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雷鋒軍裝照攝於瀋陽生生照相館

这张雷锋军装照摄于沈阳生生照相馆

這是雷鋒同志生前在瀋陽生生照相館拍的照片。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王迪攝

攝於瀋陽生生照相館的雷鋒軍裝照、棕色牛皮錢包、勞動用的鋤頭。

昨日,這三件雷鋒遺物亮相瀋陽市圖書館“雷鋒永恆的精神豐碑”主題展覽,該展覽將持續至本月22日,市民可免費觀展。

在昨日的展覽中,一張雷鋒的二寸標準照雖然已經泛黃,但裝著照片的紙袋上寫有“生生照相館”字樣,格外引人注意。

瀋陽雷鋒精神傳承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雷鋒的這張照片,是1962年2月17日,在瀋陽太原街和平商場對面的生生照相館照的標準軍人照。

這張照片一直由70多歲的張樹林老人珍藏。1963年8月,張樹林在瀋陽55中學畢業後,參軍入伍來到工程兵某舟橋部隊。他所在團是英雄團,他的班長王志寬是全團模範人物。1964年3月,王志寬在復員前的一個晚上,與接任班長的張樹林進行了一次長談,同時將雷鋒照片和一個陳舊的皮錢包交到張樹林手中。“這是他1962年2月17日,來瀋陽參加軍區首屆團代會時,和雷鋒一起到太原街生生照相館,每人照了一張軍人標準照。團代會結束後,兩人互送一張照片作為紀念。同時,雷鋒還將自己一個棕色牛皮錢包作為革命友誼的紀念,送給了王志寬”。在王志寬離開部隊之前,他特別將這兩件珍貴物品留給張樹林,希望他以雷鋒為榜樣,作出更大成績。從此,這兩件紀念品被張樹林珍藏。

“1962年夏天,雷鋒在瀋陽參加施工時,就是扛著這把鋤頭留下了他人生中最後一張身穿工作服的照片。”瀋陽雷鋒精神傳承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鋤頭是從雷鋒老房東艾榮普手中徵集來的珍貴文物。

艾榮普家住原瀋陽市鐵嶺縣下石碑村。1962年3月16日,雷鋒帶領運輸連四班駐紮在下石碑村,擔任瀋陽105工程運輸任務。

由於天氣太冷,領導決定他們借住在村民家中。於是,雷鋒在艾榮普家裡住了近5個月時間。由於年齡相仿,他們在短短几個月時間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就在雷鋒犧牲的那天早上要出車前,他把自己的個人物品都交給艾榮普保管。如今,雷鋒裝衣物的炕櫃、寫日記用的小炕桌、使用過的水桶和扁擔,艾榮普都精心收藏著。

瀋陽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 “雷鋒永恆的精神豐碑”主題展覽,內容包括“紀念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56週年圖片展”、“各年代媒體以雷鋒為主題進行報道的老舊報紙展示”、“雷鋒所用物品部分實物展”。

3月9日將在現有展覽內容基礎上加入“雷鋒在瀋陽”圖片50幅,內容有“1960年雷鋒走進瀋陽城的各時段照片”、“首屆團代會上的小戰士”、“雷鋒在瀋陽入黨”、“雷鋒第一次在瀋陽作報告”、“《釘子精神》起緣於瀋陽”、“雷鋒在瀋陽的戰友們”、“雷鋒團退伍官兵在瀋陽”、“瀋陽湧現出的學雷鋒先進人物”以及“活躍在瀋陽的學雷鋒團隊”等。

瀋陽市圖書館還將於3月下旬開展大型“雷鋒精神”論壇會,屆時將邀請一些專家、學者與市民探討雷鋒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