,占到总营业收入比例更是达到65.42%……当时在外界看来,二三四五已是一家以现金贷业务为主业的公司。

事实上,公司在2017年猛增至12亿的的坏账,其中部分就是源于“其他流动资产”中“贷款王业务垫款”。

根据当时消息,早在2017年11月,公司就把2.69亿的2345贷款王应收款,以5千多万的折扣价格,卖给了第三方公司。在2017年12月底现金贷监管到来的时候,2345贷款王也算是从漩涡中及时脱身。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据二三四五2017年报

直到2017年底,监管下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对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的“现金贷”业务进行整顿。

政策出台,二三四五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也是锐减,根据2018年半年报,该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已降至26.83%,同比下降约六成。

2018年6月,二三四五回复深交所问询时也表示,公司严格按照政策的规定开展相关业务,截至2017年12月,公司已经停止了无场景的“现金贷”业务。

看到这里,似乎公司已经和前面那些存在风险的业务“说再见”了?

但看看最新报告中与利润一同增长的坏账来源:公告表示,二三四五拟计提其他流动资产减值准备61905.33万元,主要原因系公司报告期内开展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导致发放贷款及垫款产生的坏账所致。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据2018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告

换言之,公司6.26亿元的巨大坏账中,有6.19亿元都来自这个“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

再结合大幅增长的净利润与“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营收占比,有业内人士担忧,这是否意味着二三四五的此前现金贷业务又再次活跃起来了?毕竟,在早前的现金贷行业中流传过“只要坏账率不超过50%,就能盈利”的说法,以形容现金贷利润与坏账率双高的特点。

不管业内如何猜测,金妹儿于3月5日登录二三四五旗下APP“2345贷款王”也发现,登录APP时的全屏广告语至今仍然是“只需身份证,放款率86%”,且APP推荐的贷款产品中还存在不少年化费率远超36%的产品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二三四五APP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据二三四五APP

2

负面频出,主打产品停摆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现状如何?

事实上,即便不考虑现金贷业务是否抬头的问题,业内对二三四五的其他业务也存在疑虑。

举例而言,在2018年上半年大举增收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根据其去年半年报,互联网信息服务营业收入高达11.8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增127.95%。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根据早前介绍,二三四五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按目的分类,二三四五服务对象可分为用户和客户两个范畴。用户是免费使用网址导航、浏览器等平台进行网站信息检索的网民,是二三四五流量的源泉;客户是利用网址导航、浏览器等平台进行自身推广,并支付报酬的搜索引擎和各类网站。二三四五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通过网址导航、浏览器等平台为用户提供免费互联网信息服务、为客户提供付费分流服务以及互联网推广与营销服务。

然而近几年,有关二三四五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负面报道却是时不时就出现一把:

2018年6月,三六零于北京、武汉两地连续发起6起诉讼,诉讼称二三四五公司旗下“2345安全卫士”“2345浏览器”“2345游戏盒子”侵犯了其6项发明专利,并索赔6000万元。


2017年12月1日,国内某安全实验室披露,称一款名为“云计算”的软件,正通过各种流氓渠道大肆推广,该软件是一种纯粹的挖矿工具。而被植入“云计算”软件的电脑,则沦为挖矿“肉鸡”,大量系统资源被侵占,出现速度变慢、发热等异常现象。

“云计算”软件便是由2345公司旗下的“2345王牌技术员联盟”进行推广的。


2017年3月7日,上海网信办会同市扫黄打非办联合约谈2345导航网站总编辑,就网站存在的严重违规行为提出严厉批评,依法要求其暂停更新相关栏目并限期整改。原因网站部分栏目涉嫌违规,企图利用低俗、色情内容吸引网民的注意,增强用户粘性和浏览频率,并寻找机会让流量变现,制造相关的灰色收入。

这种情况下,二三四五2018年上半年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收入还能大增,或许离不开其曾着重押宝的区块链项目“2345星球联盟”和“章鱼星球”

公司介绍称,“2345星球联盟”运用区块链技术,基于分布式记账、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底层架构,运用公开透明的价值获取与分配算法,实现用户网络行为的价值量化及共享,将打造成为一个去中心化、可信任的网络生态世界。同时,公司推出了具有接收用户行为数据、发布生态任务、CDN加速、云存储、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挖掘等云计算功能的智能终端硬件产品

“章鱼星球”,可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推广优势,获取更多的商业价值。

彼时,二三四五还对公司含“2345星球联盟”和“章鱼星球”在内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抱有极大信心,表示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可达45%-70%。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然而随后,相关业务却出了事:有报道显示,由于涉嫌发币,二三四五逐步切割了星球联盟与数字货币的关系。章鱼星球产生的区块链生态通证——星星(STC)目前已无法在星球联盟App中查询相关信息,二三四五官网产品服务页面上,也找不到任何关于星球联盟或章鱼星球的介绍。

接下来更有报道称,2018年底有不少维权者到二三四五上海总部楼下维权,多为二三四五章鱼星球产品代理商和个人买家。维权者表示,二三四五以“能赚钱的私人云盘”为章鱼星球的卖点,吸引了大量购买者和代理商加入,但几个月来,项目几近停摆。

眼下,新公布的业绩快报并没有提及这项“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收入,不知道年报正式公布后,最终的数据能否打消外界对其的疑虑……

3

实控人股东高管连续减持38次

因减持一度“无实控人”

如果两大主营业务存在疑虑还能说“非战之罪”,毕竟别人业绩看起来是真的漂亮?可看看二三四五近几年屡遭股东减持的情况,也难怪不少投资者都对公司的未来抱有担忧了。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稍微回头梳理,自2015年开始,二三四五的大股东乃至实控人就在接连减持,年年没有中断,甚至因此出现了“无实控人”的情况。

根据此前报道,2015年5月14日至2015年6月26日,包叔平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以及竞价交易系统出售的公司股份4117.95万股股份,这段期间累计套现合计约为22.39亿元


2016年11月23日,包叔平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其本人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44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9.1亿股的2.3031%,此次包叔平套现2.27亿元。

甚至,在2017年11月1日的又一波减持后,原实控人包叔平持股比例将低于原第二大股东,公司自2017年11月2日起无实际控制人。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到了2018年,更是出现了“清仓式减持”。

有报道显示,自2018年年1月10日起,大股东一致行动人孙毅、包叔平及曲水信佳科技、庞升东先后多次减持二三四五股票,套现金额近9亿元。


还有数据显示,仅9月份二三四五就有高达8次大宗交易平台减持,占2018年大宗交易次数的一半。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此轮减持的包叔平及其一致行动人信佳科技在减持后的持股数量将低于总股本的5%,达到未来减持可不必再公告的程度。

高管方面,据二三四五减持预告,公司大股东一致行动人孙毅计划在11月19日起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383.26万股股份,属清仓式减持。同时,上市公司高管代小虎、邱俊祺、罗绘计划在12月10日起6个月内,合计减持约328万股股份。

不过,表面说是6个月,事实却是孙毅1个月内便完成了清仓,其他高管更是一周内便火速完成减持。

业务存疑、巨额坏账、减持“冠军”…业绩亮丽的二三四五,真有那么好?

据二三四五2018年12月18日公告

而这些,都发生在2018年12月12日的一波限售股解禁之前。

根据公告,公司这波解禁限售股约8047万股,占总股本的1.81%。按照12月7日收盘价3.83元/股,该部分解禁股的市值约为3.1亿元,且不包括11月19日孙毅公告减持的股份。

至此,二三四五荣获A股减持“冠军”,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月7日,二三四五已被连续减持38次……

业绩虽亮眼,却主营业务存疑,遭股东连续减持,接下来等待二三四五的,又会是什么呢?

部分内容自证券时报、北京青年报等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本报法律顾问

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 罗浩斐 律师

联系金妹儿

商务合作:028-869684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