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

如果用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

完成一件自己追求的事业,

你会选择做什么?

她,78级北大学子,独立作家、制片人张曼菱

选择“从历史中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抢救、研究、传播西南联大的历史资源。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张曼菱

独立作家、制片人、中国教育史研究者

张曼菱,上世纪八十年代

就带领北大4000余学生

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

时代最强音

她是改革开放后

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华人女性

她曾参加北大的民主竞选

曾批评李泽厚《美的历程》

顾及篇章均衡,弱化了明清人本思想

曾以小说作为论文,导师谢冕给予最高分

……

她是北大“狂妄的78级”卓越代表

也是北大人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精神的

守护者和践行者

正因如此,她曾受季羡林嘱托

完成《北大回忆》的写作

也曾被钱理群慨叹:

“今天的未名湖畔

不仅没有朱光潜一样的先生

也没有张曼菱一样的学生。”

1998年,张曼菱回到家乡云南

成为西南联大史料的抢救者和研究者

十多年来

她跨越海峡两岸,寻访联大校友约120位

希望把西南联大这段历史

用故事的方式,讲给后人

2003年,她录制并出版历史文献片

《西南联大启示录》

2013年,她撰写出版

《西南联大行思录》

目前她还有一部尚未完成的纪录片

《西南联大台湾行》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为何她如此钟情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又有怎样的魅力

召唤这位78级北大学子

为之奋斗一生?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

西南联大

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里大师云集,学脉传承

更有“西南联大精神”启示世人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由三校组成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

三校在日寇燃起的战火中南迁

1937年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后迁至昆明

于1938年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这所成立于抗战时期的联合大学

汇聚了国内一流教授

梅贻琦校长尝言: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梅贻琦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

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著名教授有:

刘文典、闻一多、朱自清、杨振声

唐兰、罗常培、罗庸、游国恩

浦江清、王力、吴宓、叶公超

陈福田、莫泮芹、柳无忌、闻家驷

钱锺书、吴达元、陈寅恪、钱穆

郑天挺、向达、雷海宗、姚从吾

皮名举、张荫麟、吴晗、冯友兰

汤用彤、金岳霖、冯文潜、沈有鼎

沈从文、容肇祖、贺麟、陈达、潘光旦

陈序经、吴景超、李景汉、费孝通

陈岱孙、燕树棠、张奚若、钱端升等;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名家有:

江泽涵、杨武之、陈省身、华罗庚

许宝騄、姜立夫、赵访熊、饶毓泰

郑华炽、吴有训、周培源、赵忠尧

张文裕、赵九章、吴大猷、王竹溪

任之恭、曾昭抡、杨石先、黄子卿

李继侗、陈祯、吴蕴珍、沈同、施嘉炀

叶企孙、陶葆楷、庄前鼎、刘仙洲等。

这些人在当时的

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

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

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研究领域

都是如雷贯耳、举足轻重的人物

西南联大可谓一流学者云集

这所在抗战时期成立的大学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

据统计,1938年至1946 年

先后在西南联大

就读学生约8000人,毕业生2500余人

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一流科学家

首次华人诺奖得主

李政道、杨振宁

两弹一星元勋

屠守锷、郭永怀、陈芳允

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

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

邹承鲁、钮经义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黄昆、刘东生、叶笃正、于敏、郑哲敏、吴征镒

首批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5位华裔

陈省身、林家翘、杨振宁、李政道和吴健雄

除了吴健雄出自中央大学

前4人均为西南联大师生

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位院士

西南联大有26人

最年轻的3位院士

陈省身、许宝騄和华罗庚

均为西南联大师生

195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部委员中

出身于西南联大的有118人

占学部委员总数473人的24.9%。

两院院士中,西南联大师生占了164人

西南联大还培养了

任继愈、赵宝煦、殷海光

王浩 、邹谠 、汪曾祺等

一批杰出的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校歌

《满江红》

词:罗庸、冯友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校歌

来自知识分子

00:0001:56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老学长们的心里话:我和西南联大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李政道

西南联大学生,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青年李政道怀揣浙大导师的一封推荐信来西南联大寻找导师。物理学界著名大师吴大猷发现了这位物理奇才,与许多教授一起,悉心培养。

李政道说:

“联大对我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一个大转变,虽然我在联大就待了一年……在考试的时候,虽然算是二年级,实际上我三年级、四年级的课都完成了。”

“联大的教育我觉得是非常成功的,学生虽然很少,最后出来的人才很多。联大对我的深刻影响,可以说是我一生的扭转点。”

李政道一生视联大导师吴大猷如同父亲:

“吴先生,当时可以说是1945年一直到现在,五十五年,我们从师生的关系到很深厚的朋友的感情。”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费孝通

西南联大教授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我的学术生涯、学术生命,可以说是从云南开始的。我们社会学注重实地调查,当时国内还不大懂。我们就带回来,开始实际地同人民接触。从实际生活里边出理论,总是最自然的。从实际里边得到知识,从知识里边提炼出理论,来帮助人民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陈省身

西南联大教授、著名数学家

二十世纪世界最重要的

微分几何学家之一

“西南联大在中国高等教育方面和其他大学不同的就是:从教授到学生层次都高了一点。所以面貌和其他大学有一个基本的不同。而西南联大三校能够合作,就是因为它有很多好的教授,教授之间互相又很佩服的。”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王希季

西南联大学生、中国火箭之父、两弹一星元勋

“在西南联大,刘仙洲先生教我机械学。有一次考试他出了一个题目,他在题目的后面要求准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结果,我把这道题都算了,我这道题什么都对,就是没有准确到第三位。刘先生给我这道题零分。这个事情对我的冲击非常大,让我认识到,做一件事情就必须把你做事情的要求,或者你的目标,要考虑得非常清楚,非常认真。不然的话,好像是对了,结果没有达到最后的要求。”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杨振宁

西南联大学生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西南联大当时没有烧开水的设备,一天喝水怎么办,就去坐茶馆……黄昆、张守廉跟我……常常坐一个半钟头,高谈阔论。

有一晚上我们坐在茶馆里头,三个人辩论哥本哈根的解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在茶馆没讨论完,一路走过去,一直讨论到昆华中学……

到10点钟灭灯了,我们躺在床上还在辩论。

最后起来把蜡烛点了,把一本海森堡写的小书,叫做《量子力学的意义》,把那书拿出来翻其中关键的几段,我们念完,然后再讨论,看看我们懂了没有。”

“我常常跟研究生说,研究生在念书的时候所学到的东西,多半情形下,是从同学那儿学到的,不是从课本上,也不是从老师那儿学到的。因为同学之间的辩论,可以真正地深入。”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赵宝煦

西南联大学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政治学家

当代中国政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

“在昆明恋爱,在昆明结婚……是我一生里头,对我最重要的时间,也是最年轻的时候,最自由,满脑子充满幻想,充满了梦的这个时间,是在这个时候度过的。”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朱光亚

西南联大学生、核物理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

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

“我1942年转学到西南联大。一年级的时候,是在重庆大学,我是慕名而来的。在联大三年,受到的教育很大,不仅是物理学专业的知识。那样的环境、气氛是令年轻人非常垂青的。”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邹承鲁

西南联大学生、生物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西南联大的传统就是:越是普通的课,越是高级老师教。系主任就教普通化学。我上普通物理,是吴有训教;微积分,是杨武之教,他是杨振宁的父亲。反正越是普通的课,越是名教授。”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梅祖彦

西南联大学生、梅贻琦之子

清华大学教授

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名校,能够考入,不见得可以毕业。

“现在的人们只盯着那些著名的人才,不符合联大整个的学生情况……西南联大前后名册上有名字的有八千人,但是拿到西南联大文凭的只有两千人……西南联大有个规定,你课程不及格,不得补考,必须重修。不及格的分数达到多少,就要除名。你必须学到一百三十二个学分才能毕业……”

“另外,西南联大非常重视体育,如果你有体育课八次缺席,这一学期体育课就不及格。八个学期的体育课,一个学期都不能差,差一个学期,到毕业的时候不让毕业,留下来就是上体育课。”

“那些莘莘学子、流亡学生,跑那么远来读书,成绩要是不好,学校说开除就是开除,让你退学就是退学。它还是很严格的,它并不放宽标准。”

“联大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跟当时的体制有关系,那个时候学校聘请教授基本上就是自己直接联系,双方同意就请来了。所以教授有什么特点、个性或者是什么主张,学校不加任何的要求、限制。学术上,它汇集了当时国内能够请到的最好的人才,也带来各种各样的思想,学术上的思想、文化上的思想。这也是大家总觉得西南联大精神生活还是很丰富的一个原因。因为没有限制,没有千篇一律的这种情形。”

一位北大“狂妄的78级”,为何倾注十余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校友

西南联大的老学长们曾在国难当前时,

切磋砥砺,钻研学问,传承学脉,

他们还有什么故事?

西南联大在战火中还经历过哪些坎坷命运?

西南联大的精神究竟是什么?

自1937年11月1日

(西南联大校庆日)

至今

西南联大建校已近80周年

《知识分子》有幸邀请

独立作家、制片人张曼菱女士

为大家分享西南联大不为人知的往事

以期对今天有所启迪

活动详情

活动主题

与西南联大的学长们对话

主讲人

张曼菱

独立作家、制片人、中国教育史研究者

活动时间

2017年6月8日下午14点-17点

活动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1911咖啡厅二层

主办方

知识分子

承办方

清华大学学生西南联大精神研究会

报名方法

《知识分子》公号(ID:The-Intellectual)留言

“西南联大+单位+手机号码”,

你将有机会受邀参加现场活动

(仅有30个名额,报名从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