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入墨,故称药墨——八宝五胆药墨

药墨

“文房四宝”之一的墨,主要用于写字作画。同时,墨也是一味药材,以药入墨,故称药墨。

古墨堪称中药珍品,中医处方名陈墨、京墨和墨汁等。药墨的性味辛、平,入心、肝经。有止血行瘀之妙,内服可治吐血、便血,外涂可止金疮出血。中医认为墨能胜赤,赤见墨止。

以药入墨,故称药墨——八宝五胆药墨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出现过多种药墨,主要有:万应锭、集锦墨、凌烟阁古墨、仿古墨、八宝止血墨、奚廷圭墨、曹素功墨和胡开文药墨等等,外形有方、圆、长条形等,按形式不同又有锭、枚、螺、量、丸和块等不同名称。其中八宝五胆药墨最有名气,曾进贡清廷为慈禧治疗背疮,由此驰名中外。

以药入墨,故称药墨——八宝五胆药墨

八宝五胆药墨

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慈禧西逃途中罹患背疮(鱼鳞病)顽疾,寻遍诸药不治,得八宝五胆药墨而愈,一时名动天下,因善治顽症、防病养生、美容功效奇绝,当时与云南白药、漳洲片仔癀称中华三大奇药之首,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文人雅士、名门闺秀皆以追遂拥有八宝五胆药墨为荣,因药源珍贵稀少,手工制作、工艺复杂、产量有限,重病患者往往只能望药兴叹,故民间流传“黄金易得而药墨难求”之说。
以药入墨,故称药墨——八宝五胆药墨

八宝五胆药墨,它含有二十二味中药,“八宝”为麝香、金箔、珍珠、冰片、犀角、羚羊角、牛黄和蟾素,“五胆”为熊胆、蛇胆、猪胆、牛胆和青鱼胆,且配有公丁香等名贵香料,以独特传统的工艺精细加工而成。它馨香扑鼻、光泽如漆、笔落金生、防蛀防腐,既是专用品,又是工艺品、珍藏品。由于这些名贵中药的“君、臣、佐、使”和有机融合,使“八宝五胆药墨”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医学证实,它具有消炎解毒、止血去痛、活血化瘀、降压镇惊、消肿软坚和防腐收敛生肌等功效;既可外用,又可内服,对各种内出血,无名肿毒和多种疔疮溃疡独具疗效。

八宝五胆药墨处方

水牛角浓缩粉 15g 羚羊角 30g 麝香 100g 冰片 100g 珍珠 120g 蟾酥 15g 牛黄 15g 朱砂 24g 牛胆 5g 熊胆 10g 蛇胆 10g 猪胆 15g 川芎 100g 青鱼胆 10g 藕节 150g 红花 70g 小蓟 150g 大蓟 150g 白茅根 400g 夏枯草 200g 牡丹皮 100g 丁香 70g

制法

以药入墨,故称药墨——八宝五胆药墨

以上二十二味,除水牛角浓缩粉外,取川芎、红花、藕节、大蓟、夏枯草、白茅草、丁香、牡丹皮加水煎煮三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其余羚羊角等十二味研成细粉,过筛,加入水牛角浓缩粉及川芎等九味的浓缩液混匀。另取明胶2500g,加水蒸化后加入荸荠粉200g,混匀, 滤过,加入上述各药以及桐油烟2000g,胶合定型,阴干,用金箔10g包衣,即得。

以药入墨,故称药墨——八宝五胆药墨

主要功效

消炎解毒,活血止痛,凉血止血,消肿软坚,防腐收敛。

适用病症

用于吐血,咳血,鼻衄,便血,赤白痢下,痈疽疮疡,无名肿毒,顽癣、皮炎、湿疹等。

用法用量

捣碎后用开水冲服,一次0.5g,一日2次,小儿酌减。外用,取适量,加水磨浓汁涂患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