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NBA球員淪為籌碼,你不知道的故事

當NBA球員淪為籌碼,你不知道的故事

在當今的NBA, 管理層不是忙著招攬巨星就是為未來囤積資產。隨著更多的球隊選擇要麼一步到位、要麼推倒重建的建隊策略,球員之間的關係變得日益疏遠。

再也沒有人去有意地組織一支球隊。去收集年輕天才的種子,用多個賽季來澆灌這些種子,經歷多重磨難,最後收穫勝利的果實。這已經成為一種例外,不再是現在的規則。

現在,你要麼需要大量的選秀權,要麼需要組建起全明星陣容。但是要實現後者的最快途徑就是燒錢。目前NBA最搶手的東西就是選秀權和薪金空間。深厚的資產積累可以為球隊謀求一個更好的明天。這就像遠方的燈塔,看得見,卻摸不著。它們是希望的象徵,代表著無可替代的未來權勢。

當NBA球員淪為籌碼,你不知道的故事

當一個團隊足夠幸運可以獲得無限潛力的新秀,故事開始。當選秀權變成真正的球員後,他們在未來可能會被視作二手車趕出停車場。他們需要立即兌現自己的天賦,否則就會被貼上垃圾的標籤。如果他們做得足夠好,能夠再簽下一份合同,他們就會變成佔用薪資空間的沉沒成本——除非他們是聯盟中為數不多的超級明星。

球星的粉絲可以被賣出無限的價值,直到無法奪冠也失去價值的球星過氣,這個想法將會被用於其他球星的粉絲。這個過程構成了聯盟的生態圈,用已有的最高價值來交換未知的可能性,反之亦然。這是NBA球隊建設的快速致富計劃。

相較於事情本身,更多的關注應該落在事情的可能性,但這也是與即時滿足有關。換句話說,這很令人困惑。但這種二元性指導著當前的管理層。當冠軍或失敗的文化產生了這種孤注一擲的心態,它在中間留下了很多剩餘的空間。它也使很多球員邊緣化。

當NBA球員淪為籌碼,你不知道的故事

職業體育是一項由一群億萬富翁經營的生意,被交易或者傳言被交易都是在這個圈子內進行的。但這不是一個夢幻的聯盟。把你的名字傳得沸沸揚揚對士氣和團隊化學反應都沒有好處。苦苦掙扎的湖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交易截止日前,球隊有一半的球員被捲進了安東尼·戴維斯的交易,但交易失敗了。

不管環境如何,仍舊有些人保留情緒,並用情緒驅動著決定。這可能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球員開始自己掌控未來。雖然要求被交易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種交易請求出現的頻率確實變高了。或許,如果球員不被單純地當作合同或籌碼,他們可能會在球隊待得更久,並對自己的球隊表現出忠誠。儘管人們對球員的自主性手足無措,但這隻適用於少數頂級球星,而普通球員正日益成為管理層和希望利用他們的明星們的棋子。

當NBA球員淪為籌碼,你不知道的故事

不斷的動盪和對超級明星的不斷追求使得團隊穩定性難以充分發揮。

球員名單的連續性(球隊中球員的變動)——籃球參考數據定義一支球隊在常規賽中由前一個賽季的球員所佔據的時間百分比——隨著時間的推移,整體上呈下降趨勢。自1976年NBA和ABA合併以來,球員名單的持續性在1991-92賽季達到了77.4%的峰值。去年,這一比例降到了61%。更深入地觀察連續性圖表,就會發現更高的連續性與團隊成功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當然,這是深入所有動物的天性。好的團隊尋求穩定,而糟糕的球隊則不斷變動。

然而在本世紀初,球隊意識到在平庸的跑步機上慢跑是非常低效的,如果不能競爭冠軍,重建則更有實際意義。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把所有東西拆掉變得如此流行。但是重建並不總是成功的,或者比預期的時間要長。如果你不想屈於平庸,能在長期的競爭中保持勇氣,展現能力,即使沒有贏得冠軍,也能帶來價值。

當NBA球員淪為籌碼,你不知道的故事

人們忘記了在新秀成長為明星的過程中,球迷也會和他們一起成長。

用五秒的時間想一想你最喜歡的球隊類型。我敢打賭這是一個你從小就在追隨的球隊。幾個賽季都能聚一起的一群人。你逐漸熟悉它們,這就像一系列養成類遊戲(pets play),你能清楚地指出球員們的個人傾向和癖好。這種情感粘度和粉絲熟悉感只會隨著時間產生。

90年代的尼克斯隊立刻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這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球隊。儘管他們從來沒有贏得過冠軍,但他們總是很堅強,總是保持競爭性。他們與這座城市及其球迷建立了聯繫。帕特里克·尤因表現突出,像查爾斯·奧克利、安東尼·梅森和約翰·斯塔克斯這樣的球員也因為在賽季中的努力而收穫了讚譽。

球迷希望他們喜歡的球隊獲勝。但他們也想在這個團隊中獲得既得利益。要做到這一點,球員和管理層之間需要發生巨大的變化。

如果當前聯盟生態系統的不斷擴張導致球員不安,那麼這是一個需要修正的系統。或許下一任精明的管理層將放棄追逐明星的做法,選擇維持球隊的核心陣容。連續性是產生化學反應的前提,化學反應則帶來勝利。與其為最終的交易儲備資產,不如著眼於長期發展和持續的團隊建設,這可能會成為新的效率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