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的這一劣勢,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卻也保護了蜀國數十年

通讀《三國演義》之中,我們都知道,諸葛亮為人神機妙算,一生為了蜀漢,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生忠心輔佐劉禪,在劉備病逝白帝城之後,更是謹記了劉備的遺願,為了匡扶漢室,多年來數次北伐,最後,諸葛亮因為常年征戰,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逝。

蜀國的這一劣勢,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卻也保護了蜀國數十年


都知道,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是因為蜀漢的地理位置不好,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著名詩人李白都寫過這麼一首詩。其中的一句就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由此可見,走這樣的路,簡直是比登天還要難,以此來形容蜀漢當時的條件多麼惡劣,當時諸葛亮北伐打仗,從後方調集軍需物資,等物資到達前線,耗費已經過了大半,花費的時間又長,所以,諸葛亮不得不北伐,佔據中原地區。

蜀國的這一劣勢,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卻也保護了蜀國數十年


而曹魏的地盤上,土地肥沃,產量豐富,又加上蜀漢因為關羽丟失了重要的根據地,荊州,如果有荊州,一來可以謀取中原地區,二來可以攻打東吳,可以說地理位置絕佳,但是因為荊州已經丟失,不得已諸葛亮只得屢次北伐,最後,自己累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蜀國的這一劣勢,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卻也保護了蜀國數十年


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其實非也,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雖然說對於蜀漢來說是一劣勢,但恰恰也是優勢。因為蜀道之險易守難攻,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白了就是,蜀漢攻打別人費勁,但是被別人攻打也難,因為地勢問題,完全可以依託地勢之間抗擊曹魏或者東吳,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執政,更是讓蜀漢的政權延續了四十多年,由此可見,蜀漢的這一優勢,是曹魏和東吳所沒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