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市場陷入亂戰,究竟哪家能夠脫穎而出?


二手車市場陷入亂戰,究竟哪家能夠脫穎而出?


近幾年二手車市場實在是熱鬧非凡,最初是背靠騰訊的人人車與紅杉資本支持的瓜子二手車展開廣告戰。起因還要從15年瓜子二手車決定從58同城脫離出來後,不差錢的“瓜子”率先在行業裡開啟燒錢戰術,燒錢之猛很多人都難以想象。當時的“瓜子”宣稱將在廣告投放上砸下10億,而且短短一年時間裡,員工數量從原本的千人翻了一倍,擁有超過兩千員工。當時整個二手車行業讓“瓜子”這個攪局者攪動的天翻地覆。無論是當時已經運營了一年,雄心勃勃的人人車,還是同年成立的優信二手車,可以說對“瓜子”這種攪局方式恨的牙癢癢。也就在這一年,二手車電商平臺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燒錢大亂戰。

隨後,人人車和優信二手車不得不倉促迎戰,紛紛開始廣告投入,尤其是人人車在廣告上不斷加碼,後來也就有了我們知道的明星對壘。瓜子二手車找來了實力派的孫紅雷,而人人車請來黃渤壓陣,可見兩家二手車平臺是卯足了力氣要好好鬥上一斗,做為吃瓜群眾可不要著急。這時候還有兩大狠角色還未出場,一個是百度,一個是阿里。像這麼熱鬧的二手車大亂戰怎麼可能少了他們兩家的身影。果不其然,百度帶著優信二手車來了,並且還推出了當年很火的“優信洗腦神曲”,隨著那一遍遍“上上上上上……優信二手車”不少人被雷到了。尤其強大的明星陣容加上強烈的背景音樂配上結巴的唱腔,實在是經典。至此除了阿里,其它“大佬們”已紛紛入局。到底是什麼樣的魅力,引這麼多大佬進入二手車市場?據估計,中國的二手車市場價值萬億,所以誰也不願意把這片市場拱手讓給他人。尤其是在賽道初期,誰若是掉隊了,想再後來者追上可就太難了。正是因為明白這個道理,大佬們才不得不入局,砸下重金支持自己的“代理人”。

當時有網友在網上喊話阿里:“三缺一啊,阿里,就差你了。”不過阿里這一等,卻足足讓大家等了兩年,直到17年底阿里才入局。以小編的智慧,很難猜測阿里在15年是因為忙著手頭的事情耽誤了,還是因為對二手車時常抱著謹慎態度,想讓那三家先試水,等自己有了權衡再入局不遲。具體是怎樣的不得而知,不過小編認為後者可能性更大。一來是阿里在大數據運用方面可以說是國際頂級,同時對於馬雲的眼光,小編也是佩服得不要不要的。綜合兩點,小編認為阿里是有意拖延入局時間。

再來說說那三家“鬥法”斗的如何了?顯然,這場鬥法大家都是輸家,不過人人車輸的有些更難看,此話怎講?之所以說大家都是輸家,這也和現在二手車交易的最大困局有關。目前二手車電商平臺始終沒有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話說,燒錢燒的很痛快,但如何把燒掉的錢利用更多渠道來賺回來,那就不知道了。三家最尷尬的事情是,雖然燒掉了大筆的資金,但缺乏“回血”的手段,賺到的錢根本不夠支付廣告費用。此外,以曾經“三家”為首的二手車平臺電商認為,線上線下結合是最合理的模式。所以線上做平臺,廣告大量燒,線下快速鋪設門店,大家紛紛急急忙忙的搶佔底盤(市場)。因為有了線下店,二手車交易的雙方才能更放心。還不止如此,為了促成更多的交易,擴大自身影響力,那自然離不開各種交易“補貼”。於是廣告費、門店運營費、交易補貼費以及人工成本,這四大開支直接令本該是輕資產的平臺電商,一下子就轉變成為重資產。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如果不能儘快盈利,熬下去所有人都會很慘。就這樣,“三大佬”開始在這片泥濘中繼續糾纏直到17年,旁觀了兩年的阿里出手了,領投大搜車正式入局。

阿里的大風車吸取的“前人(主要是前三家人人車、優信和瓜子)”的教訓,決定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這條路很簡單,做回老本行,為所有的二手車“中小企業家”服務。簡單的說,就是搭平臺,利用大數據幫你們賣車,同時用戶還能在這裡比價格。是不是很像阿里起家的老本行?以阿里的名望,大搜車很快聚攏了一批二手車中間商,而阿里的大搜車也成為了他們的代言人。不過大搜車的路可沒有阿里想的那麼容易走,雖然同樣砸下海量的廣告費,但人人車以及孫紅雷的瓜子二手車早已通過各大寫字樓的電梯廣告如魔咒一般植入人心。哪怕是優信二手車的聲望,也不是大搜車一時可以比擬的。這一點從百度的數據搜索上不難看出,不過大搜車顯然繼承阿里的“霸氣”,錢繼續讓它“燒著”,一點點將流量引向大搜車。

2018年可以說是二手車“事故”最多的一年。優信二手車是成功上市了,可上市後的慘淡,那是一把把的辛酸淚。人人車也屢屢傳出“病危消息”,從拖欠廣告費到20%門店關閉,再到幾十名員工組團維權。甚至網上還爆出人人車整出“一天3打開,早中晚各一次。”這是為什麼?打過工的想必都明白那句“好合好散,沒必要把話說得太明白。”今年年初,人人車更是興高采烈的推出合夥人制度,並且聲稱已經募集超過千名合夥人。可據網上人人車員工爆料,公司只給出了兩條路,要麼轉為合夥人,要麼大門為你敞開。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後來維權風波。不少網友對此調侃說:“怎麼才這點(合夥)人,把拖欠工資的員工全拉來怎麼也能湊個三五千的,破萬都不是夢。”其實對於人人車推出的合夥人,小編也和大眾觀點差不多,人人車揹負的重資產不是幾千個“手無寸鐵”的合夥人能夠挽救的。除非繼續有資本領投,否則人人車能否扛過這場二手車寒冬真的未嘗可知。不過以騰訊的脾氣,很大可能不會放棄人人車,除了已經投入了這麼多,現在放棄太可惜外。更重要的是,二手車市場上,自己的老對手們都來了,自己怎麼能灰溜溜的逃走呢?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小編覺得很重要,那就是無人駕駛。當無人駕駛來臨,受到衝擊最大的行業是什麼?是汽車買賣,更準確的說是新車買賣。當很多人可以更方便的搭車,花更少的錢出行時,一定會有大批二手車湧入二手車交易市場。可能有人會問了,那時誰還傻糊糊的買車啊,直接搭車不好嗎?別忘了,搭車雖然方便,但僅僅侷限在出行上。如果有一些私人物品,還是有自己的私家車更便捷一些。所以,屆時二手車市場會湧入大量二手車,而很多人也會考慮藉此機會購入適合的私家車。那時,誰搶佔了這個市場,得到的不僅僅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以及收益回報,更重要的是佔據了二手車回收產業。別忘了,即便國內消化不完二手車,還有其它的市場可以消化。即便報廢車也有很大回收價值,關鍵在於先嵌入產業鏈。

縱觀至今,二手車電商平臺沒有贏家。但今年瓜子二手車大面積在線下開店佈局,並且屢屢傳出動作,像是收購PP租車。而老對手人人車卻有些自顧不暇,很難在對瓜子二手車出手阻擊。做為三足鼎立之一的優信二手車目前正在“調養身體”階段,還在慢慢恢復。至於阿里的大搜車,始終更像是一個自顧自前行的旁觀者,看似你們玩你們的,我不參活,實則一直在旁虎視眈眈。

雖然這輪二手車市場之爭,看似漸漸偃旗息鼓,其實不難從中聞到濃濃的“硝煙氣息”。瓜子二手車不斷增加的重資產是否能幫助他們帶來市場領先優勢,還是成為他們的負擔,將它們帶入人人車的窘境。大搜車後來者居上,是否可以在接下來彎道超車,有與瓜子二手車一爭之力,其實也不得而知。如今大搜車更是頻頻陷入用戶糾紛,小麻煩不斷。優信二手車能否在納斯達克上站穩腳跟,慢慢改變現狀我們依然不得而知。至於人人車,今年能否扛過去,“病情轉危為安”依然沒有答案。那麼小編能給出的結論是什麼?這場二手車之爭,看似打了四年,似乎分出了“霸主”。可實際上,這場拼鬥也只是剛剛開始,誰能夠脫穎而出,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