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民:小修小補自稱“重大突破”,急功近利的科研要不得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原院長周健民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交了題為《科技創新應該摒棄浮誇迴歸理性》的發言,建議對不同領域、不同科研性質的單位和個人實行分類評價,避免只以人才頭銜、論文、專利、項目經費數量這些表觀的指標作為評價標準。

周健民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科技進步有目共睹,中國的快速發展與我國良好的教育和科技基礎是分不開的。我們具有的引進、消化、吸收、集成、再創新方面的能力使我國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建成了完備的工業體系,為今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出於對中國發展的恐懼,正千方百計地限制技術輸出,防範中國科技發展,阻撓中國經濟從中低端向高端邁進。他們對中國高新企業的限制、圍堵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我們在原始創新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新時代呼喚著國家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

周健民認為,我們在原始創新能力上的不足,除了發展的時間不長外,還在於科技界以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潮。我們習慣於快速的引進,習慣於跟班式的研究,習慣於表觀數據的評價。這些方式在改革開放初期和中低端技術階段是無可厚非的。但當我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成為西方發達國家限制、甚至是重點打擊對象的時候,還沿襲著這些方式就會貽害無窮。現在中國的論文數量、發明專利數量都是世界第一了,但如果靜下心來分析,就會發現不管是基礎研究的理論、還是重大技術的突破,都少有自己獨創的東西。所謂的緊跟國際熱點,只不過為國際前沿理論作無關緊要的修補,有一點進展便自稱“重大突破”、“國際領先”,這種急功近利的科研模式看起來很繁榮、很熱鬧,卻與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方向背道而馳。現行的對創新標準的理解和評價,就是看誰發表的文章多和獲取的專利多。研究人員有了論文就帶來各種“人才”頭銜,就能獲得更多項目,就可以待價而沽。不少人對名利的追逐完全掩蓋了科學的本真。正因如此,大家都靠向容易發論文、論文影響因子高的領域,而跑偏了方向,忽略了長期的堅守,搞亂了整個科學體系。

周健民提到,沒有基礎研究的長期積累,就不可能有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就會受制於人。試想如果有多個像潘建偉這樣的研究團隊,有多個像華為這樣的創新企業,國外又有誰能夠封鎖得了我們呢?在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科技創新應該摒棄浮誇,迴歸理性。

為此,周健民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正確理解科研規律。科技及科技管理部門和人員都應遠離急功近利思想,摒棄浮誇作風,讓科技創新活動真正迴歸理性,立足長遠,合理佈局,腳踏實地,奮力前行。

二、重視基礎研究。大幅度提升基礎研究投入,改變只以項目形式投入的方式,擴大穩定投入的比重,讓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人員能靜下心來做研究,而不必花費大部分時間用來跑項目、寫申請。

三、改變現行評價體系。要按科研規律,對不同領域、不同科研性質的單位和個人實行分類評價,避免只以人才頭銜、論文、專利、項目經費數量這些表觀的指標作為評價標準。對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要放寬評價週期,去除項目經費數量的指標,重在理論創新和創新潛力及未來影響。對技術應用要突出技術引領作用和應用效益。對基礎研究,應以國際同行評價為主;對應用研究,應以市場評價為主,徹底改變我國科技“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現象。

四、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強化國際合作是打破科技封鎖、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要擴大開放和交流,讓更多有能力的科學家走向國際舞臺,融入世界科技前沿研究當中;要打造國際平臺,吸引國際一流科學家來華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