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能源外交 察哈爾和平對話2017在河北尚義舉行

畅谈能源外交 察哈尔和平对话2017在河北尚义举行

韓方明主席在和平對話會上致辭 攝影:黎萌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黎萌)8月18日,作為察哈爾學會年度重要活動,察哈爾和平對話2017在河北省尚義縣察哈爾牧場舉辦。本次對話是第一次在察哈爾牧場舉辦,議程主要包括“中美韓關係以及半島和平”對話、“能源外交的機遇與挑戰”對話以及察哈爾能源外交中心成立揭牌儀式。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察哈爾學會主席韓方明在致辭中強調,當前我國周邊局勢總體穩定,一方面能源外交正在穩步實施,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國際產能合作,另一方面個別地區卻出現緊張局勢和“不穩定因素”,引發周邊國家憂慮。在這樣複雜的形勢下,我們應當繼續堅持“周邊是首要,大國是關鍵,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周邊外交的思路,創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

“能源是戰略物資,幾十年來多次發生的戰爭都具有能源背景。能源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頭戲,我們國家最先走出去的就是能源企業。”國防大學特聘教授、前駐俄羅斯大使館武官、察哈爾學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王海運少將提出,在能源外交中,中俄合作是尤其重要的。一方面隨著近年來歐洲大力發展新能源,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導致俄羅斯出口減少;另一方面,中國是石油進口大國,但主要從中東海灣地區進口石油。這兩者之間,一個需要市場,一個需要資源,可以是很好的夥伴。

“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後,能源外交就成為外交部研究的重要課題。良好的政治關係是能源合作的基礎,良好的能源合作反過來又可以促進政治關係的發展。”前中東問題特使、中國駐沙特阿拉伯、埃及大使、察哈爾學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吳思科認為,中東地區的能源外交同樣重要,有機遇也有挑戰。以伊朗為例,伊朗是西亞地區重要的國家,伊斯蘭革命以後,伊美關係惡化,伊朗受到西方國家制裁。在此期間,中國和伊朗在油氣和基礎設施方面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制裁解除之後,雖然受的束縛更少,但也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談到能源外交對於一帶一路的作用時,兩位專家分別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後,西亞、北非國家的反應非常積極且熱情,因為它們從中看到了很好的合作機會。”吳思科表示,能源外交將作為一帶一路合作的支撐,繼而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投資,為地區發展注入新動力。

“一帶一路中的能源合作不應只包括油氣開發,還應包括油氣管道、電力輸送、互聯網甚至是加工業的合作。”王海運認為,“互利共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抓一把就走’的思維非常強烈,企業應該樹立更加誠信的形象,考慮當地的需要,才能獲得更廣泛的民意支持,另一方面,我們應當腳踏實地,不要搞成形象工程,企業總是要盈利的。援助是援助,商業是商業,合作是合作,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能源與國家的整體運轉息息相關,能源外交在中國的外交領域中也處於獨特且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察哈爾和平對話2017這個平臺之上,學會正式宣佈成立察哈爾能源外交中心,由韓方明、吳思科、王海運共同為中心揭牌。

察哈爾和平對話作為察哈爾學會年度重要活動,已經走入第五個年頭。作為一家非官方的外交與國際關係智庫,察哈爾學會緊跟國際時事與熱點問題,彙集民間智力,為政府及公眾提供獨特的建議和觀點,為建立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全新關係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