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陵都在陕西,为何他却在河南?洛阳仅存最完整的一座唐皇陵


唐朝帝陵大都在西安和咸阳,而这座皇陵却在洛阳偃师,他是唐朝皇陵中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唐恭陵。恭陵是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李弘本是太子身份,675年4月薨,年仅23岁,同年8月葬于恭陵。之后高宗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以帝王规格安葬。图为唐恭陵大门

进来大门右侧这个牌子上主要介绍恭陵的主人,地理位置,各个建筑的布局以及陵园内的精美石雕。主要石刻有华表,石马,神兽,将军等。

进来大门左侧这个牌子上主要介绍了哀皇后墓被盗以及皇后墓里出土的各种价值连城的精美文物。出土有唐蓝釉灯,唐蓝釉双龙尊,唐黄釉双龙尊,各种瓶罐以及陶俑等国宝。

这个碑大家都不陌生,所有的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都立的有这个碑。此碑2001年立,已经过去17年有余,再过几十年之后,这个碑也是文物啦。

由于是元宵节期间来到恭陵,这里是十分热闹的。小摊上的各种小吃,玩具之类的很多,把孩子们诱惑的不轻,好多都在蹦蹦床上玩耍。

恭陵石碑记,碑文是高宗亲自书写,有很高的书法造诣。不过可惜的是部分字迹有些模糊,毕竟经历了上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霜打,十分沧桑。大叔在这里独自望着石碑,看样子特别专心。远处的山丘就是皇陵主体,规模宏大,威武霸气。

很多车辆都在神道上停着,有的来这里带孩子玩耍,有的默默在感受着皇陵的气息。逝者已去,我们只能带着崇敬的心朝拜我们伟大的前人。

这个碑是关于恭陵的简介,十分详细,偃师市文物旅游局立。

此刻我很严肃的站在神道上仰视皇陵,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伤。或许是对他身世的崇拜,也或许是对他英年早逝的惋惜,又或许是对大唐帝国的向往。

庄严肃穆,威风八面的将军怒视着,以他那凶悍的表情保卫着主人的净土。

表情怪异,身材矫健的石马正在忠心耿耿的看守着主人的家园。

皇陵周围植满了密密麻麻的柏树,柏树是百树之长,象征着正气,高尚,长寿,不朽。以此代表着皇陵的经久不衰,大气长存。

这位小叔也真有雅兴,开着车,带着音响,唱着歌,我看就差吃火锅了吧!其实挺好的,吃了饭来空旷的地方释放一下压抑的心情,确实是一种享受。

皇陵的封土丘就像一座山,周围都是用夯土一层一层的堆积,呈覆斗状,直到最高顶,顶上是一个挺大的平台。我站在台阶这里,带着敬畏之心俯瞰整个陵区。

东北方向大约50米那个土冢就是太子妃裴氏的陵墓,陵墓封土当时很高,现在已经变了样。太子妃也算是命运悲惨,于孝敬皇帝毙后次年身亡。九年后被女皇追谥为“哀皇后”,葬在恭陵为孝敬皇帝陪葬。生前不能长相守,死后定会长相依。

哀皇后墓前有一间房,可能有守陵人居住吧。1998年轰动全国的文物被盗案就是发生在恭陵,发生在这座皇后陵。盗墓贼挖掘几天没有突破,竟然用炸药开口,把墓内文物洗劫一空。最后经公安机关日夜奋战,终将所有文物如数追回,这些文物全部被评为国宝。而这11名犯罪分子已被执行枪决,执法地点就在恭陵,算是还皇后一个公道吧!

陵园内四角有四个角楼,东北方向杂草丛生的地方就是角楼遗址之一。刚开始我以为是陪葬墓,直到我顺着外墙走了一圈才发现那是角楼。不过,由于时间或者人为的关系,角楼只剩一堆土。


现在我的位置是正西方向,从这个地方看皇陵最完美。恭陵布局是坐北朝南,南边是正大门,柏树相当多,挡着根本看不完整。从西边看最直观,真的是特别特别大,霸气十足,辉煌亮丽。

西南方向灯杆处的土堆也是其中一个角楼遗址,比东北角那个角楼保存的完好,可能是因为离正门近的缘故吧。为了使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谨请各方面专家能够对这些角楼遗址进行复原,把路面重新铺设。

华表又叫望柱,在古代有提醒帝王勤政爱民的作用,其实就是代表着帝陵的威严。它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仅是标志,更是象征着我们中华名族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